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六百二十四章推波助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核時代到來的時候,中國海軍出於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推動核技術進步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

進行了第一次海上核試驗之後不到半年,中國海軍就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

這次,進行的是水下爆炸試驗。

當然,目的不是為了證明可以把原子彈做成水雷,或者是可以把原子彈裝在魚雷上發出去。

這次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檢驗原子彈水下爆炸的破壞效果。

可以說,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實驗。

通過這次試驗,中國海軍發現,如果打擊對象是戰艦,那麼原子彈在水下爆炸時的破壞效果要比在水面爆炸時強得多。主要就是,原子彈在爆炸的時候,繪產生超高壓,而海水是傳遞壓強的理想介質,而超高壓能夠直接破壞艦體,導致戰艦沉沒,對付潛伏在海面下的潛艇更加有效。

當然,這次試驗還證明了一點,即原子彈的威力仍然不夠大。

按照科技人員通過對蒐集到的數據做出的分析,即便是一枚兩萬噸級的原子彈,在水面下五十米處爆炸,對潛艇的有效殺傷半徑也不到一公里,而對水面戰艦的破壞半徑最多隻有兩公里。

顯然,這不足以摧毀一支足夠大的艦隊。

此後,海軍還參與了多次聯合核試驗,其中包括在一九五一年七月進行的第一次同時引爆多枚原子彈的核試驗。

這次試驗,安排在羅布泊的一處乾枯湖附近進行。

因為試驗的模擬打擊對象是一座濱海大城市,所以在試驗之前,中**方還挖掘了一條長達十多公里的渠道,從附近的河往湖裡引入了數百萬方河水,然後在湖旁建設了一座面積達到了二十平方公里的模擬城市。

試驗中,海軍與空軍的作戰飛機同時投下了兩枚原子彈。

結合在兩年後進行的另外一次核試驗,即第一次增強型原子彈的核試驗。中**方獲得了一些極為重要的數據。

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原子彈的破壞範圍與爆炸威力並不是線關係。

也就是說,原子彈並不是威力越大越好,特別是在打擊大型城市的時候,原子彈的威力並不具有決定的作用。說得簡單一些,用一枚五萬噸級增強型原子彈打擊一座大城市的效果比用兩枚兩萬噸級原子彈要差得多。

顯然。在打擊大城市的時候,更適合使用更多的當量適中的原子彈。

這一理論。對中國的核戰略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比如,在此之後,中**方就開始研製多彈頭彈道導彈,而不再是以提高彈頭威力為目的。又比如,這次試驗直接推動中**方的科技人員開始研究原子彈的相互干擾問題,即同時引爆幾枚原子彈的時候,相互之間產生的影響。

在中國海軍主持與參與的核試驗中。最重要的一次在一九五七年七月七進行,即全世界第一次聚變裝置爆炸試驗。

原子彈的誕生,最有力的證明了狹義相對論的正確

只是,在原子彈問世之前,科學家就發現,除了通過裂變釋放核能之外,還可以通過聚變來釋放核能。更重要的是,科學家通過理論計算後發現,聚變釋放出的核能要比裂變強得多。

問題是,在理論研究階段。科學家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這就是,引發聚變所需要的超高溫度是常規手段所無法達到的。要知道,讓氫原素產生聚變反應,需要一億攝氏度的高溫。

這是個什麼概念?

只有在太陽的內核處,才有如此高的溫度。

在原子彈誕生之前,人類的任何技術手段都不可能獲得如此高的溫度。

結果就是,關於核聚變的研究,在原子彈誕生之前基本上停滯不前。

原子彈問世之後。科學家才猛然發現,原子彈爆炸瞬間產生了足夠高的溫度,高到足夠引發核聚變!

也就是說。原子彈是進行核聚變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