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母子團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寺與寺前後左右的隔距,先是十丈八丈,山越轉越高,距離也就越隔越遠,而且,建築規模也就越來越小了。
這是理所當然,高的地方爬得吃力,爬得吃力遊客就少,遊客少,油水也相對的減少。
麥小云走進了“白馬寺”他退出了白馬寺。
麥小云走進了“隆寺”他又退出隆寺。
麥小云…
麥小云仍然是一無所獲,因為他並不知道孤木大師修行之地的所屬,但是,只要是誠所至,金石必為所開!
他行行復行行,他越爬也就越高,忽然,有一方巨石擋住了他的去路,像是通道已盡,像是山徑已絕,他左旋右轉,柳暗花明了,赫然有一個山出現在他的眼前了。
穿過了山,不遠處有一間小茅屋矗立在山岩之下,他停步細瞧,茅屋上面所鋪的葦草新舊疊,這是屢經修茸,門窗木條,雖未蠹蛀,但其澤蒼蒼灰灰,筋紋外,顯然是年代已經不少了。
門框旁邊掛有一塊八寸左有、二尺見長的原木板,上面所寫黑墨也已班剝、澹淡,但還可以看得出是“靜心佛堂”幾個字樣,這是月所刻劃,這是風霜的記號!
尼庵,乃是婦女勘破世情、削去三千煩惱髮絲、終生長伴青燈古佛之地,謂出家。
佛堂嘛!則是家庭婦女遭受變故,或有錢人家婆媳齟齬,夫不和,為排遣煩鬱,為調劑心情,暫短的誦經禮佛之所,謂在家。
靜心佛堂,蓋搭簡陋,又遠離塵世,其主人決非有錢人家,那必定有極其傷心之往事遭遇了。
有錢人家的佛堂都是緻堂皇,建在府邸左近,有的本就設在後樓屋宇之內,這樣進出來回才稱方便。
有時候,她們招約幾位姐妹,在那裡吹吹牛、聊聊天,本來嘛!這也算是她們的財產呢!
麥小云靜立了一會,又邁步向上走去,此地巳離山頂不遠了,遍處怪行兀突,遍處勁松虯結,他吐盡了滿氤氳,入了清新空氣,就在路旁一塊山石上坐了下來,伸伸臂,蹋踢腿,舒展舒展勞累的筋骨、皮。
普陀山乃是一個離島,它矗立海中,雄偉、拔,四周環繞著或大或小的姐妹之島,兄弟之島。
就因為它較其他的大了-些,所以看起來像是眾星拱月。
海鷗點點、帆影片片、雪花波波,哦!這裡有山有水,該是智者、仁者齊集的地方。
就在這個時候,有一位壯年和尚由山頂走了下來,此地平時人跡稀至,是以那個和尚就肆無忌憚,走得七尺八尺、健步如飛。等到他看見了坐在一旁的麥小云,頓時一臉驚喜、滿懷興奮。
“雲師叔,你怎麼這樣快就回來了?”他快衝二步,一把就將麥小云抱了起來,高興得猶如尚未成年的小孩子,其實,他已經有三十好兒了。
麥小云聽了更是欣喜、更是興奮,他雖然並不認識這位壯年和尚,但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了,口中也就唯唯的說:“是呀!你們都好?”
“好,師父前二天還叨唸著你呢!”
“師父他老人家有事?”麥小云是順水而上的說著。
壯年和尚說:“我是說師父,不是師祖。師祖呀!他老人家十年如一,依舊在石室裡靜修、默修。”慚愧,還是恍惚的出了錯,麥小云埋怨自己糊塗,暗罵自己被喜悅衝昏了頭惱,對方既然喊叫他師叔,那口中所說的“師父”應該是他師兄了?怎麼也跟著叫起師父來?不可原諒,該打呢!
幸虧壯年和尚也是喜滿心頭,沒有發覺,不過,發覺了也有發覺的打算,時候一到,醜媳婦難免要見公婆,瞞過了一時,總瞞不了一世。
“哦!是我一時口快,說錯了。”
“找到了叔祖?”麥小云這次審慎了,小心了,對方所稱的叔祖必定就是自己的父親,哦!不,應該說是麥無名的父親,他不山黯然地說:“還沒有。”壯年和尚一見立即轉了話題,他笑著說:“雲師叔回來就好了,我們的‘松雪寺’又要熱鬧起來了。”麥小云也就隨口問:“你下山有事?”
“寺中米缸將罄,下去背一包米上來,順便提十斤鹹菜,啊!如今不同了,我還得買四斤素雞、烤麩,六斤筍,晚上要好好的吃它一頓。”壯年和尚年逾三十,狀若童稚,能怪他?他們本來就是自小一起長大的遊伴,和那另一個麥小云。
壯年和尚喜孜孜地說:“雲師叔,你自己上去吧!我得趕緊下山去搬吃的。”
“好,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