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報仇心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佳麟滿臉淚水,跌跌撞撞地跑過去,看到劉建河血模糊的身軀放聲大哭,撲到他身上淚不止。
瀰漫的血腥氣,悲慘的哭泣聲,令冷漠的沉靜,讓驚魂的萬物哀痛…
悽慘,萬分悽慘…此時此刻,這些詞彙已經蒼白無力。隋朝的蒼天呀,為何要讓惡人如此猖獗,讓大好人遭受這樣悽慘的厄運呀?
王佳麟十分悲痛,劉建河是為救他搭上命的,他卻無力相救,那顆滴血的心在深深地內疚自責,也飽受著撕心裂肺的痛。
王公子異常憤怒,眼睜睜看著恩人被害,怎能不怒火填。他無力報仇,只能無奈地望著兇手們離去,受著悲憤絕望,無盡的哀傷。
好友恩人就這樣白白地死了嗎?兇手們就逍遙法外了嗎?不,他要報仇,此仇不報難為人。可是,面對兇殘的飛雲堂,這仇恨怎能報得了呀,王佳麟在悲痛絕望中掙扎著…
起風了,吹得枝葉沙沙躁動。烏雲從遠處湧來,帶著陣陣雷聲。鳥兒驚飛,蟲兒無影,整個天地即將淹沒在茫然中。
王佳麟猛地站起來,悲憤的目光裡出怒火,滿是淚水的臉湧現出怒容,脹熱焦躁的身心外溢著憤怒之情。他仰天大喊:“我要報仇!拼著一死,我也要報這血海深仇!”喊聲裡飽含悲痛和憤怒,又隨著風聲飛去,帶給樹木花草、青山河…令萬物震撼,令天地憤然…
王佳麟被憤怒包裹著,和王大林一起很快把柴狗子及那個惡賊墳頭扒開,把兩個罪惡之人的屍首拖出來,然後把恩人劉建河放入坑裡,擦去他臉上血跡,整理好衣服,著淚水把他埋葬。
王佳麟跪拜後,迸發出了憤怒又堅定的話語:“建河大哥,你就安心地去吧,小弟豁出命也要為你報仇雪恨!”話語鏘鏘有力,落地有聲。
雷聲炸響,閃電驚人,豆大的雨滴飛落下來,轉眼間大雨傾盆灰濛濛一片,把天地掩埋在茫然中…
風雨中,一個身影喊叫著跑去,他在發洩,也在抗爭,發洩著中的悲憤,與吃人的世道抗爭。然而,在風雨中,他是那麼渺小,那麼虛弱,已被淹沒在茫然中…
王佳麟要去哪裡?他要去縣城,去縣衙告發劫案兇犯,為死去的恩人報仇。風雨把他身上的血跡衝去,卻無法洗去他內心的傷痛。他帶著無盡的悲憤匆匆而行。
家人王大林幾次勸他坐到車棚裡去避一避風雨,王佳麟似乎沒有聽見,在悲憤中急奔,任憑風雨擊打。
急風暴雨很快過去,烏雲被撕裂開來又飄向遠處,稀稀拉拉的小雨飄灑了一會兒才停止,太陽又從雲縫裡出頭來望著大地。山青水秀,花兒豔麗,濃郁的大地又現生機。
王佳麟來到陽和縣縣城時已是黃昏,只好找個客店住下來。這一夜,他沉浸在哀傷悲憤裡,難以入睡,清晨時又被噩夢驚醒。他不思茶飯,直奔縣衙,要傾瀉滿腔的憤怒和仇恨。
縣衙大堂上,縣令萬人敬看了看王佳麟,問:“堂下之人叫什麼名字?你要狀告何人?”
“小人王佳麟,要告飛雲堂那夥惡人。”萬縣令一驚:“哦,你為何要告他們呀?”
“他們是兇手,昨把我的好友殺害。”接著,王公子把昨天的遭遇講述一遍。
“原來如此,好吧,本官這就立案,等抓到兇手時再行審理,你下去等候消息吧。”
“大人,小人知道兇手孫志林住處,要快些派人緝拿,免得逃亡。”
“本官自有主張,何用你來教我,下去吧!”萬人敬瞪他一眼,有些不滿。
“大人,還有一事稟告,官銀劫案的兇犯是飛雲堂的人。”萬縣令十分吃驚:“你…你是怎麼知道的,可有證據?”
“大人,昨飛雲堂賊人行兇時,孫鬍子聲稱劫案是飛雲堂所為,他明言自己就是劫匪之一。”
“哦,原來如此。此案重大,你空口無憑,不能輕易而定。飛雲堂十分詭秘,本官正派人查找,一旦有了線索,會立即捉拿歸案,讓真相大白。”
“大人,把孫鬍子弟兄倆抓住,一問便知,一定能把全部兇犯緝拿歸案。”
“好吧,此案震驚朝野,是欽定要案,本官要一查到底,將劫匪兇犯全數抓獲。”萬縣令沉思一會兒,說“此事重大,要嚴加保密,你不要洩出去,免得驚動兇犯招來禍事。你是重要證人,必須加強保護。這樣吧,你暫時住在縣衙,免得被人傷害,有事的時候也好及時問話。”王佳麟見報仇有望,舒了口氣,萬縣令又安排得如此周到,更覺安心,便在縣衙裡住下來,靜候佳音。王大林回客店暫住,等待少主人回來。
王公子默默禱告:“建河兄,你放心吧,縣令大人十分重視,很快就能把兇手緝拿歸案,為你報仇雪恨!你若靈魂還在,也要助小弟一臂之力。等到破案之,我再去你墳前拜祭相告,以藉哥哥的在天之靈。”第二天吃過早飯,縣令萬人敬升堂問案,第一個被帶到堂上的就是王佳麟。
萬縣令問:“王公子,你昨晚睡得可好?”
“謝謝大人關心,因為心中悲憤,難以入睡,現在還有些昏昏沉沉。”萬人敬冷笑一聲:“是呀,你心中有鬼,自然難以入睡。”王佳麟一愣,疑惑地問:“大人,何出此言?還請大人速速派人去捉拿兇手孫志林弟兄,免得走漏風聲。”
“此事不用你心了,本官已把兇犯抓獲。”王公子很高興,稱讚道:“大人真是雷厲風行,連夜把兇手抓獲,實出小人意外。請大人即刻審問,定會案情大白。”
“不但你到意外,本官也深意外。令你意外的事還不止於此,接下來你就知道了。”他冷笑一聲說“案犯已帶到堂上,本官即刻就審。”王佳麟回身看了看,堂上除了衙役並無別人,不由得問:“大人,兇犯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