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五百二十四章能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實戰早已證明戰略轟炸對軍事目標的效果並不好。[找小說素材就到]要知道打垮英國的並不是英國的軍事基地全被炸燬而是英國的工廠與城市在轟炸中毀壞殆盡。

戰略轟炸最大的價值是打擊敵國的基礎設施以打擊敵人的經濟基礎為主。

顯然不管是新奧爾良、還是坦帕都是美國海軍的主要軍事基地因此針對這兩座城市的轟炸以達到軍事目的為主。

問題是在美國南部地區本沒有多少工業設施。

雖然美國的工業大多集中在大西洋方向但是重工業大多在五大湖地區與東海岸的北部地區而南部地區以輕工業為主。

也就是說如果轟炸工業設施的話對美國造成的影響肯定不夠大。

以擊敗美國為目的就應該重點轟炸重工業城市比如紐約、費城、波士頓、弗吉利亞比奇、芝加哥、底特率、印第安納波利斯與克利夫蘭等地而不是把炸彈投到美國南部地區的城市去。

只是美國南部地區並非沒有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不可否認美國的重工業城市大多集中在北部地區。主要就是在美國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北部地區的煤礦、鐵礦等礦產為重工業提供了必要的資源而當時南部地區只有棉花與玉米。

當然這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在大戰爆發之前自工業革命之後的第二次產業革命已經興起即由內燃機取代蒸汽機引發的產業革命。

由此石油成了新的工業原料而且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大戰期間石油的地位超過了煤炭與鐵礦。[]原因很簡單在大戰中起到決定作用的裝甲兵與航空兵使用的都是內燃機因此不管是裝甲部隊、還是作戰飛機。都需要由石油煉出來的各種成品油做燃料。

可以說沒有石油就沒有辦法打贏這場戰爭。

在這場大戰中中國與美國能夠成為戰雙方的核心國家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中國與美國都產出了大量石油不但能做到自給自足。還能提供給盟友而正是這種黑體黃金推動著雙方的戰爭機器。

甚至可以說。如果同盟國集團沒有足夠的石油供應大戰將是另外一個局面。

在一九四二年底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差點輸掉這場戰爭。這就是羅馬尼亞油田產出的石油本無法滿足德軍的作戰消耗到一九四二年底的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儲備的石油僅夠使用三個月。也就是說如果三個月之後。沒有獲得新的石油產地德軍的所有坦克都將變成擺設所有戰機都只能停在機場。正是如此德軍才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放棄了向莫斯科進軍的行動把主力轉向高加索地區並且在一九四三年初打下了內高加索地區的巴庫奪取了紅俄最大的油田。正是這座油田為德軍提供了充足的石油解決了燃眉之急。

可以說如果沒有巴庫油田。德意志第二帝國本不可能擊敗紅俄。

當然為了這座油田德軍把攻佔莫斯科的時間推遲了一年多也因此付出了更加慘重的代價。

整個大戰期間就只有中國與美國產出了足夠多的石油。

事實美國在戰敗之前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產油國。據戰後公佈的資料在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六年美國產出的石油佔到了全球的百分之四十七。而中國產出的石油只佔百分之三十二。

當然這個差距沒有決定的影響因為德意志第二帝國還佔了百分之十一。[]此外。中國的石油產量已經足夠多了除了供軍隊作戰使用之外。還能滿足國內工業的生產需求另外還能為民用市場提供必要的供應。只是在戰爭期間中國國內的油料供應採用的是配給制。

可以說美國能夠堅持下來與其強大的石油生產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說白了美軍的戰機還能起飛、戰車還能開動、戰艦還能出海就是因為美國有足夠多的油田產出了足夠多的石油。

如果沒有了這些油田石油產量急劇萎縮美國的戰爭機器就無法運轉了。

到時候不管美國生產出多少戰機、戰車與戰艦都會因為缺乏石油而成為擺設失去了做為武器裝備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石油並不是產自北方地區。

當時美國的石油幾乎都來自一個地方即當年通過戰爭從墨西哥手裡奪取的得克薩斯州而這個州就在墨西哥灣的西北方向。要知道美國的第一口油井就是在得克薩斯州的休斯敦打出來的。在這裡只需要用打水井的設備就能打出油井。在石油成為最為重要的工業能源之前當地民還為那些從地下冒出來的黑體而詛咒帝因為這些東西讓他們的農田裡長不出莊稼讓他們的草地無法放牧牛羊其唯一的用途就是取代鯨油用點照明。

大戰期間得克薩斯州的油田產出了美國百分之八十的石油。

此外美國的石油化工工廠也大多在得克薩斯州。

當時僅休斯敦一地就有數十家化工廠生產的石化產品站到了美國全國總產量的百分之四十以。

只是隨著中國海軍在百慕大群島擊敗了美軍艦隊得克薩斯州的地位正在降低。

主要就是得克薩斯州產出的石油與石油產品本運不出去。

在和平時期得克薩斯州產出的石油主要通過海運送往美國的其他地方海運佔到了總運輸量的百分之八十。當時得克薩斯州只有兩條鐵路每年通過鐵路運輸的石油最多隻有一千萬噸佔的比例非常小。

顯然在丟掉了制海權之後海運就徹底癱瘓了。

中隊攻佔了波多黎各之後墨西哥灣與外界的海運航線就基本癱瘓了主要是美國的船隻無法安全通過佛羅里達海峽。當時運輸船隻只能前往新奧爾良然後從密西西比河進入內陸再通過美國中部與東部地區四通八達的鐵路網把石油送往工業城市。可是隨著中隊攻打古巴在佔領了哈瓦那、並且開始轟炸美國南部地區的城市之後這條航線也變得非常不安全了。

事實在新奧爾良遭到轟炸之後密西西比河航道就不再安全。

當然中隊開始轟炸墨西哥灣裡的美國船隻是七月份的事情而用航空兵封鎖墨西哥灣則要到一九四七年的最後一個季度。

只是這並沒有從本解決問題。

不管怎麼說得克薩斯州的油田還在源源不斷的把石油出來而且美國當局也正在想方設法的解決運輸問題。

當時中方甚至收到了一條情報即美軍準備在得克薩斯州鋪設三條鐵路線把鐵路的年運力提高到五千萬噸。雖然後來證實這份情報是絕對錯誤的但是這從本說明了問題。

這就是隻要得克薩斯州的油田還在生產美國就有足夠的石油。

也許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把這些石油運出去但是隻要有石油美國的戰爭機器就能正常運轉。

當時有一條比較可靠的消息。

這就是美軍將修建一條從休斯頓通到巴的輸油管道每年能夠輸送大約五千萬噸石油而這些石油將在巴裝內河油輪再運往密西西比河遊的城市最後通過鐵路運送到其他地方去。

事實這條輸油管道在戰前就已經開建只不過當時規劃的終點站是新奧爾良。

主要就是休斯敦港的吐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已經異常的繁忙所以需要讓新奧爾良港來分擔壓力。

美國參戰的時候這條輸油管道已經建成了三分之一。

雖然在美國參戰之後因為沒有考慮到會戰敗所以美國當局停止了輸油管道的建設工程但是在一九四四年底也就是夏威夷群島被中隊攻佔之前美國當局重啟了輸油管道的建設工作。

當時中方獲得的消息是這條輸油管道將在一九四七年底建成。

除了輸油管道與鐵路公路也能運送石油。雖然公路的運輸效率最低但是貴在油罐車的數量足夠多。

以當時掌握的信息即便不走海運每年也能從得克薩斯州運出一億噸石油。

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各種成品油。

因為美國的石油煉工業主要就是集中在得克薩斯州所以外運的主要是成品油石油佔的比例非常低。

顯然中國空軍必須轟炸得克薩斯州的油田與石油化工工廠。

嚴格說來這也是部署到大西洋的戰略航空兵的第一個戰略任務。

當時在陸戰隊攻佔整個古巴島之前戰略航空兵就積極參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儘快開始轟炸美國的產油區。

至於顧祝同安排的任務最多隻算得是戰略航空兵的熱身運動。(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