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高古之風撲面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初次見到呂宗凱是在合肥裕豐花市一個朋友的畫室裡,第一覺是為人厚道、實在,具有學者的謙遜情懷。當他握筆揮毫,為我寫一幅隸書作品後,立即受到一股清雅、高古的氣息撲面而來。

以後的幾次書畫活動上,總是邂逅呂宗凱,一次次有力的握手,一個個憨厚的笑容,他總是給我如沐風的覺。

我深信,呂宗凱一定出生在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家庭,他的一舉一動都彰顯了傳統文化的魅力。2012年4月的一天,細雨朦朧,我特意去他家拜訪。走進書房,滿架的學術書籍,此外是他習過字的宣紙,整齊地碼了幾大疊。書香繞壁,翰墨芬芳。

果如我所料,呂宗凱家學淵厚。他祖籍河北滄州,1957年生於一個書香世家,父親呂恩彤是天津著名書法家,他師從著名書法大師龔望,寫得一手格調清雅的楷書。

呂宗凱受父親影響,從小喜愛書法、文學。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年,他就考取了華北電力大學,1982年分配到安徽從教高校教育工作,擔任過大學系主任,但他骨子裡最愛的是書畫藝術和篆刻。篆刻上,他拜齊白石弟子郝渠陽為師,掌握了習篆真諦;書法上,拜父親的書法摯友臧頎為師。臧頎是黃賓虹弟子,書法重骨力,呂宗凱的書法理念繼承了老師臧頎,書藝追求古拙、大氣。他作品用墨特徵、呈現的金石之氣都具有師祖黃賓虹的特徵。

平素裡,呂宗凱給人覺是言不亂髮,但談起藝術,他會滔滔不絕,儼然是一位哲學家。閱讀書籍之多,思考層面之深讓人折服。

“學養不高、藝術水平必然不會高,其作品展示的更多的是程式化,甚至帶有許多矯造作的東西。”這是他對學養與書法的認識。他告訴我,大學剛畢業的幾年,是集中閱讀的幾年,每天閱讀10萬字,出版過管理學著作。此外是臨帖,與一般人開始習二王路線不同,他喜愛《石門頌》、《禮器》碑及其它漢碑,潛心研習,幾十年不輟,所以他的書法呈現出高古、淳樸、平和的藝術風貌。

時下書畫,柔美的風貌盛行,線條剛健、筆墨厚重、內涵深刻的藝術品不多,這與時下許多藝術家追名逐利有關,靜不下心去“板凳甘坐十年冷”一味在形式上求新求異,由於功力不夠,內在的意境則達不到古人神韻。呂宗凱師道古人,再融入自己的個體會,行、草、篆、隸都擅長。我最喜愛的還是他的隸書,因為不僅古拙,而且清雅。如果他的草書、行書,在古拙的基礎上,再在形式上整飭清致,必然是雅俗共賞。

能做到雅俗共賞,定是藝術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