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海參崴紀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時下起了小雨,車外的各種燈光透過掛了雨滴的玻璃窗進來,更給這座異域小城增添了幾分綺麗的彩。司機看來技術非常練,雖是下雨路滑,他卻絲毫沒有畏怯的意思,仍舊把車開得飛快,對於路上行駛的其它車輛不論是客車、貨車還是小汽車,一律超越,讓車上幾位喜歡乘坐快車的遊客直呼痛快。

越向南行,路邊的街區越密集,與到達臘茲多耳諾耶之前在哈桑區內的那段行程大不相同。這樣又行進了一個多小時的光景,導遊說,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海參崴的市區了。

海參崴位於阿穆爾—穆拉維約夫半島上,東、西、南三面臨海,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海濱城市。俄文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思是“統治東方”雖然已經入夜,但山坡上樓房的燈光,還是能夠勾勒出山嶺的大致輪廓。而公路的左邊,有時是燈光燦爛的街區,有時卻顯得一團漆黑,我估摸,這一團漆黑的地方應該就是阿穆爾灣的水域。

街邊的霓虹燈招牌都很有特,不大,但每塊招牌都顯得獨具匠心。不像我國城市中的霓虹燈招牌,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亮,像在比賽似的。

城市中的樓房不是很密集,綠地也很多。街道很整潔,但是不寬。導遊說這些街區多是19世紀時就建成了,當時沒有考慮到如今會有這麼多的汽車,所以修建的街道都比較窄。現在想拓寬,又受已有建築物的限制,沒有辦法拓寬了。不過也好,在這座城市裡很完整地保留了19世紀街區的風貌,在這片由俄羅斯經營僅140餘年的土地上也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在中國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城市中要找到保留大量19世紀建築的街區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們好像對過去的一切懷有某種仇恨似的,把具有一定文物價值的城市街區都摧毀重建了,連北京也未能倖免。

海參崴位於東九區,使用的卻是東十區的時間,比我們使用的北京時間提前了兩個小時,但現在他們的夏令時還沒有結束,所以就比北京時間早了三個小時。我們到達海參崴的時間按我們自己的鐘表是晚6點,可是大巴車門上懸掛的鐘顯示的海參崴當地時間卻是晚9點。他們於當地時間下午5點下班,按我們的時間只是下午兩點,這個時間我國很多地方的人們才開始上下午的班。

街上的行人不是很多,但我發現他們的嘴都始終不閒著,不是喝酒或其它飲料,就是嚼些口香糖之類的東西。導遊說由於是週末,街上的人還是比平常要多些。俄羅斯人是很喜歡休閒和玩樂的。跟自己過不去而整天拼命工作的人不多。

六、皇冠旅館在一家名為“綏芬河餐廳”的中餐館吃過晚飯後,我們下榻在皇冠旅館。這是一幢七層的樓房,樓前的臺階兩邊也有兩座獅子像。但它們的獅子像很寫實,基本按照獅子的實際形態塑造而成,不像我國的獅子像,多是用整塊的大理石或花崗石等石材雕鏤而成,形態很誇張,張牙舞爪的,連髮都盤成一個個美麗的卷卷兒。

旅館名字很豪華,但我們所住的客房卻很簡陋。幾張小木板板間的空隙寬得可以進拳頭。枕頭是一個大約半米見方的軟乎乎的大鵝口袋,頭枕上去就陷在裡邊,只好把它對摺一下才能湊合著用。沒有提供棉被,只有一張薄薄的小毯子。電視是十七吋的,也沒有安裝共用衛星天線,只有拉桿天線,調試了一下,大約能收到十個頻道左右,也不太清晰。

房門的內側貼著中俄兩種文字的旅客須知,但俄文的是打字印刷的,中文的卻是手抄後複印的,字寫得很不怎麼樣,勉強可以看得清說了些什麼。不知道海參崴的旅館是不是都有中文的旅客須知,但僅從中文須知來看,這個旅館還是經常接待中國人的。

房間的窗子很窄小,這是俄式建築的特點。俄羅斯的領土大多位於寒溫帶和寒帶,為了便於保暖,同時也為了避免更多的低角度陽光入室內,他們建築物的窗子都開得很小,即使在緯度相對低些的海參崴,也沿用了這種建築風格。

客房裡不準備拖鞋及一次牙具,據說是出於環保的考慮。這一點倒真值得我們學習,中國的旅館稍具一定標準的都配備有一次牙具,這雖給旅客帶來一些方便,卻造成了很大的費和環境問題。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的賓館旅店每年要消耗一次牙刷3。8億支,而生產以及回收這些牙刷則要花8600萬元,同時廢棄的牙刷也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我國的一些民間環保組織在開展“帶一支牙刷去旅行”的公益環保行動,但應者寥寥,可見我們的環保意識還亟待提高。

旅館的電梯有點老舊,但速度很快,力量也很大。從早晨出發到現在,我們坐了一整天的車,都想早點進房休息,所以電梯間一下子就進擠了十多個人,即便如此,電梯也沒有顯示超載的信號,還是正常遠行。倒是和我們一同乘電梯上樓的一個俄羅斯中年男子顯出了一點侷促不安的神情,也許是他居於中國人的包圍之中,到了孤立,也許是他習慣於在地廣人稀的俄羅斯生活,不習慣這樣的擁擠吧。

旅館一樓的娛樂大廳裡專為沒開過洋葷的中國人準備了豔舞表演,且價格不菲,每張入場券要900盧布,合人民幣300多元,我們都覺得很沒勁,就沒有去看。一樓入口兩側另有兩個小店都由中國人經營著,一間由綏芬河來的一家漢族人開了一個紀念品商店,賣一些金銀飾品、玩具、望遠鏡之類的小東西,另一間由一位延邊州來的朝鮮族人開了一個小酒吧,都主要為旅館裡的客人服務。我們進去轉了一圈,與店主閒聊了一陣,倒有一種好像是住在中國旅館裡的覺了。

七、愛酒的民族晚上,我們幾個人到街上轉了一會兒。這時還在下著零星小雨,卻也沒有很冷的覺。街上行人很少,附近也沒有很明亮的燈光,估計這一帶已經遠離了市中心的鬧市區。偶有行人走過來,大多都喝得醉醺醺的,走路搖搖晃晃,有的手裡還攥著酒瓶,走幾步喝一口。這些醉漢遇到我們,就走過來跟我們說話,說些什麼醉話估計俄羅斯人也未必能完全聽得懂,何況是我們這些俄語盲呢,所以不管他們說什麼,我們都不搭話。有的還邊說話邊伸出手來,這個動作我們懂,是朝我們要錢。導遊告訴過我們,遇到這樣的醉鬼,不要搭理他,否則他就會粘住你不放。我們也只好對他們置之不理了。

只一會功夫,我們就碰到好幾個著僵舌跟我們搭話的人。或許他們並無惡意,但還是讓我們覺得很麻煩,也很掃興,這一帶又沒有什麼好玩的去處,沒走多遠我們就返回來了。

俄羅斯人嗜酒,世人皆知。據說俄羅斯人的休閒消費有大約三分之二也都用在酒上,俄羅斯人嗜酒可見一斑。俄羅斯男人幾乎沒有不愛喝酒的人,而女人嗜酒的也在97%以上。可以想象,在俄羅斯,不會喝酒的人該有多麼的孤獨。嗜酒是愛好問題,而身體能不能承受得了卻是遺傳素質的問題。記得有資料說,歐美人喝酒,喝多了也極少有人會嘔吐,而中國人喝酒,喝多了卻有一半以上的人要嘔吐,可見歐美人對酒的承受能力明顯要強於中國人,中國人想要在喝酒上與他們一爭高下真是自不量力了。

此後兩天在大街上,也常常能看到攥著酒瓶邊走邊喝的人,也有獨自坐在街邊長椅上喝酒的人,沒有什麼佐酒的東西,這酒也能喝得下去,真讓習慣於以菜佐酒的中國人覺有點不夠味兒。星羅棋佈的酒吧和街邊臨時撐起的傘蓋,更是他們歡飲聚談的好場所,人們三三兩兩地坐在一起,邊談邊喝,往往也只有一兩樣小吃用以佐酒。他們喝酒並不喧譁,即使喝得搖搖晃晃了,也少見有幾個人在一起糾纏吵鬧的。

在這裡喝酒的女人一點也不比男人少,只是她們在喝酒的量上可能會比男人少些,所以我們能在大街上見到很多醉漢,卻不易見到醉酒的女人。

據導遊說,俄羅斯人喝酒,可以喝到搖搖晃晃的程度,也可以喝到扶著牆回家的程度,但是決不能醉臥街頭。如果不慎喝醉了酒倒在大街上,就要被關到醒酒房裡去強制戒酒的。

他們的酒品牌很少,伏特加是俄羅斯最有名的白酒,吃晚飯的時候,我也喝了一點,覺並不像我國的一些高度白酒那麼辣。啤酒似乎也只有一種,因為向他們的飯店服務員要啤酒,他們也並不問你是要什麼牌子的,就直接拿上來這種被稱作“畢哇”的東西。

八、金角灣的出10月1的早晨,我起後,發現走廊裡一片通明,走出房間一看,走廊裡滿是紅彤彤的陽光。原來這走廊一端的陽臺正對著東方,透過封閉陽臺的玻璃窗,我看見一輪紅從我的正前方噴薄而出。紅剛剛躍出對面的山岡,把海灣的水面染成金亮亮的一片。海灣邊是長長的碼頭,碼頭旁邊停泊著許多大小艦船,一些巨大的塔吊在裝卸著貨物,這些艦船和塔吊也被初升的太陽鑲上了美麗的金邊。

看到碼頭和艦船,我知道,這就是著名的金角灣了。

這時方向才又重新回到我的頭腦中。昨天進入市區以前,我憑著以前對這一帶地理狀況的瞭解,方向還沒有失,但大巴在市區轉了一會以後,我就不辨東南西北了。直到這時,我才搞明白方向,原來我們住的旅館的正門是大致朝東的,正好隔著金角灣對著太陽昇起的方向。

金角灣的東面,是一個半島,稱高爾多賓那半島,半島上是一片漫崗,漫崗上疏疏落落地建著一些樓房。而在金角灣碼頭的這一邊,則是長長鐵路貨棧,這就是俄遠東最大的海港,一些來自西伯利亞的貨物就是從這裡被裝船運往世界各地。

海參崴的地理經度比我家所在的縣城多了七度半,所以出時間正好比我家早半個小時。緯度與我家那裡基本相同,都是北緯四十三度多一點。

我站在陽臺上,著這溫煦的同是北緯四十三度的陽光。這也本該是我們自己國土上的陽光嘛,可是如今在這座城市裡,它卻更多地照耀在一些白的皮膚上。陽光沒有過錯,誰站在這裡,它都一視同仁地照耀著誰。但是這裡的陽光原本是由黃的皮膚來接待的,後來白皮膚趕走了黃皮膚,成了這裡的主人,陽光也就由白皮膚來接待了。我想,應該有更多的黃皮膚重新回到這裡來,來接待這裡千百年來一直照耀著黃皮膚的陽光。這是並不拒絕黃皮膚的陽光,這也是黃皮膚的北方先民們沐浴了數萬年的陽光。

我現在站在這裡,陽光如一百四十五年前一樣,照耀在黃的皮膚上,不知陽光能否找到那種似曾相識的覺。

今天是我國的國慶節,我們在這塊本該屬於我們的土地上度過這個節,也顯得很有紀念意義。

九、可憐的列寧上午,導遊麗達帶領我們參觀了列寧銅像。導遊說現在全俄羅斯只剩下兩座列寧雕像,這是一座,另一座位於聖彼得堡,這兩座雕像正好處於俄羅斯東邊和西邊的兩座大港,好像表明列寧的影響還在俄羅斯的領土上橫貫東西地存在著。海參崴的人們沒有推倒列寧像,主要是因為列寧在任時曾講過這樣一句話:“符拉迪沃斯託克雖然很遙遠,可它是我們的。”說的像是很隨意的一句話,就讓海參崴人對列寧恩戴德,把他的雕像保存下來了。看來領導人要想得到老百姓的愛戴有時也並不難,說不定不經意說出的哪一句話,就會讓人民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