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是增強體質還是變相體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看過新聞報道,今,沙坪壩區漢渝路小學四年級一班學生小明(化名),躺在上不起來。他說,前一天,因他的作業上沒有家長簽字,學校唐老師罰他當眾做了上百個下蹲,腿太疼了,不想去上課。

學生說:作業沒有家長簽字,老師就罰做下蹲。

老師說:“他們體力差。”做下蹲是為了鍛鍊學生,增強他們體質。

書記說:“學生自願的。”讓學生做下蹲運動,可以鍛鍊體力。

校長說:“將調查處理。”學校止老師以任何方式體罰學生。

秦校長表示,老師和家長之間經常會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分歧,如何做到老師和家長相互信任,如何尋找出讓家長、老師都滿意的教育方式,將是他們以後工作努力的方向。

體罰,在學校中屢屢發生。儘管,有明文規定,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對學生進行處罰,可是,總是還有那麼一些人用各種方法對自己的學生體罰,以達到自己的所謂教學目的。可是,體罰真的有用麼?只怕是治標不治本吧。

從古至今,人們傳統的觀念裡就是“人、不打不成才。”可是,體罰真的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措施麼?當你對你的學生進行體罰時,如果你也是家長,你覺得自己能夠接受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體罰麼?當你對那些學生體罰時,你又想過,他們的委屈麼?他們還只是個孩子,很多道理還不能完全理解,一味的進行體罰,罰到讓他們對學校恐懼,對老師恐懼,對讀書恐懼,你認為,你的體罰成功了麼?是,學生不敢不遵守老師的話,所以就被學校說成了“自願。”試問,哪個孩子會心甘情願的接受體罰?

中國的教育方式出現矛盾,體罰,被當作是一種教育手段,可是,這能長久麼?體罰,只能起到一時的作用,學生吵鬧,老師一教鞭可以頓時讓教室雅雀無聲;學生最初被體罰時也許會乖乖接受,但久了呢?也許有的人已經習慣了老師的吼叫和體罰,但,有的學生漸漸學會了反抗,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不是麼?輕微的就是拒絕讀書,拒絕去學校,嚴重的對老師惡臉相向,甚至於動手。請問,這就是體罰的目的麼?

學生作業完不成,可以有很多辦法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錯誤,再加以改正。我相信,每一位老師要的都是學生的“信服”而不是“屈服。”體罰,只會讓學生的身心都傷痕累累,和對老師的仇恨,對社會的厭惡,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更何況,秦校長自己也說,學校止老師以任何方式體罰學生,一旦發現將嚴肅處理。那麼這位唐老師為何還能如此理直氣壯的說學生體力差,做下蹲是為了鍛鍊學生,增強他們體質。是真的如此麼?照此看來,這位老師的做法還是對的了?

那麼小明哭哭啼啼地對爺爺說:“爺爺,我腿疼,不去上課了嘛。”這樣就是鍛鍊他們的體質麼?好端端的孩子被體罰到腿疼,不願去學校,這就是唐老師的鍛鍊體質?教學手段麼?美名曰“為了鍛鍊他們的體質”在家長看來,不過就是變相的體罰。這樣的教育方法是不值得再繼續推廣的。個人則認為,凡事都該有個度,超負荷的鍛鍊也是學生不能承受的。

重慶市神病院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首席心理治療師楊發輝認為,不管學生自願還是不自願,也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唐老師讓學生做大量下蹲運動的方式值得商榷。

這樣做會給學生帶來怎樣的傷害?楊發輝認為,主要看學生怎麼看,學生覺得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是為他好,這種傷害相對較輕,若學生認為老師是惡意的,並且傷了他們的自尊心,那麼,老師的這種做法就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心理影響。所以在這時,家長也好,學生也好,都要進行溝通,若老師的初衷是好的,雙方可探討更好的教育方式。

關於體罰的看法,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爭議,那麼仁者見人,智者見智了。個人認為,教育儘量多用鼓勵,教育就是要給予動力,儘量地少用批評、慎用懲罰、用體罰。要讓學生去信服老師,自覺去遵從老師。只有這樣,師生才能和諧,學校和家長才能和諧,整個教育才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