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學成下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已經醒來但仍蜷臥的宮紫雲,立被驚得睜開眼睛,發覺自己酥暴,玉峰呈,羞得急忙將凌壯志掀開的棉被搶了過來,迅即掩在身上,同時,紼紅嬌靨,佯怒嗔聲問:“什麼事如此大驚小怪?”說話之間,發現凌壯志面蒼白,額角滲汗,目光驚急地望著他前,知道凌壯志不是取鬧,因而急忙坐起,正問:“有什麼不對嗎,弟弟?”凌壯志一定神,舉手一指宮紫雲的酥,驚惶地說:“人皮秘笈…”宮紫雲黛眉一蹙,心知有異,緩緩推開棉被,低頭一看,也驚得花容失,脫口一聲輕啊。
只見酥上的點點硃砂小字,大部退去,僅餘下一些淡黃的小點和模糊不清的字跡。
宮紫雲這一驚非同小可,不由也呆了,久久才抬起頭來,惶聲問:“這是怎麼回事?”凌壯志也正在惶急驚異,因而僅茫然不解地搖搖頭。
兩人瞪大了眼睛,彼此驚惶地互望著,久久不發一語,最後宮紫雲訥訥自語,緩聲問著自己:“莫非與守宮痣是同一個道理?”說著,急忙將左肩上的衣服退下來,出雪白如凝脂的肩頭。
凌壯志不知何意,定睛一看,只見宮紫雲肩頭下方,赫然刺著一隻飛鳳,但飛鳳的顏已極淡了,因而,不解地問:“姊姊,這是什麼意思?”宮紫雲似乎已找出人皮秘笈退化的原因,這時見問,粉面不由一紅,但仍不安地回答說:“這些事你不知道?”凌壯志一聽,立即正說:“不知道才問嘛!”宮紫雲黯然一嘆,慨地說:“這真是天意,萬幸昨夜你已將劍訣記下來,否則,你我兩人真要痛悔終生了,我想這是母親也絕沒想到的事。”凌壯志似乎想起什麼,急忙說:“姊姊,我們快去稟告師母吧”宮紫雲嬌靨一紅,瞠聲說:“羞都要羞死了,還好意思見母親?”說著,急忙整理衣裙。
凌壯志一聽,頓時大悟,俊面也不紅了,但他仍忍不住問:“這件事總不能永遠瞞著師母呀?”宮紫雲立即不高興地說:“要去你自己去說。”凌壯志不由一愣,繼而一想,覺得自己更不便開口,只有以後再說了。
自此,凌壯志和宮紫雲就在綠谷崖下的府中住下來,共同勤練烏衣狂生傲視武林的身劍合一。
兩人恩愛情深,彼此相敬如賓,課餘下峰打獵,無事便在山中散步,總是形影雙雙,片刻不離,每隔三五,兩人必去澄心殿請安一次,並請問一些三位師太雲遊在外的情形。
飛花女俠不說下山,兩人自是不敢再問,但在幸福快樂的情境中,兩人卻無時不想著早手刃烏鶴的事。
他們每隔一些時,必會請庵中下山的尼姑,至小鎮店中,關照店夥,善飼馬匹。
人在快樂中,往往不知光陰之快,不知不覺中已兩個半月了。
凌壯志,由於讀了劍魔御劍百里的心法,雖然御劍毫無進境,但“身劍合一”卻已練至得心應手的純青境界。
宮紫雲在愛夫悉心指導下,也進境奇速,她不但學會了太虛九劍,同時對身劍合一,也能凌空下擊,平數丈,只是在威勢上,沒有凌壯志驚人。
兩個半月的美滿生活,宮紫雲顯得更豐滿,更成了,完全變成了一個高雅脫俗,秀美絕倫的婦少。
這天,風和麗,晴空萬里,綠谷松林茂然,奇花爭妍,凌壯志神采飛揚地挽著宮紫雲的玉手正在盛開的花樹間漫步。
就在這時,一陣急速的衣袂破風聲,逕由凌霄庵方向傳來。
兩人停身止步,只見東南松竹間,一道黃影,疾如星,正向這面馳來。
凌壯志凝目一看,不由脫口說:“姊姊,是慧安。”宮紫雲心中一動,肯定地說:“一定是母親命他來喚我們了。”凌壯志據慧安慌急的神情,斷定必有重要的事情,因為急聲說:“我們過去吧!”說罷,兩人即展輕功,並肩向前去。
這時,慧安已經看到來的宮紫雲和凌壯志,早在七八丈外已停住身形,一俟兩人到達,立即恭聲說:“庵主請兩位師叔即刻前去澄心殿。”凌壯志首先迫不及待地問:“可是三位師太回來了?”慧安恭聲回答說:“隨了塵師太去中原的明慧師叔回來了。”宮紫雲知道必是帶來了惡道烏鶴髮動各大門派,聯盟對付凌弟弟的消息,因而急聲說:“我們快去吧。”說著,兩人在前,慧安跟後,直向凌霄庵馳去。
三人來至庵後,同時一長身形飛身躍牆而入。
進入牆內,繞過數座糧食庫房,沿著下斜通道,急急向第三座大殿走去。
到達澄心殿外,兩人相互整理了一下衣衫,慧安早已走進殿門。
兩人肅謹地走進澄心殿,第一眼便看到風塵滿身的明慧大師端坐在檀前的黃綾高墩上。
飛花女俠盤膝上,正焦急地望著殿外。
明慧大師一見凌壯志和宮紫雲,即由高墩上禮貌地站起來。
凌壯志和宮紫雲首先向飛花女俠請過安,接著嚮明慧大師寒喧。
飛花女俠一俟三人簡略地喧寒完畢,即對凌壯志和宮紫雲說:“你兩人也坐下來吧。”凌壯志、宮紫雲兩人恭聲應是,即退至另一端的兩個高墩前坐下。
飛花女俠一俟兩人坐好,立即黯然一嘆,說:“了塵師太特派明慧大師回庵報訊,你張師母和小娟同時失蹤了。”凌壯志和宮紫雲兩人心中同時一震,不由脫口問:“為了什麼?”飛花女俠黯然搖搖頭說:“江湖機詐,詭譎萬變,往往令你難以始料,現在請明慧大師將經過情形,及中原武林近的巨大變化,告訴你兩人吧!”說罷霜眉微蹙,立即合上雙目。
凌壯志、宮紫雲,立即將焦急詢問的目光,轉向明慧大師風塵猶存的臉上,靜待她的解說。
明慧大師以平靜的聲音說:“貧尼隨了塵師大下山後,沿靈邱,奔曲揚,經新河,走歷城,直達徐州,然後去蘇、浙、豫、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