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六章成竹在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木桶裡的水很熱,浸在裡面幾乎有種渾身酥軟的覺,白天在城頭拼命廝殺,肌也崩得石頭一樣硬,此時在水裡,整個人簡直就不想動。

泡了一會兒,有個女子在外面道:“楚將軍,水還熱麼?要不要再換次水?”那是文侯的另一個侍妾了。我不敢和她多說什麼話,連忙從木桶裡站起來道:“不必,我洗好了。”擦乾淨身上的水珠,我暗自想著太子的一席話。如果太子不是笑裡藏刀的話,該是件好事,可難道是唐郡主仍然看中我了?那又不是件好事了。一想到這個殺人如麻的美貌女子,我就覺得背後似有一條蟲子在爬,避之唯恐不及,至於娶她為,那種事想都不敢想。文侯也說過,唐郡主本看不中我,可如果不是這件事的話,那會是什麼?一想到太子那種莫測的笑容,我心裡就有些的。

文侯又給我準備了一件白戰袍。這種戰袍其實相當於禮服,真個上戰陣的話太過招搖,不會有人穿的。我把衣服穿好,又束了束帶,才拉開門走了出去。門外侍立著一個女子,我也不敢和她說話了,看都不看她,顧自便向外走去,就算她覺得我這人太不通情理,那也由她。

剛走出內院,外院裡突然起了一陣嘹亮的笛聲。笛聲本就十分清越,在夜中彷彿伸手都可觸及,才聽了兩個調子,我便聽出那是據《國之殤》改的一支曲子。《國之殤》聲調悲壯,但這個笛聲曲調雖一,卻多了幾分宛轉悽楚,幾同換了個曲子一般。我雖然對音律不甚通,卻也聽得出吹笛之人手法極是高明。

難道是太子已經到了?但這笛聲雖然悽楚,卻有著一絲鋒芒,似是一把隱沒了鋒刃的快刀,如果是太子吹奏的話,肯定更多幾分柔靡之氣。這會是誰吹的?如果不是知道武侯已經戰死在高鷲城裡,我只怕會以為那是武侯回來了。

聽聲音正是從文侯的會客廳裡傳來的,我向前走去,還不曾到門口,笛聲突然高了高,似是那人吹著錯了調子,又嘎然而止,便聽得文侯大聲道:“是楚休紅麼?”我吃了一驚,走進門跪下道:“稟大人,正是末將。衝撞了大人雅興,末將該死。”文侯手裡拿著的是一支亮閃閃的笛子,居然也是支鐵笛。他將笛子放進懷裡,笑道:“何罪之有,我只是覺得笛聲有異,居然轉到了角聲去了,知道定是有個人靠近。”他說得很玄幻,我實在不信我走近了居然會讓笛聲發生變化,但文侯已如此說了我也不敢多嘴,只是道:“末將不敢。”文侯將笛子收好後,又上下打量了我一下,突然嘆道:“北枝堆雪滿,南枝已生花。世上事,向來如此啊。”他這話似是自語,話中卻不無頹唐之意,只怕是覺得自己已老了。我一陣默然,也不知該不該安他兩句,文侯已站起來道:“楚休紅,跟我去吧,兩位殿下只怕已在醉楓樓等急了。”

“兩位殿下?”我吃了一驚,不由重複了一句。文侯道:“正是。快走吧,做臣子的豈能讓主公等候。”太子和二太子怎麼看也不象是會一塊兒尋歡作樂的人,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他們居然一起上醉楓樓去了。這時文侯已上了馬車,對我道:“上來吧。”我連忙跟了上去,心中又開始有些不安起來。

馬車開動了。帝都的街道都很寬大,用青石板鋪得平平整整,馬蹄踏在上面時,聲音清脆,入耳如碎珠。車裡因為沒點燈,又下著車簾,昏暗一片,文侯一言不發地看著前面,不知想些什麼。我坐在他身後,連氣都不敢,猛然間聽得文侯道:“楚休紅,我對你如何?”我嚇了一跳,忙道:“大人對末將恩重如山,末將銘記在心。”這話便也不是泛泛而言,當二太子指我為刺客將我押回帝都,若非文侯一力援救,我不論是否倒向二太子一邊,事實多半會被他滅了口。

文侯道:“那就好。楚休紅,以寧陣亡後,我已將你當成兒子看了,你可要努力。”那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會是唐郡主看中我吧?我不可能既襲武位之爵,又襲文侯之爵的。我鬆了一口氣,道:“大人,今番赴宴,不知究竟有何要事?”

“沒什麼,”文侯也微微笑了起來,“只是安樂王做東,想結識一下你這少年英雄。”

“安樂王?”我重複了一句,更是莫名其妙了。帝都宗室封王的有十多個,那些王都沒有藩地,一向也只有在朝中撐撐門面的用途,我實在不記得認識過他。文侯也看出我的詫異,道:“安樂王就是小王子的父親麼。”小王子?我猛地想起那天的事。小王子稱呼那兩個女子為“姐姐”而唐郡主自然不是安樂王之女,那麼另一個女子說不定就是小王子的親姐姐了。難道,是安樂王有意招我為婿?我越想越覺得有理,可又不敢問。

“你大概也想到了吧?”文侯臉上仍是微微笑道,我忙垂頭道:“末將不敢說。”

“楚休紅,你雖不能襲武侯之爵,但失之東籬,收之西隅,成為安樂王的乘龍快婿,後也大為臂助。”文侯仍是微微地笑著。

果然是那個女子!我沒再說什麼,只是想著那天的事。那天她和唐郡主一同出來,我因為把注意都放在唐郡主身上了,沒怎麼注意她,只記得那也是個長得很美的女子,只是缺少唐郡主的英氣,臉上倒帶著三分病容。

車停了下來,門口有兩個人上來道:“文侯大人,你來了,殿下和王爺正在裡面等候。”那兩個人身上一副王府家丁打扮,只怕這醉楓樓已被包了下來。

我跟著文侯進去,才一進門,便聽得裡面鼓樂悠揚,一些人正在說說笑笑。文侯一進去,太子的聲音便響了起來:“甄卿,你可來晚了。”裡面已有不少人坐著,文侯是當今的第一權臣,但在座起碼有三個地位高過他,他一個個行過禮去,我也跟著他行禮。太子和二太子我都認識,安樂王還是第一次見。他大概還不到五十,但一張臉憔悴庸腫,雖然和太子與二太子面相約略相似,哪裡有他們半分神采。帝國的人私下譏諷說五個宗室和五頭豬角力,勝負在五五之數。這話雖然太過尖刻,卻也庶幾近之。

除了三王,在座的還有一些重臣。讓我有些吃驚的是武昭老師也在座,他就坐在安樂王下首,身邊坐著小王子。比起太子和二太子,我更願意見到他們。行禮已畢,小王子跳下座椅過來道:“楚將軍,來,坐這兒來吧。”我看了看文侯,文侯也笑了笑,向我揮揮手。他坐在太子身邊,一落座,文侯便道:“殿下,微臣急聆聽妙曲,還請殿下成全。”太子笑道:“這支《回雲曲》是為花姑娘的歌譜的曲子,可惜今花姑娘不在,不然倒可請諸位品評。”文侯這般請他吹笛,按理實在大失人臣之禮,但太子似乎極其樂意在人前炫耀笛技,只是礙於身份,以他太子之尊,總不能摸出笛子來說要為大家吹奏一曲,文侯縱然失禮,對於他來說這個趣湊得恰到好處,心中只有高興。

我雖然對音律知之不多,但也知道太子的笛技的確十分神妙,只是如今城外正有蛇人,下一次攻擊隨時都會發動,象太子這般在這兒喝酒吹笛取樂,實在有些不知將士辛苦。

一曲甫畢,眾人都喝起採來。太子的笛技的確極好,如果他不是太子而是個樂師,只怕會更受百姓歡。喝采的人中以小王子的聲音最響,他拼命鼓掌,我也隨眾拍了拍手。聲音剛靜下來,安樂王忽道:“楚將軍,你可會吹笛?”我怎麼也想不到他會問這話,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道:“王爺,末將出身行伍,只不過略識之無,這些音律之事一竅不通,實在汗顏。”安樂王“哦”了一聲,倒也沒再追問。我心中暗自苦笑,心想只怕在這個王爺心目中,我不會吹笛,身價定是大減,多半也不會要我當女婿了。

這時二太子忽然道:“男兒志在沙場,吹笛鼓瑟不過雕蟲小技,浸過多,枉費心力。”他這話有些酸溜溜的,多半是他也不會吹笛,見太子如此受歡,大不受用。可是他這話雖酸,卻深中我心,雖不能隨聲附和,心中卻暗中得意。

太子道:“二弟此言差矣,為將之道,須要文武兼備。吹笛鼓瑟雖是小道,但此中與兵法暗合,也不可小視。”一聽他的話,我暗覺要糟。二太子中了文侯之計,被奪去兵權,心中一定大為不滿。以知兵而論,太子與二太子不可同而語,太子活到現在只怕從未到陣前去過,二太子卻曾手握重兵,還曾親自衝鋒陷陣,而太子卻說什麼吹笛鼓瑟也有兵法在,這話騙騙外行人還行,要騙二太子只怕其力未逮。

果然,二太子揚聲道:“兄王即言音律中亦有兵法中,弟願洗耳恭聽,敬請兄王指教。”我心中暗笑。若是二太子不在座,太子這話說過也就算了,但此時偏偏有這個唯一不買他帳的二太子在,太子再說什麼兵法便是自討沒趣。二太子定要他說出個道理來,打死我也不信太子真能說服他。

哪知太子一笑,也高聲道:“音律之道,分宮、商、角、徵、羽五調,宮聲柔靡,商聲清雅,角聲雄邁,徵聲悲壯,羽聲淒厲。五音調和,方能成曲,正如用兵,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方稱善之善者。二弟,你不通音律,此理想必尚不能解。”他說的話甚是玄妙,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八字卻正是說出了用兵三昧。二太子也沒料到他能說出這一席話來,一時語,馬上道:“紙上談兵,固然口若懸河,但此理若是人皆不能解,又有何用?”太子道:“不然。音律其實與用兵一般無二,移宮換商,正如兵馬調度;按節度曲,正如點兵佈陣;倚聲吹奏,正如拔營出師;琴瑟合鳴,正如兩軍鋒。天下事雖然事事皆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天地之間,大道存焉,融匯貫通,方可稱名將。故老皆傳,棋枰之上得兵法,安知音律之中,便無兵法在焉?”所謂棋枰上得兵法,那是故老相傳的一句話,據說上古有名王,制棋教子兵法,因此下棋與征戰殺伐實是一理。後來雖然沒聽說過有哪個名將真是通過下棋來學兵法的,但大帝、那庭天都是愛下棋之人,這也是事實。太子要說音律中也有兵法,雖然我明知他在強辭奪理,但這道理完全說得通。

二太子被他說得沒法反駁,但仍是不服氣,道:“兄王即有心得,不如即席與人合奏一曲,讓我們開開眼界。”太子笑道:“不錯,本王正有此意。甄卿,你將笛子帶來了麼?”文侯這時站起身道:“殿下,微臣也帶來了。只是微臣之技珝殿下相去甚遠,不啻以筳扣鍾,還望兩位殿下和諸位大人莫要取笑。”他從懷裡摸出那支鐵笛來,我腦中登時雪亮。怪不得太子能侃侃而談,這些話一準是文侯教的。文侯讓太子說這一席話,也多半是要為了折服二太子。此時安樂王在座,安樂王是帝君親弟,也是宗室首領。宗室雖沒什麼人材,但畢竟都是皇親國戚,若是這批宗室都能擁護太子,這也是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

文侯真的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乘之機。我心頭暗笑,本來一直還在擔心戰事,但此時不知為什麼登時放下心來。以文侯之能,他絕不會因為遊樂而誤了正事,定已安排妥當。此時,我也覺得自己沒有投向二太子一方實在是很正確的選擇。

文侯和太子兩人同時吹響了笛子。太子的笛子雖然黑黑短短,聲音卻也極為嘹亮,文侯的鐵笛也蓋不過他的聲音。兩支笛聲先是並駕齊驅,越吹越響,突然文侯的笛聲一下拔高,太子的笛聲卻仍是鎮定自若,迴環不已。笛聲互相錯,明明是響成一片,卻又涇渭分明,絲毫不亂,真有如兩支軍隊正在廝殺,文侯以雷霆萬鈞之勢攻擊,太子卻也守得法度森嚴,一絲不苟。

我對音律雖不甚通,也聽得凝神定氣,生怕漏掉一個曲調。笛聲仍是清越嘹亮,但我眼前卻似出現千軍萬馬,正纏在一處血戰。我不知道別人會不會也和我有一樣的想法,每個人都聽得入神了。這兩支笛聲勢均力敵,互不相讓,如果與太子合奏的不是文侯,恐怕太子也吹不出這等彩的笛聲來。隱隱的,我覺得太子方才所說“音律中也有兵法”實在並沒有錯。

笛聲此時已慢慢減弱,太子的笛聲已細若遊絲,文侯的笛聲卻似斷非斷,彷彿那兩支軍隊血戰一場後,正要收兵。我還以為這一曲已經要結束了,哪知突然間文侯的笛聲又一下拔高,響了個高聲,在絕高處繞了兩繞,又一瀉千里,似是立馬山峰,以地形之利突發奇兵猛攻。太子的笛聲卻守得綿密異常,在文侯這等大力猛撲之下仍是行有餘力,便如這支軍隊以銅牆鐵壁般的陣勢擋住敵人攻勢。文侯的笛聲一連起了三個高峰,太子仍是陣腳不亂,正似以堂堂正正之師戰敵軍偏師突襲。

奇兵定不持久。我剛想著,文侯的笛聲已然漸漸變輕,就象奇兵衝不動敵人陣腳,銳氣折盡,敗象已呈。此時太子的笛聲在不知不覺間變強,文侯的笛聲卻已細若遊絲了,雖然還時時拔起一個高音,如同敗軍反戈一擊,力圖取勝,但是太子的笛聲中左衝右突,仍是衝不出去。

終於,兩支笛聲的曲調已漸漸合二為一,終於成為一支。這聲音也慢慢變輕,便如得勝之軍裹著戰俘班師,越走越遠。我聽得入神,半晌,只覺周圍靜得出奇,才醒悟過來一曲已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