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天下之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孤獨的水路行者天下之多者,水也。生於北方的酈道元,一天發出了這樣的喟。

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較之今天,北方要水草豐盈得多,然而,人類真正瞭解到水之浩大,還是酈氏死後一千多年後的事情。確的科學考察表明,以海洋為主體的水佔據了地表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恰好與人體中的水分含量一致。

那麼,世界本身,是否便是一種有機體呢?這卻是一件需要長久考察和求證的事情。

不管怎麼說,對於以陸地為大本營的中國,能夠在那時便說出“天下之多者,水也”的人,大概是鳳麟角的吧。

然而,《水經注》中,對於海洋,卻又是很少提到的。舉凡遇到海,註文基本上就到此為止了。間或提到,也是一筆帶過,比如:“西南至安市入海”

“浙江又東注入海”之類。

這大約是因為,海在當時已被視為了世界的邊緣。

酈道元所處的南北朝,是一個戰火連綿、國土分裂的時代。但他筆下的水,包括河湖溪瀑井泉等,卻在大地上無拘地傾注奔,突破了戰各方人為劃定的地界。

在破碎的山河上,酈道元使用著統一的西漢王朝版圖來描繪他的水世界,這連酈道元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有的時候,他只是模糊地覺得,他不過是在藉此挽救某種東西,而這種挽救,最終恐怕又是一種徒勞。

他十分希望能夠清自己行為的意義,因為他深知自己對於水的執著,已是一個不可能被常人猜透的謎團了。他了解那麼多的水,而對自己的心靈呢?

身為尚書郎,在陪同北魏孝文帝巡遊時,每當中途歇息,酈道元便捋起自己的袖子,觀看手臂上脈搏的賁張,這時,內心就會泛湧起上述的衝動。

他也曾看到了許多死於兵亂的人們,看到了他們於皮膚之外的蛛網似的血管,還有尚沒有氣絕的怦怦脈象,以及從此將不能起到營養作用的體。大地上的水,與人體中的水,比例到底有沒有不同呢?此時,他困惑了。

但剛愎自用的帝王是不會這樣去認識世界的,還有枕戈待旦的將軍們,以及忙於宮廷傾軋的大臣們。酈道元成了水路上孤獨的行者。

就是在這樣的時刻,他突然有一天夢到了紅的水。

他初以為是無處不在的血成的河──這每每使他嘗受看繪完整而純正的水圖的努力化為烏有。但即刻他發現不是。

那耀目的彩,幾乎喪失了水的本相,而如同霞雲或者雷電,只君臨了一剎那,卻使他大叫著醒來,並痴痴地長坐。

星光如水一樣源源下來,注入他寬大柔和的衣領,涼嗖嗖地順著堅直的脊柱往下淌。

他醒來後便回憶著,那紅之水的背景,是一大片說不清顏的壓抑暗物質,在無邊無際、厚重無聲地動,使人到憋悶。

但是,這便是對水的真實回憶嗎?──世上大概是無這樣的水的,因此,或者,夢是對尚未納入酈道元視野的某種水的預示?

幾天來,他反覆夢到這個場景。紅的水勢越來越浩大,直到有一天,天下的水,都變成了紅

看上去,像是在用一種水統馭萬種水啊。

夢中之水,便成為了一種意

這時,酈道元突然產生了去黃河孟門瀑布看看的衝動。他以為,大概只有那裡的崩萬尋、懸千丈,才能一鼓盪平心中似不該有的疑慮,也是滿足那久蓄的亢奮與飢渴。

但就在前去的路途上,他認識到了自己更隱秘的意識,那是在擔心,紅的水是首先從那裡溢出來的吧。但是,為什麼是這樣的擔心呢?為什麼是黃河孟門呢?黃並非是紅的補

不管怎麼說,內心充滿對紅戀與恐懼,酈道元來到了孟門。這大約是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西曆四百九十七年)的事情,酈道元已經三十二歲了。

二、“堪影”在孟門,酈道元並沒有看到紅水。但黃河之水魔女般亂髮狂舞的景象,又似乎象徵並暗示著各式水之存在的可能,其中也包括酈道元尚不知道的水。

這時候,酈道元心靈有所應,突然回頭,見距孟門瀑布百米開外有片竹林,卻是怪異之事。在他的知識體系中,應該是往南一些的地方才有這種植物吧。那麼,這是一種品質殊異的竹了。

秀氣的青竹與狂暴的黃河,形成了強烈的映襯關係。

這一片清湍如水的翠,不惹得酈道元滿心喜悅,緣竹而去。曲徑通幽,光影疊亂,巉巖參差,不一時,竟聽到了潺潺水聲,不若黃河的獷,而像小女子輕歌。酈道元愈發歡欣。

水聲時大時小,忽遠忽近,似是一溪,在山石巖壁間一路跑跳而去。他乾脆安下心來,與它捉起了藏,時左時右,忽前忽後,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