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七章前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div>羅恩的剋制與忍讓,對穩定局勢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只是也透出了一些關鍵信息。/中國提高軍隊的戒備等級,讓更多的戰略部隊進入戰備狀態,除了向德意志第二帝國傳達信息之外,還在試探德意志第二帝國。

顯然,羅恩嚴重欠缺外經驗。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羅恩是一名出的經濟學家,也是一名出的政治家,組織領導能力特別出眾。只是,羅恩沒有外工作的經驗,也就不大瞭解外,自然不清楚國家政策對外的影響。

至於外事務國務大臣施特勞,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主和派。

到達柏林的第二天,周潤康覲見了德皇。

受歷史影響,中國一直尊稱德皇為德意志皇帝,而且是歐洲唯一的皇帝,因此中國的外官員在赴德履職的時候,都會前去覲見德皇。出於對德皇的尊重,即便是中國總統訪問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會在外照會上用上“覲見”這個詞,即在名義上承認德皇擁有比總統更高的地位。

當然,這隻限於禮節。

因為德皇不再主掌政權,也不再過問國事,所以在覲見德皇的時候,周潤康並沒有明確提及訪德原因。

有趣的是,反而是德皇威廉三世問到了周潤康的訪德原因。

讓周潤康頗為慨的是,威廉三世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政治家不同,他一直把中國當成最好的朋友。

顯然。這與馮承乾有關,也與他的個人成長經歷有關。

馮承乾離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時候,威廉三世年僅八歲,為帝國王子,為帝國皇位第二順位繼承人。據馮承乾回憶,他與威廉三世有過多次接觸,而威廉三世非常仰慕這位來自異國的親王。

威廉三世成年之後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按照帝國皇室的傳統,威廉三世在十四歲時就以服役,並且在十八歲的時候正式成為帝**官。與威廉二世。也就是他的父親不同的是,威廉三世從一開始就在帝國海軍、而不是帝國陸軍中服役。

大戰爆發的時候,威廉三世已經是帝國海軍少校了。

雖然在很大的程度上。軍銜只是皇室成員眾多頭銜中的一個,而且當時威廉三世已經是帝國皇儲,因此他在帝國海軍中服役更多的是一種象徵行為,或者說是遵從了帝國皇室的傳統。/但是威廉三世並沒有以皇儲身份自居,而是積極投身到戰爭中,力所能及的為帝國做貢獻。

大戰期間,威廉三世一直在帝國海軍司令部服役,是一名非常出的參謀軍官。

雖然沒有上戰場,也沒有哪位將軍趕讓皇儲到戰艦上服役,但是威廉三世一直希望能夠像其他軍人那樣。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為此,威廉三世多次與其父親發生衝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德皇在一九四五年,把這個不大安分的兒子送到了中國,委任他為駐華海軍聯絡軍官。

結果就是。威廉三世在中國呆了四年,直到一九四九年才返回德意志第二帝國。

讓威廉三世回國的主要原因,不是中德關係發生了變化,而是威廉二世病重,需要皇儲回國料理國事。

在中國的經歷,加強了威廉三世對中國的瞭解。

顯然。這對威廉三世後來的對華態度有很大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威廉三世清楚的認識到,中國在實現了工業化之後,其強大的國力已經讓德意志第二帝國望塵莫及了。

正是如此,在威廉三世主政之後,一直主導與中國修好。

問題是,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國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即便帝國皇帝在民眾階層依然有很高的號召力,更是帝國民眾的崇拜對象,但是在國家事務上,帝國皇帝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了。

說白了,帝國已經是資本家、特別是壟斷資本家的帝國。

決定帝國基本國策的,不再是帝國皇帝的好惡,而是資產階級、特別是各大壟斷企業的利益。

顯然,對帝國的壟斷企業來說,與中國修好顯然不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