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小人難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人,總和歷史有些關聯,中國歷史,也因這些人,才顯得豐富多彩多災多難。多少英雄都是從小人開始上道,像劉備劉邦朱元璋。宋太祖趙匡胤略為不同,年輕時俠義播於天下,千里送紅娘,將一個暗慕自己的美女送回家,坐懷不亂。其實,卻害得人家不得好死,一繩子了結痴腸。他呢,講什麼兄弟情長,等拜把子老哥柴榮一死,就假借邊境患難,舉全國之兵以往,半路耍賴,說是被人著黃袍加身當皇帝,馬上班師回朝,也不保家衛國了。再杯酒釋兵權,卸了功臣的官職,免得別人跟風學樣。這種隊伍自然沒甚好,最後被老弟匡義燭光斧影了一把,嗚呼哀哉。不過,這裡說的都是小人成了的事,於下文無關。

小人難當,是說當小人,遠不是沉淪心靈就可以做到。小人,也需要素質,有些甚至是專業素質。只是這些東西,不為大多數人喜歡。小人難纏,是大家的心得。說來,倘若哪位沒撞見一位或幾位小人,人生怕也不完整。但對小人的痛恨,想是同仇敵愾,即使是小人自己。他們總是善於明哲保身,見風使舵,見利忘義,暗箭傷人;揣度意圖,這也是他們長盛不衰的秘訣。想要噹噹小人,似乎免不了得心狠手辣,忍辱負重,阿諛奉承,過河拆橋,恬不知恥以及巴結上司的本事。

小人也有層次,淺的,是玩智慧,憑著計謀得些便宜當個小官,或也有效;深的,就走火入魔,比如秦檜,因為知道趙構的心病,連莫須有的法寶也敢祭出來。這樣的人一律要聰明,才能擔當重任,一般凡人,哪有這等殊榮?比如秦檜原是狀元,和坤也飽讀詩書;大康生,古玩金石詩詞書畫樣樣通;歷經宦海沉浮,更知進退,終在文革後重登高位,黨內排名第三。都不是簡單的人。

生活中的小人,大都難免。大凡讀書人一俗,就有三分小氣。人總不是神仙,即使神仙也難免動些凡心。比如張居正,十五歲就中科舉頭名,主考官愛惜人才,說要磨礪一下當為舉世之才,故意不取。人第二次應試依然狀元。難得的一條鞭法,比起王安石歐陽修等幸運許多。可惜,為了兒子當狀元,不惜疏通關節,徇私舞弊,打擊異己,遠沒有曾文正公韜光養晦,結果死後禍及家屬,舉家放。就是放他的皇帝,也不是玩藝兒,生前把張居正當亞父,死後不及百天,就打擊報復。甚至老頭這樣的偉人也有小人之氣,比如對劉少奇和彭德懷。其他人,不排除是人誣陷或偏聽偏信,然而這兩位,絕對是他一己私見。結果,一生之失盡在與此。

小人,自然是是非人,這麼一說,就有些譜了。朋友,即使再好,對小人還要警惕。因為他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落井下石,終歸不會讓你好過!這些觸,魯迅身受頗多。以至於連遺言還講到“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和主張寬容的,萬勿和他接近。”小人聰明,因為那些害人的招數,不用心揣摩,還真想不出來。想到了還要去做,明知道會子遭唾棄鄙視,一般人早就縮頭,但小人不會。大凡小人做到家,其實好多東西,也是英雄作為,比如拿得起放得下,決斷有力,敢冒風險。只是一個在明。一個在暗,不可同而喻。小人聰明,也總被聰明所誤。西晉有個範玄平,丟官在家,聽說大司馬桓溫在南州招納人才,就去投效。桓溫正與朝廷抗衡,知道範玄平在京師也有聲譽,見他遠來,非常高興。範玄平剛到庭中,桓溫就側身企望,言談之下頗為投機,回頭對手下人說:範公暫且做個太常卿。當桓溫對他遠來表示謝,範卻怕人說他趨炎附勢有損名聲,答道:雖是想來拜見,而我有死去的兒子也埋與此,所以特地來看看。桓溫一聽悵然若失,對著他,什麼話都沒有了。

小人也有病,他們的病就是僥倖。當然,不同的人說法不一,比如小人或小人的親戚們,只把這當作機遇。像近年一些人,當官時撈錢撈地位,結果是竹籃子打水。本以為是多了進項,其實是在要命。

小人最怕的,就是活到最後,忽然天良發現,想從善卻來不多,希望講和已不可得。像和坤老邁,想與太子修好,無奈積惡過深。他聰明一世,到乾隆晚年,居然攛掇老爺子換太子,卻是糊塗了,他哪有人家父子親呢?搜刮一生的財產,乾隆死後半個月就繳了公,當時說有四萬萬銀子,人稱“和坤一倒,嘉慶吃飽”總算人家吃飽了,加上血脈淵親,沒有牽連更廣。又如周揚,在臺上秉承意旨,聲俱厲,打到不少人,使人家破人亡。等他來懺悔,人家都當是狼改不掉吃羊的本。假如換個期,重新來過,這位文壇宗師,大約總要打到一些人,來保住自己的飯碗。

對於小人,大約沒有什麼良招,一句話,避而遠之。即使被他刀斧加身,也不至於懊悔自己錯人認錯友,大可以說是天命使然,絕非自作孽也。有時,也在想,這些託著各種老爺們庇護的糊塗神們,要是倒了大樹,沒了遮陽傘,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