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14章對決奧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然在此之前,他還必須解決攔路虎奧斯曼帝國。

這也不是一個多麼值得恐懼的對手,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基本比以前的清王朝好不了多少,只要帝國zhōngyāng陸軍真正發力,奧斯曼陸軍是本擋不住的。

隨著帝國遠征軍在伊朗的駐軍逐步擴大。奧斯曼帝國也意識到背腹受敵的威脅,將大軍掉到兩國邊境地區駐防,並且在阿馬拉和巴士拉兩個地區駐紮重兵。

這樣的軍事部署顯然是不對的,而且是大錯特錯,雖然這個部署是德**事顧問替奧斯曼帝國做的決定。

如果是宋彪,他寧可將主力部隊只縮在兩個相互能夠兼顧的點,而不是沿線大規模佈防,因為奧斯曼帝國陸軍的作戰力是較低水平的,越是這麼長距離的佈防,實際的防禦效果就越差。

德軍顧問幫助奧斯曼帝國設計了完善的現代防禦溝壕,從1917年1月到3月,在伊朗和伊拉克的界線地區佈置了多條防線,保護著140公里長的邊境線。

3月的伊朗是如此的乾燥,雨季彷彿遙遙無邊,塵沙總是隨著大風捲起,鋪天蓋地的橫掃過宛如戈壁一般的大地。

宋彪這段時間一直以新的身份在伊朗指揮部隊,甚至連英法都不知道他居然在伊朗,這就是當君主立憲制皇帝的好處,即使你從帝國消失,只要內閣還在繼續運轉,就不會有人到任何的不適,以及不正常的徵兆。

仔細的權衡戰局後,宋彪決定大膽的用主力部隊直接繞過德**事顧問設計的邊境防線,用大規模的迂迴戰直阿馬拉,擊潰奧斯曼帝國在阿馬拉城的駐軍,雙向夾擊防線,最後再進攻德**事顧問以為中國遠征軍首先應該進攻的巴士拉。

1917年3月22,第一步兵師、第四步兵師在一個卡車輜重旅和六個新編團的配合下直接繞過防線,晝夜不停的兩天急行軍130公里,直接進攻阿馬拉後方,這樣的突然進攻讓奧斯曼軍隊毫無防備,整個戰鬥中也顯得極度恐慌。

只用了兩個小時的戰,近十萬的防軍就潰不成軍,在此之後,六個新編團留下來駐防,兩個銳主力師直接南下,和第二、第七等主力師圍殲防線中斷地區,最後南下進攻巴士拉,並且迅速攻入科威特,保證了港口的貫通,使得帝國遠征軍的船隊可以在科威特實施大規模補給輸運。

雖然奧斯曼帝國在東部伊拉克地區大量調了超過百萬的部隊防禦。但這些部隊的實際水平遠差於當年的軍,從1917年3月22開戰到4月7,中國遠征軍就一路進攻到摩蘇爾,幾乎全境佔領了伊拉克區,並且同俄軍在亞美尼亞地區和阿拜疆一帶形成前後夾擊奧斯曼帝國的局面。

就在宋彪作為實際上的總指揮官抵達摩蘇爾,準備進一步領軍擊潰整個奧斯曼帝國時,卻收到了最新的消息——美國在4月6正式宣佈對德國宣戰。理由還是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和奇摩爾曼電報。

這樣的消息讓宋彪稍稍有點驚訝,他原本以為在中國參戰之後,美國可能不太會考慮主動參戰。畢竟意義已經不大,但隨著中美兩國先後加入大戰,這場戰爭顯然失去了最後的懸念。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美國宣佈參戰後不久,在南線損失了六十萬陸軍的奧斯曼帝國就徹底放棄了抵抗,同意接受停戰談判,即便停戰的條件極為苛刻。

宋彪隨即調整了原有的戰略,率領主力部隊轉移到貝魯特港口,準備從這裡乘船直接抵達希臘和阿爾巴尼亞,以此為跳板進攻巴爾幹地區,直接進攻奧斯曼帝國陸軍,而大部分的部隊則橫跨整個奧斯曼帝國,大量收繳奧斯曼帝國的武器裝備。沒收一切戰爭物資,為大規模的反攻德奧做最後的準備。

實際上真正刺美國宣佈參戰的原因是俄國二月革命的爆發,此時誰也不知道俄國沙皇退位之後的新zhèngfu是否還會繼續保持協約國條約,如果俄國不繼續進攻德國,單靠英法。再加上中國也未必能結束戰爭。

特別是中國為了自身利益採取從中東發起進攻的軍事戰略後,可能不等中國進攻到德國,德國就已經提前擊敗了英法聯軍,正是因此,美國才決定出戰。

現在除了英法最為著急外,中美意其實都在觀望俄國的態勢。美國即便登陸歐洲之後也一直在等俄國的情況明朗化,此後才決定完全發力攻打德國。

由於俄國革命的爆發,俄軍沒有乘勝大規模推進到奧斯曼帝國,讓中國獨了整個奧斯曼帝國的疆域,這一點也完全超乎英法俄最初的設想,帝國陸軍以協約國的集體名義佔領奧斯曼帝國的疆域,實施軍事管制,大規模從奧斯曼帝國調和查抄物資,繼續用於支持對奧匈帝國的作戰。

此時的德奧海軍基本分裂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在黑海,一部分在亞德里亞海,但在這裡基本都被法意海軍消滅的差不多了,這對於帝國大規模在希臘和阿爾巴尼亞地區登陸是個非常重要的好消息。

1917年7月,帝國陸軍主力在阿爾巴尼亞地區匯合,聯同在當地的法軍和意軍,一起進攻奧匈帝國,迅速向爾維亞推進。

此時的德國陸軍正將大部分主力集中在西線戰場,試圖在美國大規模調兵參戰之前迫俄國退出戰爭,在南線協助奧匈帝國的兵力不足,導致帝國遠征軍在爾維亞南部山區連續殲滅奧匈帝國的帝國國防軍。

帝國遠征軍的大部分新編團還在奧斯曼,只集中了72萬陸軍,但都是銳部隊,而奧匈帝國投入的各民族部隊和帝國國防軍,加上保加利亞軍的四個師,總兵力接近130萬人。

即便如此,帝國遠征軍還是依靠更為銳的作戰實力和大膽的穿戰術,迅速的大獲全勝,連續殲滅奧匈帝國陸軍四十餘萬。

和英法德奧不同,帝國遠征軍以機動作戰為主,並不強調對陣地爭奪,不斷採取繞道的大範圍迂迴進攻,直接切入敵軍的後方,也經常採取強攻切斷敵軍陣地,從進攻轉變成防守,在切斷敵軍之後用防守戰和機槍陣迅速消耗敵軍。

通過這種攻守戰術的不斷轉換,以及大迂迴的包抄戰術,奧匈帝國陸軍不斷被帝國遠征軍圍殲,超過三十萬的部隊在德遜河防線被合圍,切斷了所有補給。

不過,戰爭最害怕的除了敵人之外就是盟友,在帝國遠征軍一路進攻奧匈帝國的同時,意法聯軍在弗拉涅地區被保加利亞軍隊擊潰,被迫後撤,導致帝國遠征軍的後路又即將被保加利亞軍切斷。

1917年9月,回撤到弗拉涅地區的帝國遠征軍擊潰保加利亞軍隊,乘勢進攻索菲亞,12月4攻佔索菲亞,迫保加利亞退出戰爭。

1918年3月,帝國遠征軍在爾維亞軍和意軍的配合下,重新奪回貝爾格萊德,恢復了爾維亞王國,為正式全面進攻奧匈帝國做好了最後的準備。

只是就在如此大好的局勢之下,宋彪悄然乘船返回國內,指派段祺瑞為帝國遠征軍司令,實際指揮權由馬爾託斯將軍和陳其採等人領銜的遠征軍參謀部負責。

很顯然,對中國而言,在歐洲的勝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勝利,除了佔領伊拉克之外,帝國遠征軍並無其他真正的目標,此階段不過是在履行協約責任,以及保護勝利果實。

從1918年開始,真正屬於帝國陸軍的戰爭才剛開始。

宋彪返回國內重新組織一場新的大規模戰爭,這一次,他將矛頭直指蘇俄,而帝國遠征軍的主力部隊中的第一、第四步兵師也從奧斯曼帝國調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