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六十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甲辰,王韶破瑪爾晉於鞏令城,降其部落二萬餘人。
帝患田賦不均,詔司農重定方田及均稅法,頒之天下。
方田之法,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歲以九月,縣委令佐分地計量,隨陂原、平澤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壚而辨其。方量畢,以地及參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其稅則。至明年三月畢,揭以示民,一季無訟,即書戶帖,連莊帳付之,以為地符。均稅之法,縣各以其租額稅數為限。嘗收蹙奇零,如米不及十合而收為升,絹不滿十分而收為寸之類,今不得用其數均攤增展,致溢舊額,凡越額增數皆。若瘠滷不及眾所食利山林、陂塘、溝路、墳墓,皆不立稅。凡田方之角,立土為峰,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帳,有莊帳,有甲帖,有戶帖,有分煙析產、典賣割移,官給契,縣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為正。令既具,乃以鉅野尉王曼為指教官,先自京東路行之,諸路仿焉。
九月,癸丑,許宗室試換文資。
癸亥,始御便殿句校諸軍武技。
甲子,遼主如藕絲澱。
丁卯,詔:“淮南分東、西兩路,揚、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十州為東路,壽、廬、蘄、和、舒、濠、光、黃八州、無為軍為西路。”權發遣延州趙禼奏:括地萬五千九百餘頃,招漢、蕃弓箭手四千九百餘人騎,團作八指揮。壬申,詔以禼為吏部員外郎,錫銀、絹三百匹、兩。
冬,十月,戊寅,知華州呂大防言:“九月,丙寅,少華山前頭谷山嶺摧陷,陷居民六社,凡數百戶。”詔賜陷沒之家錢有差。
己丑,遼參知政事耶律觀坐矯制營私第,降為庶人。
癸巳,回鶻貢於遼。
戊戌,升鎮洮軍州以為熙、河、洮、岷四州及通遠軍,置熙河路,除王韶龍圖閣直學士,為經略安撫使、知熙州。然河、洮、岷猶未能復也。減秦、鳳囚罪一等。
十一月,庚戌,遼免祖州賦稅。
癸丑,河州首領瞎藥等來降,以為內殿崇班,賜姓名包約。
丙辰,遼地大雪,許民樵採地。
丁卯,貶權監察御史裡行張商英監荊南稅。時臺勘劫盜李則,從輕定罪,樞密檢詳官劉奉世駁之;詔糾察司劾治。商英言:“此出大臣私忿。願陛下收還主柄,自持威福,使耳目之官無為兩府所脅。”帝為停其獄。商英遂言樞密庇博州親戚,失入死罪,及縱院吏任遠犯法十二事,於是文彥博、吳充、蔡並上印求去。帝難之,為謫商英。
壬申,分陝西為永興、秦鳳兩路,仍置六路經略司。
章惇招降梅山峒峒蠻。蠻姓蘇氏,舊不通中國,其地東接潭,南接邵,西接辰,北接鼎、澧,惇招降之,籍其民萬四千八百餘戶,田二十六萬四百餘畝,均定其稅,使歲一輸。築武陽、開陝二城,置新化縣,隸邵州。
十二月,戊辰,遼以漢人行宮都部署耶律仲禧為樞密副使,封韓國公;以樞密副使柴德滋參知政事。出參知政事趙徽為武定軍節度使;擢漢人行宮副部署大悲努為都部署;以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蕭罕嘉努知左伊勒希巴事。以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張孝傑為北府宰相,封陳國公。遼主稱孝傑勤幹,數問以事,漢人中貴幸無與比者。
丙子,赦亡命荊湖谿峒者。
丁丑,詔太原置弓箭手。
遼以清寧節大赦。
戊寅,改溫成廟為祠。
壬午,陳昇之起復為檢校太傅、行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樞密使。
癸未,雨土。
乙未,築熙州南北關及諸堡砦。
是歲,河北大蝗。
帝嘗言:“祖宗皆愛惜天地,不肯橫費,漢文帝雲:‘朕為天下守財耳。’”王安石曰:“人主能以堯、舜之政澤其民,雖竭天下之力以奉乘輿,不為過當。守財之言,非天下正理。然安於儉節,自是盛德,足以率厲風俗。”o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熙寧六年(遼鹹雍九年),正月,丁未,遼主如鴛鴦濼。
辛亥,詔奉僖祖為太廟始祖,遷順祖神主藏夾室。孟夏祀生帝,以僖祖配。
先是,中書奏請議僖祖神主祧遷,下兩制詳議。元絳等言:“自古受命之主,既以功德享有天下,皆推其本,統其尊,事其祖。商、周以契、稷有功於唐、虞之際,故謂之祖有功。若祖必有功,則夏后氏何以郊鯀乎?今太祖受命之初,立親廟自僖祖始,僖祖以上,世數既不可復得而知,則僖祖之為始祖無疑矣。儻謂僖祖不當比契、稷為始祖,是使天下之人不復知尊祖,而子孫得以有功加其祖考也。請以始祖為僖祖之廟,庶合先王禮意。”翰林學士韓維言:“太祖皇帝睿智神武,兵不血刃,坐靖大亂,子孫遵業,萬世蒙澤,功德卓然,為宋太祖,無可議者。僖祖雖為高祖,然仰跡功業,未見所因,上尋世系,又不知其所始。若以所事稷、契奉之,竊恐於古無考,而於今有所未安也。”天章閣待制孫固請特為僖祖立室,禘祫之,以僖祖權居東向之位,以伸其尊;由太祖而下,親近迭毀之主,皆藏諸僖祖室。禮官章衡等請以僖祖為別廟。蘇梲請以僖祖祔景靈宮。
帝以固議問王安石,安石曰:“為祖立別廟,自古無此禮。姜嫄所以有別廟者,蓋姜嫄禖神也,以先妣故,盛其禮與歌舞,皆序於先祖之上。不然,則周不為嚳廟而立姜嫄者,何也?”帝以安石論為然,詔依絳等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