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4回報喜信呆叔認重親問病源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卻說岑公子聽了表弟的話,因問:“徐老師那邊可知道兄弟來麼?”鄭公子道:“怎麼不知?這我正在學裡打聽,得了這信我就說要親自來報你。老師見說,就叫一個門斗同我第二就起身來了,如今現在船裡;還有老師一封書。”因在鞭筒內摸將出來。岑公子拆開觀看,卻與表弟聽說一般:催促赴院領諮,進京受職的話。因對娘子道:“你竟是神仙了。”鄭公子不知其中原委,因笑道:“哥哥離不得神仙,就同了嫂嫂一齊進京也好。”岑公子笑道:“不是這等說。兄弟不知,你嫂嫂看得好相,方才正在這裡說我要得官遠出,不想賢弟就來到了,因此說他是神仙。”鄭璞道:“妙極!妙極!嫂嫂且與我相一相,後也有個官做麼?”大娘子笑道:“叔叔不要信他,我也是一時猜著,哪裡會看相?”岑夫人道:“你就與他看一看,後官祿如何?”大娘子道:“叔叔只是稟誠厚,一生常得貴人扶助,紗帽是有得戴的,只是不十分顯達。倒是晚年要享侄兒們的大福了。”鄭公子笑道:“真相看得著,正與真鐵口所說一般。”因大娘子深深的謝了一揖。

這裡說話,岑忠已叫人到碼頭,同門鬥將行李取來,船價已是開發去了。岑夫人因吩咐廚下快些收拾便飯,因對鄭公子道:“前又要姑姑費心,送我許多東西,你又暗地裡送盤纏,太費心了。”鄭公子道:“這是我恐怕哥哥不肯收,因此私下放在包袱裡的。”坐話了一回,忽然又想起道:“還有一樁喜事告與哥哥,昨在老師那裡,看見報上你的那對頭內轉了太僕寺少卿,大約嫌衙門冷淡,不知怎樣手腳,又外調了山東登萊兵備道。你如今進京省得與他會面。”岑公子聽了失驚道:“如今岳父偏偏又在他的屬於,這廝無惡不作,卻是怎好?”鄭公子即問緣由,岑公子一一與他說知細底。鄭璞笑得只是打跌道:“原來有這等奇遇,嫂嫂是親上做親,姆姆真真是兩重大喜。”因對岑公子道:“如今你丈人雖做他的屬員,只要不壞事,怕他怎麼?”說話之間,已是晌午,這同來的門斗是有岑忠在外管待。裡邊添了兩樣嘎飯,岑夫人就叫端在上房同吃,因對大娘子道:“這是我自小抱大來的小叔兒,同桌不妨。”大娘子也識得鄭璞是個誠樸的人,因就坐在岑夫人肩下,他兩弟兄卻南北相向,同吃畢飯。鄭公子便往東西兩邊上房看了一個遍,因道:“他家這個房子造得甚好,前後有山有水,又幽靜又雅緻,怪不得姆姆不肯回去住了。”岑公子道:“後邊還有一個花園,我與兄弟去看看。”因一同轉過西院到花園裡來。此時是仲冬時候,草枯葉落,未免冷淡,又開出後門觀看,見道場山一帶山紫潭清,楓紅柏赤,頗悅心目。鄭公子道:“果然好個去處,我明朝也搬到這裡來住罷!”岑公子道:“論住家此間甚好,不比南都一片繁華熱鬧。”兩弟兄看了一回,仍到後邊。鄭璞道:“哥哥須上緊料理行裝,我們明後就好動身,老師在那裡盼望得緊,我也要回去打點打點,好與哥哥一同進京去會試。前京報下來,我已與哥哥打發去了。”岑公子道:“兄弟與我用了幾兩銀子?”鄭公子道:“幾兩銀子,說他怎的?”岑公子因對母親道:“這是皇上特恩,不敢遲延,須要及早起身。到省還要赴院拜謝領諮,房師成公蒙他一力舉薦,此去又是便道,正好去拜謝他,算來也得半個多月的耽擱。再此番經過山東還要繞道去望望蔣叔,不知他曾進京會試不曾?約計到得都中也是臘盡初的時候了。”大娘子道:“蔣伯伯那邊必定是要去的。我自小承他老與大姆姆十分愛惜,父親自病起到臨終,全虧蔣伯父請醫製藥,備辦棺槨,朝夕照料,許多恩義。明去與他說知,也叫他們歡喜。那蘇家姐姐也與我最好,還要捎點土宜東西送送才好。”岑夫人道:“這是應該的。我母子在那裡住了三年,說起你來大家無不嘆,那時只為你蔣伯遠出,以致被那族惡謀騙,如今看來倒反是他的作成了。只是你蔣伯謝也謝他不盡,只好略盡一點心罷了。”大娘子道:“我看那蔣伯伯也是個富貴雙全的相貌,他是施恩不望報的人,我們只好盡個敬心。”岑公子道:“雖然如此說,也要成個局面,不致輕褻才好。”岑夫人道:“這卻賃你斟酌。家中事務我與媳婦料理,不須你掛心,再通個信與你岳父母才好。”岑公子道:“這件事已上了省報,天下皆知,不消報信。”這邊母子說話,這鄭公子卻拿著一本通書在那裡翻著,笑道:“這十一月十一卻是個天恩上吉,正好起身。”大家商議已定,卻叫岑忠把鄭公子行李搬在大廳後內書房裡安頓。晚間弟兄們又吃酒敘談,一宿已過。

,設了一席款待表弟,卻好嚴先生到來,因是他大相公在城中見報,特著人回來通知,因此過來道喜。岑公子就留住,引表弟到外書房相見,因對嚴先生道:“這個表弟卻是個真誠樸實之人,並無一點繁文虛理。”嚴公道:“坦易直率,卻是本來面目,其實可敬。”因問:“岑兄幾時榮行?”岑公子道:“卻也不敢遲延,已擇定十一起身。”嚴公道:“昨小兒字中說,此缺是個清華而兼顯要的缺,與閣臣相處,制書誥敕俱出其手。若非聖恩特放,是最難得的。”岑公子道:“只恐才學疏淺不稱其職。”嚴公道:“以兄之高才博學,何必過謙?”因問:“鄭兄進京會試,正好作伴同行?”鄭璞笑道:“不過到京走走,擔個會試的虛名,卻也不作指望的了。”嚴公道:“功名之事,豈能遞科?”三人敘話良久,嚴公去,岑公子挽留道:“今聊備一杯與表弟接風山,難得老先生到此,正好同領教益。”嚴公道:“只是叨擾不當。”大家又敘了一回都中之事,已是晌午。席已端正,就在書房擺桌,再三讓嚴公坐了首席,鄭公子對面,岑公子主位相陪。鄭璞一連吃了十數杯後,卻手舞足蹈高談闊論起來,將岑公子替他刪改文字的話都一齊說將出來,岑公子也遮掩不住。嚴公見他一片天真爛漫,並無一點渣滓,心下倒十分歡喜敬愛,因此三人傳杯遞盞直飲到黃昏方散。鄭公子吃得暢快,進來對岑夫人道:“這個老人家不像徐老師古板,叫人同席酒也吃不下。今與這個老者吃了許多酒,倒還不曾醉。”岑夫人道:“酒逢知已,自然吃不醉了。”大娘子見他有些蹭蹬,因叫丫頭烹了一壺好濃茶,與他吃了幾杯,就去書房安歇。

岑公子起來就料理行裝,因與母親商量:“此番必須多帶盤費,恐到都中制辦冠帶、袍服,以及衙門用度,人路生疏一時無處挪借。”岑夫人道:“家中用度儘夠,不須你記念。我箱裡還有那二百多兩銀子,你都帶了去;再恐不敷,把丈人與你的銀子再帶一半去,諒也夠用了。”岑公子道:“有三百金,諒已足用。昨聽嚴公說,這倒是個清華顯要的缺,若非聖恩特點,卻不是容易得的。”岑夫人道:“這內閣是近天顏的去處,你須事事謹慎第一,不可恃才傲物,惹怨招尤,出言吐語都要觀前察後。雖不是外邊有司官,有地方刑名之責,也要事事在民情上留心體貼。在大人面前說話切不可僭越,待下人務須恩寬才好,莫使小人嫌怨。”岑公子一一領命。

又是嚴公餞行,並請鄭公子兩弟兄同去擾了。家間行李俱已齊備。因為這邊老家人王樸走過北京幾回,諸事諳,就著他同往、王樸也情願相隨。僱就了一隻船,至期一早,兩表弟兄拜別了老母,婆媳兩個歡喜喜送他往後牆門外下船起身。家中婆媳督率岑忠並這邊小家人、僕婦管理家務。凡一切帳目出入俱是大娘子經手,條分理晰,毫忽不差。佃戶、家人少有欺詐,當面一言道破,無不驚服,故此,這些下人也再不敢作一點弊端;且又體諒人情,勤勞必賞,凡有些微好處,總不叫他埋沒,必要獎勵他一番,因此眾人無不爭先效力。那東院房屋因有家廟並什物器具在內,晚間仍著岑忠過去住宿,逢時遇節,兩邊作享。這話表過不提。

卻說兩表弟兄帶同王樸、門斗,不到了南直,一徑往鄭家來。進得門,見小廝容兒慌慌張張的道:“好了,大爺回來了!老這兩病得重了,大娘娘請醫調治不好,著急得緊。”鄭公子聽說,嚇了一跳,也不顧岑公子,飛跑進內房來。見老婆婆在上聲譫語,鄭璞叫道:“我的親孃,我回來了!你老人家怎的就病起來?”說著就下淚來。鄭婆婆睜眼看見了兒子,便輕輕說了一聲:“你回來了麼?我不知怎樣昏昏沉沉,眼前像有許多人纏住我不散。”此時岑公子已進房來,老婆婆覺得心下明白,耳邊只聽得幾個人說:“我們只索去休。”兩眼也覺亮了好些,說道:“這不是岑家侄兒麼?”岑公子道:“正是侄兒來看你老人家,如今身上覺得怎樣?”鄭婆婆道:“你們弟兄來時我就覺得明白了許多,眼面前人也不見了。”說話時,大娘子拿藥進房來,與岑公子萬福了,看見老婆婆明明白白說話,便道:“母親病了十來,總不能安睡一刻,口裡只發譫語,問時也聽不出話來,倒像吃驚的一般,今說話卻竟明白了。”因送藥過來,老婆婆搖頭道:“這藥灌得苦,我如今覺得清白了許多,眼面前也沒人纏擾了,這藥且不吃罷!”鄭璞因問:“吃的是那一個醫生的藥?他說是甚麼症?”大娘子道:“起先吃的是大街上胡先生的藥,吃了三服不見應效,後來另請了鼓樓前的陶太醫來看,他說是作,心神不寧。”又換了方子吃了幾服,也不見應效。正要打發人去請你回來,即好你同大伯伯也到了。”岑公子道:“既不應效,還須另請高醫。”老婆婆道:“我如今見了你們似覺好了些,肚裡有些飢,倒想些粥吃。”大娘子喜道:“母親幾不想東西吃,今知道肚裡飢想要吃粥,卻是好了。想必大伯伯是個福星照臨,氣都退避了。”岑公子道:“但願姑姑好了,我們弟兄就在這裡陪伴。”當下大娘子就往廚下煮粥去了。老婆婆對公子道:“多虧了你媳婦夜服侍,也累他多不曾安睡了。”少刻容兒端茶到房裡來吃了,鄭璞看見母親說好些了,心頭才略放下。兩兄弟都坐在邊,又說了好一回話。老婆婆覺睏乏得緊,漸漸就睡去了。

岑公子悄悄道:“兄弟,我們在外邊坐等,他老人家好安睡一回。”鄭公子點頭,將帳子放下,輕輕同出外間,低低敘話,不一回,大娘子盛了一碗粥糜、一碟侞餅出來,鄭璞搖頭道:“且慢,娘已睡了。”大娘子道:“真奇怪,他老人家一連十來天不曾安睡,口裡只是含糊譫語,怎麼如今就睡了?”因輕輕走到邊,聽得氣息停勻沉沉睡,復出房來,因道:“伯伯諒不曾吃午飯,我去收拾去。”岑公子當下出來,取了二兩銀子與門斗,叫他先去回覆師爺:“說我明早去拜。”門斗叩謝,答應去了。岑公子就在書房叫王樸收拾行李,因與鄭公子道:“姑姑病體,大約是點熱,如今一退便無事了。”鄭公子點頭道:“是。”卻說這老婆婆一覺直困到他弟兄吃過了午飯才醒,只叫肚飢要粥吃。大娘子連忙取來,一口氣就吃了一碗,還要討添。大娘子恐怕不宜多吃,不敢再添。岑公子道:“不妨,胃口是人之本,有病之人胃口一開,斷無不好之理。”因又取了一碗,也吃完了。此時神頓覺清,只要他兩弟兄在面前說話,鄭璞見母親如此,心下才得歡喜。鄭婆婆一把拉住岑公子的手道:“你母親康健麼?”岑公子道:“母親叫上福姑姑,如今託庇甚是清健。”鄭璞道:“哥哥如今娶了一個齊整嫂嫂了。”老婆婆笑道:“怎麼這親事成得恁快?”岑公子因將母親得認表妹、王公許親之事,從頭說了一遍。老婆婆心下歡喜得緊,越覺清,便要坐起來說話。岑公子道:“姑姑且慢起來,天氣冷,穿衣服恐怕受寒。”因此不曾起來,又問:“你們吃飯未曾?”岑公子道:“已吃過了。”老婆婆道:“你如今是做官的人了,你母親有了媳婦服侍你在外也放心,只是要照管那邊的家務,不得請到我這裡來了。”說了一回話,老婆婆覺得身子乏倦,因道:“待我再睡一回,你們且去料理料理事務。”兩弟兄答應了出來。鄭公子道:“謝天謝地,但是我實不放心,不得同哥哥進京了。”岑公子道:“總還有十來天耽擱,且再商量。”當晚兩弟兄就在上房同吃了一回酒,鄭璞就在娘房內陪伴,岑公子往書房安歇。這夜鄭婆婆也安睡了一夜,半夜裡還吃了一頓粥。

次早岑公子進來問知姑姑夜來安睡,甚是歡喜,也便放心。吃過了點心,帶了王樸即往儒學中來。徐老師一見甚喜,道:“我也算你內該到。不料你竟蒙特恩授了這個美缺,甚可喜!”岑公子道:“託老師福庇,只恐門生不能勝任。”徐老師道:“論賢契的本領,實不愧此職。但事不宜遲,我已與你備端正了呈送文書,只要填了期即可到院投遞領諮。”岑公子道:“今不知就可去稟見麼?”徐老師道:“此時還未二鼓,正好稟見。”當下就留吃了便飯。徐公道:“你的文捲進呈,原是院臺的主意。他後來送了主考起身便到學來傳你,你又去了。此番稟見,須謝他的美意。你如今不便步行,竟坐了我的轎去罷。”岑公子道:“只坐一乘小轎去才是。”當時即叫王樸去僱了一乘小轎,攜帶文書,辭了老師,同王樸竟上院來。正是:未從金闕瞻仙杖,先向鈴轅謁憲臺。

不知岑生如何進謁?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