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14章對決奧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國家的地位是靠軍隊打出來的,但也要找個合適的對手,硬撐漢子被二戰後的美軍拍的滿臉是血的事,帝國皇帝宋彪還是不願意做的,在摸透了奧匈帝國的作戰水平後,他決定用奧匈帝國作為中國陸軍的標杆。

不管怎麼說,奧匈帝國也算是世界上的陸軍強國之一,其聲望和地位完勝本陸軍很多。

按照宋彪的規劃,就算是一直到一戰結束,他也不會強悍的去找德軍挑戰,除非美國不出兵,為了最終的勝利必須這麼幹,如果美國出兵,打完奧匈帝國就算是中華帝國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留著更大的後勁打蘇俄時再用。

奧匈帝國也真的不弱,海陸兩軍都是很強的,否則德國不會因為有一個奧匈帝國盟友就敢於挑戰英法俄三國。

在和英法達成協議之前,帝國zhōngyāng軍部就提前成立了中東參謀局,統管作戰準備工作,並且向伊朗輸運了兩個工兵團從事基礎建設工作,隨後從1916年的11月份開始,重新整編總計22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5個炮兵師、3個輜重旅和75個新編團的帝國中東遠征軍正式向伊朗轉移。

軍馬的運輸工作實在是太難了,從大陸上橫衝過去的難度也大,最後就改為在伊朗等地直接購置新馬,但這就意味騎兵師至少有三個月以上的調整適應和戰馬訓練期。

為了儘可能減少馬匹的跨海運輸,所有的火炮都臨時調整為車輛牽引。僅有的兩個實驗的改編使用貨車的輜重旅都被調遣過去。

帝國很有創造的將四輪農用拖拉機改變為一種運輸工具,早期主要是從美國進口汽油機,後來自己仿製,雖然這種拖拉機的速度遜於法國在戰爭中使用的汽車,但是輸運效率更大,並且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路面情況。

為此,帝國將部分75mm、88mm、105mm的火炮都改成了四輪車的牽引方式。雖然需要消耗大量的汽油,但從總體的噸位數量而言,比餵馬要更為節省輜重的運輸量。並且擁有更好的速度和完全不用停止的行軍速度。

由於國內汽車工業發展的較為艱難,這使得遠東汽車總公司從誕生之初就只能將希望都寄託在貨車和軍用車輛上,直到1914年之前。遠東汽車總公司超過90%的合同還是來自於zhōngyāng軍部。

在技術上,中國汽車工業也大體是照搬了美國和德法的技術,主要車型基本是從通用和福特汽車公司直接照搬,甚至連生產管理也是照搬福特製度,生產技術上並無明顯的差距,此時的汽油機、柴油機都是很笨重的,笨極了,技術含量並不高,至少遠不如蒸汽輪機和炮膛的製造加工那麼高端。

為了適應軍事需求,遠東汽車總公司生產的這些貨車、卡車相比通用等公司的原型車更皮實笨重。馬力也更大一些。

由於近兩年的產能主要保障了英法和協約**事需求,加上現階段的軍用車輛還有諸多不足,以及國內軍馬數量的充足和國內石油產量的低水平,帝國zhōngyāng軍部也沒有全面列裝,此番為了保障在中東的作戰需求。幾乎將帝**部所有的軍用車輛都輸送到伊朗。

1917年2月上旬,帝國中東遠征軍及司令部正式在伊朗阿瓦士城組建,宋彪也於同一時期使用宋曄的代名,以一等參謀官的身份和段祺瑞等人一起抵達中東軍部。

抵達阿瓦士城後,宋彪隱秘而低調的很少外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參謀部內調度各軍。因為他的存在,中東遠征軍的整體指揮和調度都非常之順利。

此番已經真是帝國銳盡出,帝國11個銳整編師中,除了在爾維亞的第三、第十步兵師和繼續留守在國內第五、第六、第二十步兵師外,其餘五個整編都已經抵達伊朗,最為銳的第一、第二、第四步兵師在1月份上旬就先行一步抵達。

帝國第五騎兵師和新增編的第六騎兵師在1月下旬抵達,由於大量使用伊朗王國本地軍馬,兩個騎兵師想要迅速參與作戰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帝國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兵旅在擴編為師級作戰單位後,也將在3月下旬之前抵達,比這三個師早一步抵達的則是新編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炮兵團,新編團中編制較早的第三十三至第六十團都已經和主力部隊一起抵達,後續四十多個新編團則將在1917年10月之前逐步抵達。

按照宋彪和zhōngyāng軍部所做的規劃,帝國陸軍最終將在中東戰場和巴爾幹戰場投入130萬兵力,除了此前在爾維亞地區的二十餘萬陸軍外,其餘一百萬的兵力也會在1917年10月之前陸續抵達。

除此之外,帝國在和伊朗協商後,將會按照合適的薪水在本地招募二十萬名民兵,負責後勤補充運輸工作,以及其他的雜項事務,擊敗奧斯曼帝國後,帝國將預計在中東繼續招募三十萬名民兵。

既然決定全面開戰,那就肯定不能吝嗇于軍費開支,一切都當以追求戰勝為唯一的目標。

總體印象中,幾乎所有的國家都相信奧匈帝國即便不夠強,但也絕對不弱,比如說意大利就一直沒有打過奧匈帝國,但在陳其採和馬爾託斯等人的報告中,對奧匈帝國的評價還是很低的。

奧匈帝國此時仍然能保持在兩百萬的陸軍兵力,特別是接近90個團的炮兵部隊規模很驚人,以至於宋彪不得不將zhōngyāng軍部最為銳的五個炮兵旅都帶過來。

在1916年的上半年,帝國各炮兵旅就已經完成向師一級的擴編。此時調到伊朗的就是五個炮兵師,但也僅相當於20個炮兵團,所以,新編炮兵團也要調二十個左右抵達戰場,這幾乎是將國內所有的新編炮兵團都調過來了。

帝國zhōngyāng國防軍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完全不同於歐洲古典軍事編制的地方是靈活,戰爭狀態的一個師通常接近3萬人。炮兵師據不同的情況,最高可以配備四百多門火炮。

所以,在1917年10月之前。宋彪有把握將中東遠征軍的火炮力量擴大到超過奧匈帝國1。5倍的程度,並且在機動作戰中持續保持三倍於對手炮兵壓力。

宋彪之所以要做這樣的規劃,原因恰恰在於奧匈帝國的陸軍戰鬥力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高超。因為帝國內部存在著二十多個民族,並且各民族都不佔據絕對優勢,使得部隊內部的軍官、士官、士兵之間的語言各不相同,民族也不相同,在管理和協調上極為艱難,民族主義情緒也讓很多部隊的士兵一戰即潰。

特別是奧匈帝國的帝國國防軍,情況糟糕透頂,只有意大利的軍隊可以和他們相提並論,但比意軍厲害的地方是奧匈帝國的地方防衛軍,這些防衛軍幾乎都是單一民族和地區的部隊組成。他們反而擁有較高的作戰力,最離譜的時候有四個團在山地地區抵抗了意軍150個步兵團的進攻。

可不管是奧匈帝國,還是意大利王國,陸軍編制的混亂不堪和對國家的向心力差都是作戰力低下的一個主要誘因。

如果不想和奧匈帝國長期消耗下去,宋彪意識到zhōngyāng陸軍就必須發揮快速機動的作戰特點。大膽的進攻,快速穿和快速的調集銳不斷圍殲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