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五百零四章驚動老夫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苗氏心中的忐忑可想而知。陪著婆婆出席過各種宴會,自家也辦了不少,還從未遇上這樣的狀況。那暴發戶不知死活竟敢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如此骨的諷刺長公主,這個罪過,她是真怕莫名被拖下水,還得幫著這暴發戶背這口黑鍋的。

其他夫人小姐的也沒想到這暴發戶竟這般膽大妄為,一時間都打量著心思,定要離這傻子遠些,那些坐在她身邊的夫人們也都不動聲的挪開了一點位置,生怕跟她扯上關係。

其實這些夫人們,身為正,與這暴發戶一樣,都是厭惡自家相公擁有這麼多妾室的。何況還是皇上賞賜的,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明明氣的恨的要死,卻只能咬著牙和著血淚往肚裡

暴發戶的怨氣倒是可以理解的,但你不能傻的自暴自棄不管不顧口無遮攔不是?

你是不敢拒絕皇上,也不敢跟皇上鬧彆扭,難道就能跟長公主撕破臉?難道她認為嫁出去的長公主就是潑出去的水,自此後就跟皇家沒關係了不成?

李家那位小姐李韻,從那暴發戶口出無狀之時就一直在盯著方笑語的反應,卻並沒有如願看到方笑語有什麼特別的情緒波動。

這暴發戶可不止是諷刺了長公主,同樣也嘲諷了她方笑語成親這麼久也沒懷上個孩子,隱隱的就是將她往長公主那病上掛鉤。

女子最重名節不假,可就算是清清白白的人家裡出的好姑娘,若是不能為夫家開枝散葉綿延子嗣,也是要被人送上無數的白眼的。就看長公主明明身為皇上的長姐,擁有如此尊貴的身份,都還差一點青燈古佛了此殘生,便知若是肚子不爭氣,要受人多少冷嘲熱諷。

李韻就不相信,被人如此譏嘲,她方笑語就不生氣。

而事實上方笑語還就真不生氣。她可是上上下下的檢查過,渾身上下健康的很,半點病都沒有。要生個孩子也不就是十個月的事兒?只是她現在有敵人環伺在側,再加之她年紀也還不大,所以才不覺著急迫。再者說,這決定可是她和葉西辭一同商量著決定的,所以也不擔心葉西辭會對她有什麼抱怨。

至於安王?誰管他!這個人的意見一點也不重要。

方笑語如此心平氣和的喝著茶,與長公主那幾乎暴在臉上的煞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叫李韻有點看不懂方笑語這個人了。

按說長公主嫁入鎮遠將軍府,那就是方笑語的母親了。就算關係不融洽的,如今出門在外為客,母親被人給嘲了,做女兒的也不該沒有一絲憤怒,否則豈不是落人口舌?

難道方笑語還會怕了這個暴發戶不成?

李韻不相信。想當初可人的父親身為吏部尚書,如此家世也不被方笑語放在眼裡,一打一踢全不留手,若非如此,可人怎會覺得無顏見人而自尋短見?

就算這暴發戶的相公此時正得皇上重用,可畢竟也不過是個小將罷了。皇上就算心中有氣,也不會跟一個手握幾十萬兵權的大將軍計較這樣的事,何況對方還維護了皇室的尊嚴。

“這茶多喝對身體有益。長公主與世子妃多用些。”暴發戶似乎沒有發現周圍詭異的安靜,依舊一副挑釁的神看向了長公主。

就算是以著長公主良好的素質與家教,被人當眾戳了心窩子,揭開血淋淋的傷疤,這也是基本上無法忍耐的事情。所以,長公主幾拍案而起,卻被已經站起來的方笑語給不動聲的攔下了。

長公主臉紅潤,卻不是健康的紅潤,而是被氣的。又見是方笑語攔下了她的爆發,這才努力的壓下心頭的氣血,隱隱還覺得有些委屈。

方笑語給了長公主一個安心的眼神,隨即又坐回了原處。自始至終,她都沒有回過暴發戶一個字,甚至沒有給過她一個帶有情緒波動的眼神。

百花園中的氣氛越發詭異,而此時的魏氏正捧著經書,拿著手串,在小佛堂前求見老夫人。

老夫人身邊的花姑姑是自小就跟著老夫人的人,夫家就在這魯國公府裡,所以一直以來也都是她伺候著老夫人的飲食起居,將老夫人的一切都打點的十分穩妥。

“老夫人正在唸誦經文,還請夫人稍待。”花姑姑對魏氏的態度還算不錯。基本上就是老太太也很喜歡魏氏這個有教養的兒媳,只是對於嫡長子的病逝還有嫡次子的扶不上牆,心裡頭有幾分彆扭罷了。

“無妨,待老夫人唸完經文,還請花姑姑跟老夫人說一聲,我替老夫人求了一卷安王世子妃親手手書的經文還有一串佛珠手串,特來送給老夫人。”魏氏雖然很想待在這裡等著老夫人唸完經出來見她,可又不能一直將前院的客人就這麼放在那裡不管,於是只得退而求其次,讓花姑姑傳言。

老太太的小佛堂離著前門不遠,魏氏說話的聲音雖有些模糊,還是傳到了老太太的耳中。

老太太雖念著經文,可卻依舊沒有漏過魏氏方才的話,一聽到‘安王世子妃親手所書的經文’幾個字,老太太頓時神了百倍,連忙放下了手中的佛珠,壓下心中的興奮之意,從裡頭淡淡道:“進來吧。”魏氏面上不動聲,心跳卻興奮的幾乎要跳出膛來。

花姑姑領著魏氏進了佛堂,老夫人似有些迫不及待道:“你不在前院裡招呼客人,跑來我這老婆子的佛堂前杵著做什麼?”魏氏心說你明明都聽到了還問,但又不能真這麼說出口,於是越發恭敬道:“回母親。兒媳前些子遞過幾張拜帖去安王府,想要求得安王世子妃親手手書的經書為母親祈福。只是當時王府的下人告知,世子妃去了枯禪寺修養,不在府內,此事便擱下了。沒想著世子妃今回來,知道兒媳是為母親求取經書,竟是送了親手所書經文一卷,還有親手所串的手串一條,以全了兒媳一份孝心。兒媳便想著立刻給母親送來了。”

“哦?你有心了。”老太太完全沒掩住嘴角的笑意,看著正將經書與手串遞給她的兒媳婦,是越看越滿意。原本因為老二那不著調的鬧騰而心煩意亂的心思都淡了些。

老太太翻開經書,如獲至寶的一個字一個字的摩挲著,彷彿那是佛祖親書一般愛不釋手。而那串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手串,更是叫她欣喜不已,連忙套在了手上。

“據說,這經文和手串,不僅僅是安王世子妃親手所做,還將之放在了佛像之前,由枯禪寺的高僧誦經唸佛,承受香火薰陶,能保母親平安長壽。”魏氏不介意再加一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