第334章爭權奪利排擠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叭”一聲脆響,李叢嘉狠狠地把杯子摔在了地面上!
教育福利彩票計劃是他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把興唐學院的錢財獨立出來,免得被朝臣們掐大脖子。現在看來,朝堂中的這些混蛋真是不擇手段啊!
隱隱的,他有一點覺:自己一回到朝堂開始,就陷入了陷阱之中!
究竟哪兒不對呢?
思考好久,他覺得,宋齊丘的一擊最為關鍵,可是他在這個時候,懷疑自己的身份問題,僅僅是為了證明他不是太平道首嗎?或許,他還有更深遠的打算?
越想越複雜,他一籌莫展:前生今世加在一起,他在官府中混子的時間也沒有超過一年,如何能知道朝中這些“人
”如何耍手腕的呢?
如果趙普或者周宗、賈崇這些人在就好了!他們一定能看得出對方要幹什麼!
正在他徘徊之際,外面走進一個青年書生,一拱手:“六殿下,在下唐朝衛,家父唐鎬,戶部尚書右丞。”李叢嘉一愣神:這個青年是興唐學院經政學院的博士,有些才華,他是李叢嘉被埋地下後才進來的,二人本不認識啊!
倒是他老子唐鎬,在南唐文學史上還算小有名氣!至於官聲、人品等,李叢嘉卻是一點不知!
看李叢嘉有些發愣,唐朝衛淡淡一笑:“我與趙普關係不錯,在太學時互相敬佩!他現在外地為官,前幾來信,讓我多為殿下謀劃!”李叢嘉大笑:“原來是趙普的朋友啊!快坐,我正有滿腹愁事無人排解,不知道唐博士有何教我?”這就是試探之語:一是看看對方究竟是何來意;二是看看本事如何!
唐朝衛哈哈樂了:“殿下,雖然我沒有參加朝中決策,但是,您提出的教育福利彩票計劃夭折的前因後果,卻能猜得八九不離十!”
“說說看!”
“利益!殿下只要記住,這世間的一切矛盾和問題,歸到底都是利益之爭!比如這次彩票從發行到撥款,為什麼都被戶部直接把持?說到底,就是錢的問題!殿下認為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因此主張公開透明
作,但在那些貪官的眼中,全是利益!我敢斷言,用不上一年,恐怕會窩案頻發!”李叢嘉眼中滿是傷悲:前世時,他聽到了太多的官府腐朽的例子,蠅頭小利、滔天大利、部門私利、個人權利,總之一句話,涉及利益,必然要爭得你死我活!
道理他懂,但這裡面如何爭奪卻不甚明白!
唐朝衛坐在對面,輕輕擺手:“殿下,下面的話千萬不可傳出去,就說殿下自己判斷出來的就可以啦!家父認為,戶部尚書馮延魯與陛下情深厚,陛下對他甚為信任。正是有了這些信任,他才能為所
為!”
“馮尚書剛回京城,受了重傷還未上朝…”
“殿下不必懷疑我的判斷!馮氏是宋齊丘的爪牙,這點沒人懷疑,甚至陛下也認可這種說法!所以說,戶部,就是宋齊丘的天下!從戶部散發開來,圍繞著戶部討生活的大家族不計其數!從錢庫、糧食、轉運、撥款、收稅等各個環節,都有著各大家族的身影。而宋齊丘就是江南大族的代表!”李叢嘉一下子站了起來:“你是說,我現在身份不明,其實是江南大族故意所為?他們的目的是讓我無法左右朝政?”唐朝衛重重地點頭:“殿下果然冰雪聰明!你的年齡比我還小十歲,又沒在朝為官,如何能知道這些彎彎繞?家父提示您,與江南大族對立面的,其實是朝中的勳貴!”所謂朝中的勳貴,就是老臣、王爺及他們身後的親屬。比如鍾皇后代表的鐘氏、唐鎬代表的唐氏等等!
他們在江南本來籍籍無名,靠著多年學習拼搏,得到了一席之地,當然希望借用手中權利謀得利益!
李叢嘉嘿嘿一笑:“你們的意思是想把我頂在前面,與這些江南豪族爭上一爭?”
“是的!我不想隱瞞目的,我們希望有一個公平的環境。錢財是國家的,也是百姓的!我們當然也想分一杯羹。但是那些大族壟斷在手,會讓百姓得利更少!如果我們雙方競爭,總會有不和諧的地方,百姓會有所選擇…”李叢嘉心頭一緊:難道幾千年的歷史,就是這種利益互相競爭的結果?帝王強橫,壓制了雙方過度的貪婪,國泰民安,反之就會得民不聊生?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這兩種勢力,甚至更多勢力畏懼?讓他們不敢過份伸手斂財呢?
看著李叢嘉陷入沉思,唐朝衛悄悄退走,把無限的可能留給了李叢嘉!
直到天快黑,李叢嘉才緩緩走出政經學院,站在興唐湖邊,來回徘徊著!
如果說以前的他,是一個孩子,沒有人把他真正當成敵人的話,現在的他,已經成長為一棵大樹,有能力為一批人遮風擋雨,也就成為別人的眼中釘、中刺了!
現在,宋齊丘用他的身份問題得他無法參與到近期的朝政當中,也就是說,他們的目的絕不僅是一個教育福利彩票基金,還會有其他的考慮!
那問題就來了,究竟是何種利益,讓這些江南大族不惜犧牲宋齊丘這顆“重子”非要將李叢嘉排擠出朝堂呢?
猛然間,他看到了興唐湖,恍然大悟:還有什麼利益能比礦山利益分配更加引人呢?
如果在這短短的一兩個月內,他李叢嘉無法參與到礦山分配當中,不僅南唐國損失巨大的利益,恐怕整個朝政,漸漸都要讓度給這些貪得無厭的“碩鼠”!
李叢嘉緊緊握著拳頭:絕不能讓這些大家族控制南唐朝政,否則南唐滅亡的命運必將不遠!
忽然間,他把目光投向了北方,那個高高坐在後周帝位的商人郭威,是如何破解這個難題的呢?
事實上,此時的後周皇帝郭威也坐臥不寧,斜倚朱欄愁腸百結,對幾大家族“胡亂伸手”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