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大清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節嬴政下葬聞知扶蘇已死,李斯一行這才全速前進,經井陘、九原,從直道返回都城咸陽,然後公佈嬴政死訊,發喪天下。太子胡亥順利繼位,是為秦二世皇帝。
西漢劉向有云:“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此言誠不為過。從嬴政繼位便開始修建,歷時三十七年方始完工的酈山皇陵,終於等來了它的主人。
關於嬴政的下葬,《史記》記載道“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嬴政入土之後,留下一個問題,數萬後宮佳麗該何去何從?二世皇帝胡亥倒是一個孝順兒子,不比後世一些王室的不肖子,迫不及待地要將亡父的後宮據為己有,供自己樂揮霍。但另一方面,胡亥又覺得,將先帝的後宮佳麗遣送出宮,任由她們嫁作他人之婦,給嬴政戴上綠帽,終究不成體統,於是下令道“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數萬後宮佳麗,為嬴政生育過孩子的不過數十人而已,其餘者,皆被迫殉葬嬴政於地下。在這些美人之中,有的從未曾被嬴政臨幸過,有的甚至連嬴政的面都沒見過,她們的美麗還沒來得及盛開,就已提前凋零,湮滅在黃土之中。
又有人建議道,陵墓的機關和陪葬品,工匠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如果讓他們活著出來,恐怕後他們盜墓,不如殺之,以絕後患。胡亥以為有理,於是等嬴政下葬安妥之後,突然閉中羨,下外羨門,將工匠們活活囚在地下皇陵之中。這些可憐的工匠,其結局不難想像。
修建陵墓,是一項綜合工程,勢必要薈萃方方面面的人才。而這數萬工匠,無疑都是當時帝國的科技英,代表著當時帝國的最高科技水準。他們的死去,乃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大劫難,許多當時的科技就此中絕,損失之慘重,更遠在焚書之上。
時至今,秦始皇陵依然靜靜佇立在西安以東三十公里的酈山北麓,在它的內部,安息著中國的第一位皇帝,也埋藏著無數一旦揭曉勢必將震驚世界的秘密。嬴政不會寂寞,因為他的陵墓已經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每年都有數十萬遊客前來騷擾。嬴政也不會高興,因為這些遊客來此的目的,不為憑弔,只為拍照,更有甚者,甚至恨不能在他的墳上狠狠踩上那麼幾腳。
嬴政的墓誌銘(想來也當是出自李斯的手筆),藏在皇陵深處,今人已不得而知。不過,如果借用唐人李白的《古風五十九首其三》,作為嬴政的墓誌銘,應該也不會比李斯的原作遜。詩云:〖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臺。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哀。
連弩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
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胡亥既為二世皇帝,論功行賞。李斯已經貴為丞相,位極人臣,無可加益。趙高於是成為主要受益者,被擢升為郎中令(此一職位之重要,前文已有解釋),常侍中用事。
沙丘政變,由趙高主導,而究其最初動機,大抵也只是為保命而已。當時的趙高,已被到牆角,只能孤注一擲,作困獸之鬥。
猛虎之猶豫,不若蜂蠆之致螫;騏驥之局躅,不如駑馬之安步。正因為趙高當機決斷,毫不遲疑,豁出命後放手一搏,事於是就這樣成了。
既然成功如此容易,彷彿真應了那句老話: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那也怨不得趙高的野心會驟然膨脹。而妨礙他實現自己野心的最大障礙,無疑是老丞相李斯。趙高也深知,眼下他還遠不是李斯的對手,解決李斯也不是他的當務之急。
他的當務之急,還是在於先要除去蒙恬蒙毅兩兄弟。
第二節誅殺蒙毅由李斯、胡亥、趙高組成的政變鐵三角,在政變的過程中,曾度過了短暫的月期。但誰都知道,像這樣的threesome(三人行)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一回到咸陽,胡亥正式繼位為二世皇帝之後,就只見他和趙高兩人終耳鬢廝磨,卿卿我我,李斯被晾在一旁,雖名為丞相,卻越來越有被架空之嫌。
李斯得意仕途近四十年,期間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對手,無論是蔡澤、呂不韋,還是浮丘伯、韓非,無不是世間奇才,一時人傑。但殊不知,真正的高手總是姍姍來遲,李斯臨到晚年,終於來了他一生中最強勁最兇狠的對手——趙高。
趙高和他以往的對手不同。首先,身體上就不一樣。以往的對手,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起碼是一個男人。趙高則是一個太監,充其量只能算作一個不完整的男人。其次,趙高也許在智力上並不比他以往的對手出眾,但下手卻更狠更絕,不給自己留後路的人,又怎肯給別人留有後路?
像趙高這樣毫無道德底線的人,無論是保存自我還是剷除異己,都堪稱百無忌,無所不用其極。他身上唯一的優點,也許只是不好而已。然而,趙高不好,非不願也,實不能也。見黃門而稱貞,何足多怪?
話說回來,老眼昏花的李斯,不僅看錯了趙高,而且也看錯了胡亥。他對趙高過於低估,對胡亥則是過於高估。
後來的結果證明,這是一次致命的失誤。
眼下的趙高,依然處於保命階段,夜在胡亥面前毀惡蒙氏兄弟,必殺之而後快。先是進蒙毅的讒言,對胡亥道“臣聞先帝舉賢立太子久矣,而蒙毅諫曰‘不可’。若知賢而逾久不立,則是不忠而惑主也。以臣愚意,不若誅之。”胡亥剛繼位皇帝,自然要快意恩仇。一聽蒙毅便是他不能被嬴政立為太子的幕後黑手,焉能不怒!前此,蒙毅已被軟在了代地。胡亥於是命御史曲宮前往代地,賜死蒙毅。
嬴政之弟子嬰聞知胡亥殺蒙毅(注:關於子嬰的身份,說法有二。《李斯列傳》以子嬰為嬴政之弟,《秦始皇本紀》以子嬰為胡亥之兄子,即嬴政之孫。前說更為合理,今取之),大驚,連夜入宮,進諫道:“臣聞故趙王遷殺其良臣李牧而用顏聚,燕王喜陰用荊軻之謀而背秦之約,齊王建殺其故世忠臣而用後勝之議。此三君者,皆各以變古者失其國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謀士也,而主一旦棄去之,臣竊以為不可。臣聞輕慮者不可以治國,獨智者不可以存君。誅殺忠臣而立無節行之人,是內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鬥士之意離也,臣竊以為不可。”胡亥一時語,支吾過去。退下之後,私問趙高道“叔父發話,我可以不聽嗎?”趙高道“陛下為君,子嬰為臣。陛下如畏而聽之,則威重不行。”堂堂天子,威重不行,那怎麼行?於是胡亥不改初衷,命御史曲宮即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