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苦海帆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北魏,尤其是胡太后時期,崇信佛教的程度在中國歷史上是出了格的。當時的文人楊衒之寫出了《洛陽伽蘭記》一書,其中“伽蘭”是梵語中佛廟。寺院的意思。書中共有五卷,詳細記錄了當時北魏和洛陽寺院及佛教盛行的情況,第五卷中主要是寫宋雲和慧生等人西天取經的事。這本書,給後人留下了佛教在中國歷史上最宏大時期的可靠考證資料。
******
自從上次查處汝南王元悅等人鑄造假幣以後,各地在市場上通的假錢現象,得以控制,市場經濟也大大好轉。朝庭發下了告示,號召各地官府支持商人,不得刁難經商者,給商人各項方便。使得全國經商貿易活動發展極快,洛陽的許多官宦的家也參預了經商,有人從西域進些國中稀有的貨物拿到市場上賣,很掙錢。有些南方商人也來洛陽市場做買賣,他們的香蕉。荔枝。波蘿等水果也比較好賣。
洛陽城的西區專門設立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市場,朝庭配備了專門的市場管理官員和稅收官員。市場內設有鐘樓和鼓樓,開市鳴鐘,關市敲鼓,管理得井然有序。市場內,吃。穿。用品,牛馬牲畜。綾纙綢緞。金銀飾品。碧玉鑽戒。翡翠牙釵。錦繡織物。東參西藥。瓷漆器具。竹木製品…應有盡有,琳琅滿目。在城南區設有很多豪華的貿易館舍,外來的客商可按自己的需要租用不同檔次的客棧。這裡分佈的房舍規劃有序,排列整齊,街道成網,樹木成排,花草成壇,車水馬龍。洛河兩側清水掩映,紅牆綠叢十分秀美。洛陽東區是各類學館。學府。樂房。禮儀廳堂。以金墉宮為主向東展開,屬於文化區,有些官宦人家也住在這裡。洛陽北區多是散居的市民百姓,也是巷道分明。房舍整齊。花草相配。京城中,人口最多時,曾達到二十五六萬人。
熙平三年公元518年,崔光上表:“以石刻傳世,留作經表,是自漢朝以來就盛行的,多年來因戰亂人禍,使得過去的石刻碑記破損殘缺,現在我想派一個國子博士來修補一下,請陛下批准。”胡太后詔曰:“這是學者之源,不朽之永格,一切都按卿所說的那樣去辦。不但國中舊有石碑要修整,還要再雕刻一些新的石碑,龍門石窟正在雕刻階段,那裡的碑刻工程也要十分地注意。”這時龍門石窟的工程已經初見成效,為表示重視,胡太后經常帶領眾官員前往龍門石窟視察。這個原先的荒山野嶺已經變成了石雕的佛國,石窟中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佛像姿態各異,周圍石壁刻滿浮雕。最高的佛像有三五十丈高,最小的才幾寸長。人物形象和姿態。衣飾各個鮮明,較北都平城雲崗石窟中的人物造型相比,龍門的更加美妙。豐滿。多姿。人物形象都是高鼻。長目。厚,面目圓潤,雙肩寬闊,體態端莊大方,雕刻線條暢自然。
其中的一幅《禮佛圖》中雕刻著胡太后帶領眾人朝拜佛堂的形象,十分秀美。
進入石窟,彷彿走進天宮,使人飄然仙。
胡太后看過之後,覺得石象雕刻得還不錯,只是碑刻尚未開展,已經雕刻的幾個碑文的文字都不令人滿意。其中的字跡不成體系,非楷。非篆。非行。非隸。非草,讓人看著不舒服。
找來胡國珍等官員和雕刻匠人問了一番後,胡太后說:“碑文留傳千古,明喻後人,字體必須鮮明有體。像現在這個樣子豈不遺後人笑柄?”胡國珍說:“佛窟石刻應以端莊為主,不宜用草書。篆書。行書;隸書雖然字跡工整,缺少蒼勁;本想應用楷書,可雕出的字跡太單薄。況且石刻工藝不同於紙上寫字,抑揚頓挫。筆鋒顯示。佈局留連等等都不易雕得出來,即使硬雕下去,也不能表現分明,所以效果不佳。”太后說:“書法之說實在太大,比如:王羲之乃書法大師,他收了前人華,獨創一體,筆鋒飄若浮雲,矯若遊龍,沉如轉石,氣萬里。一般平常之人,是難以輕易地理出字中神韻的。像我們這些人,如何能籌劃好佛窟的字跡?所以說,不要隨意摸仿他人筆體,不可得畫虎類犬。”元懌上前奏道:“歷來石碑書法,行草隸楷四不象,雲崗石窟就是沒有一個好的書法。以臣之見,可否找些書法家來共同研究一下?”太后說:“龍門石窟不同其它,將是我朝開創大業的里程碑。碑文記載的都是佛家和國家的大業,所用字體不能隨意了事,不要生硬仿照他人筆跡。要有龍門石窟自己的獨特風格,要綜合其它所有字體的優點,創造一種適合石雕的筆體,作為石窟的專用碑文筆體。使後人見到石碑和石雕,就像見到我大魏天朝一樣。”元懌拱手說道:“這樣最好。把這件事給臣下辦理吧,臣一定能把這件事情辦好。”
******
朝中一干眾人隨著胡太后視察完龍門石窟後,北返回宮。正在行車時,忽然道旁一人雙手捧著一個大烏龜跪在路邊,聲言獻寶。
太后命停車探視,令人叫那人過來車前晉見。隨從太監取過那人獻上的烏龜,捧給太后細看。但見那隻烏龜金黃顏,背生鱗甲,習習閃光;昂著的頭頸,兩目炯炯有神。再看,它頭寬大鼻擴,嘴寬額方,鼻隆突起,頭頂兩側似有骨角;龜的四肢骨蓋分明,五爪生勾,真是龍種。這龜好像很通曉人,它見著胡太后便昂首頻點,四足俯臥,小尾輕擺,似跪似訴,讓人欣然。胡太后一時高興,重重地賞賜了獻寶之人。把龍龜帶回宮中,傳來眾官。內侍,讓大家品評。眾人見了此龜倍神奇,其說紛紜,皆稱神龜下凡,世道太平吉祥。
胡太后見這幾年朝庭諸事妀意,國事順昌,又有神龜下凡。於是下令:改年號為神龜元年。
頒詔大赦天下,獎賞有功之臣。還在宣光殿擺起宴席,君臣共慶,祝賀太平。
這次大赦,把誤傷公主致死,一直逃亡在外的劉暉拯救了出來。劉暉自那年逃亡後,東躲西藏,官府也一直在通緝他。年初,劉暉剛剛到溫縣就被逮捕歸案,當地官府正要把他押解回京。他自己以為回京後必死無疑,也不再抱任何希望,給家中已經寫好了遺囑,就準備赴刑場被砍頭了。正在這時,天下大赦的詔令頒到地方,他聽後樂得跳了起來。回京後,沒有回家就直接來到皇宮,向太后致謝。
胡太后詔令:“劉暉誤傷公主,致人死命,本該死罪。然咎其事出有因,公主有過。特別是劉氏本南國來奔之族,諒本族已被南方蕭齊殺戮殆盡,原為不易。為延續宗祠,承劉宋遺脈血緣,又逢神龜大赦,可官復原職。”這個決定把劉家樂得天天山呼萬歲,設香上供,請京中名家畫手畫下胡太后的像來,高高地供在堂上,時時地燒香供奉。
兩三個月後,元懌組織的國子太學士等眾人設計的十餘種碑刻字表呈報上來,結果都被太后否絕了。
元懌只好重新組織一些學士和書法家,再從頭設計新的字體。後來國子博士李鬱奉上一種字體,眾人又加以改進。元懌覺得較以前設計出的字樣好多了,這才拿到朝庭上,並奏稟說:“依太后旨意,臣以楷書為本,以隸書為範,綜合兩種字體專長,並便於石碑雕刻技法,創此字體。此字形體,突出漢字的方正本,包含我大魏天朝立地之四隅廣大無邊。而筆劃卻又外方內圓,是因《易》曰:陰方陽圓,則是為陰陽結合,有天地相承之意。再者,此字陰在外,陽在內,取外陰包含內陽的意思,也是取我朝母含子之意。”胡太后把這種字體拿到朝庭上,讓文武百官一起決定,最後各家都說這種字體很好?;既好看,又便於石刻,且使石碑字跡清晰了了。
胡太后當即把這種字體定種為“魏碑字體。”傳諭龍門石窟工程,立刻採用這種“魏碑字體”雕刻石碑,並重賞了元懌同李鬱等眾文人。
從此龍門石窟工程在碑文篆刻方面獨樹一幟,特別是那有名的“龍門二十品”更是魏碑書法的絕世品。
忽然有報傳來,徵北大將軍靈壽公於忠因疾患而逝。太后聽過又心升一陣痛楚,她當朝論功,煲獎於忠一番。追諡為武敬公,大將軍的職銜由於忠的兒子承襲。
四月初,胡國珍因年事已高,整天熱衷於佛窟建設事業,廢寢忘食,身體漸漸支持不住。到了七。八兩,他又連續步行往返於石窟。寺院。皇宮之間,很晚才能休息,還要站在那裡指揮工程,勞疾相加,當晚病臥不起。
家人為他來求太醫診治,仍不見效。有人為他找來有名的術士趙胡給他破關,趙胡對胡國珍說:“老爺今年的災星很大,應該留在宮中,那裡有神靈保護,可以暫避一避,才能躲過這一劫難。”胡國珍說:“按理說,我進皇宮並非難事,但要是這樣隨意進出宮殿,豈不是把皇家看輕了嗎?再說,人的災禍是不能說躲就能躲掉的,要憑自己做好事,多積德才能消災免禍。”他堅持不因自己的私事進宮中求醫,眼見著他的病情一天不如一天了,家人才按他的吩咐報到了朝庭。
按常理說,胡國珍的官階和出身都是很高的,家中傭人成群,又有御醫診治,侍候他的病是不成問題的。
胡太后因自己從沒能像別人那樣在家裡侍候過父親,心裡總覺得有很多對不起老人家的地方。這是老人家多年來第一次病倒,再加之年高病重,她便把朝中諸事託付給皇叔元懌,自己只帶幾個侍女夜守護在父親的身旁。每,她親自動手熬藥,再端到父親頭,親自一匙一匙地喂下去。每餐飯菜,她都親自安排,御膳廚師做菜時,要切成什麼樣的菜塊,她都要一一待清楚,然後還要親自喂老人家吃下去。
胡國珍對她說:“你是國母。我雖然是你的父親,但是臣子,你不要這樣有失國體。再說,家中傭人盡有,何須你這樣親自動手勞心?”胡太后說:“人生誰無父母?自古孝字唯大。家中雖有傭人侍候父親,但不能略表女兒之心。唯有親自服侍父親,我的心裡才能到安。”她不聽父親的勸告,始終在父親前後的伺候,就連自己的妹妹和弟弟來替換她,也不輕易離去。過了些天,胡國珍估計自己的病體難愈,便再三地對胡太后說:“你們母子一定要善對天下人。”雖然胡太后喏喏連聲,並向父親保證一定能作到;胡國珍還是在彌留之際,把這句話又對胡太后說了兩三遍。
最後,拉著唯一的小兒子手,對大家說:“我只有一個兒子,你們不要對他寵幸。要是希望他成才,就多用威嚴來管制他。”終因醫治無效,胡國珍於當月十二去世,享年八十歲。
胡太后悲傷過渡,哭倒在父親前,被宮人和太醫救治後送回宮中。胡太后不讓人送她回崇訓宮,要住在最清靜的九龍殿內服喪。小皇帝也帶了孝,跟著母親為外公服喪。
太極殿的東堂設起靈位,文武百官都在這個地方祭奠老人家,喪禮十分莊重。
胡太后對小皇帝說?:“你外公已經過世,應該給他追加一個封號。”小皇帝說?:“認憑母親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