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七章前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威廉三世主動削弱皇權的主要原因,即當皇權與壟斷集團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如果雙方都不肯做出讓步,必然會引爆國內矛盾,而皇室很有可能輸掉這場“內戰”威廉三世做出了明智選擇,卻也因此失去了政治地位。

在皇權被徹底削弱之後,德皇僅為帝國皇帝,其政治形象僅僅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而政治影響力主要表現為國內號召力。

也就是說,德皇仍然有足夠的號召力來引領帝國臣民,卻沒有政治決策權。

雖然這並沒有讓德皇改變對中國的態度,即威廉三世依然希望能與中國修好,為此他幾乎每年都會訪問中國,而且每次訪華的時候都會提及中德傳統友誼,但是德皇的訪華行動除了具有宣傳價值,讓新聞媒體有話可說之外,本沒有別的意義,因為主導中德關係的是利益分配。

威廉三世盛情款待了周潤康,還授予周潤康橡葉十字勳章、以及帝國爵士爵位。

問題是,這有什麼用?

橡葉十字勳章是帝國最高榮譽勳章,主要授予作戰勇猛的軍人、為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的政治家、外家與科學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橡葉十字勳章對外開放,主要授予為帝國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國際友人。在獲得橡葉十字勳章的外籍人士中,中國人佔的比例超過了百分之六十。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有三百多名中國人獲得了橡葉十字勳章,而且主要是軍人。

對周潤康來說,這枚勳章只有象徵意義。

至於帝國爵士爵位,因為是虛爵,沒有封地與封賞,所以也只有象徵意義。

在覲見了德皇,回到中國大使館的時候,周潤康收到了一條重要消息,即德軍只把戰備等級提高到三級狀態。

顯然,這算不上是過反應,只能說是做了必要的回應。

周潤康立即認識到,德意志第二帝國當局心虛了,而且帝國首相依然希望與中國和平相處。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上午,周潤康在大使館接見了施特勞。

雖然周潤康像對待所有同行那樣,對施特勞沒有太多的好,但是周潤康知道,施特勞一直主張與中國和平相處。事實上,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後的五位外長全部是主和派。這使得帝國的外政策,特別是對華政策有很強的連貫。顯然,周潤康並不討厭施特勞,只是對施特勞的行事方式不大認同。說白了,主和派也有兩種成員,一種認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應該與中國平等往,而另外一種則認為德意志第二帝國高人一等,應該在外關係中佔據主導地位。顯然,施特勞屬於後者。

施特勞的對華態度,並沒讓周潤康到意外。

原因很簡單,施特勞來自一個普魯士貴族家庭,擁有貴族頭銜。雖然這只是一個早已沒落的貴族,但是施特勞依然保持著貴族的高傲。如同大部分容克貴族一樣,施特勞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在以往的往中,施特勞對周潤康的態度就非常冷漠。

所幸的是,周潤康此次訪德的正式身份是總統特使。

施特勞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即帝國首相答應接見周潤康,並且安排在當天晚上,地點在首相府。

此外,施特勞還帶來了一個消息。

這就是,帝國首相對趨緊張的中德關係到非常擔憂,希望周潤康能夠為緩解緊張局勢提供幫助。說得直接一點,如果周潤康能夠在正式會晤之前,說服中國總統適當的降低軍事戒備等級,肯定會對會晤提供幫助。

羅恩不懂外,至少施特勞還是一名不錯的外官。

周潤康立即明白了施特勞的意思,並且答應會做出最大的努力來緩解中德緊張關係。

送走施特勞,周潤康給席存瑞發了一封電報,提到了施特勞來訪的事情,並且提出適當降低軍事戒備等級,為晚上他與帝國首相的第一次會晤打下基礎,也為通過外途徑化解中德矛盾打下基礎。

很快,席存瑞就發來了回電,並且給出了正面答覆。

柏林時間當天下午,也就是běi時間當天晚上,席存瑞下令,把升空巡邏的戰略轟炸機減半,並且讓兩艘在阿拉伯海巡邏的戰略核潛艇返回位於印度孟買的潛艇基地,而所有戰略彈道導彈部隊都恢復到正常警戒狀態。

顯然,此舉足夠表明中國的誠意。

當然,如此大規模的軍事部署調動,不需要周潤康通報,羅恩能從帝國情報機構那裡獲得相關消息。

傍晚,周潤康帶著早已準備好的資料,啟程前往首相府。

這是一個十分關鍵的晚上,因為接下來的會晤將直接決定中國能否通過戰略威脅來到達目的,也將決定中國會不會在威脅失效之後把威脅變成現實,即以中德全面戰爭為主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不會在這個時候爆發。rq樓,請收藏樓(。shumi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