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得不償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是個什麼概念?
即便在轟炸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的戰鬥中美軍轟炸機的損失率也不到百分之五即每出動一百架次才損失五架。
百分之八十的損失率意味著這是一次徹底失敗的轟炸行動。
按照美軍的標準單次出動的損失率超過百分之七就算得是失敗了因為這意味著從轟炸中得到的好處還不如遭受的損失。
事實單次出動率在百分之五以轟炸行動就沒有多少意義了。
原因很簡單轟炸機是最為昂貴的戰機而新式重型轟炸機又是轟炸機中最貴的也是當時世界最貴的戰機。
比如製造一架b-29的花費足夠用來製造十多架p-51d!
當然中國空軍的轟炸機也不例外。
在一次戰鬥中就損失了七百多架b-29不管美國多麼富裕、不管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多麼強大也承受不起。
要知道就算波音公司的兩條生產線開足馬力一個月也只能生產一百架b-29。
也就是說一次戰鬥的損失相當於大半年的產量了。
如果以價值衡量的話七百多架b-29相當於三支擁有三艘艦隊航母的戰鬥艦隊而且還包括了所有護航戰艦與艦載機。
也就是說美軍用相當於三支艦隊航母的代價只換得了重創六艘巡洋艦以及擊落三百多架戰鬥機的收穫。
顯然美軍的損失比收穫大得多。
這樣的轟炸行動不但沒有意義反而嚴重削弱了美軍的戰鬥力。再打一次的話恐怕美軍就沒有多少轟炸機可用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把這些轟炸機用到別的地方比如用來守衛波多黎各肯定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當然還有更適合使用這些轟炸機的地方這就是美國西海岸地區。
雖然在自己的本土進行戰略轟炸是一件很難想像的事情但是美軍要想把中**隊擋在西海岸地區就必須投入足夠多的轟炸機把中**隊的佔領區變成焦土讓中**隊無法向東推進。
事實當時美軍的大部分轟炸機都部署在中西部地區主要任務就是去轟炸佔領著美國土地與城市的中**隊。
美軍沒再盲目使用轟炸機顯然是明智之舉。
如果美軍在十六再次出動轟炸機群對付正在通過巴拿馬運河的第34艦隊肯定會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別忘了已有三支戰鬥艦隊進入了加勒比海而且九艘艦隊航母都搭載了大量戰鬥機。更重要的是顧祝同也取了教訓讓第34艦隊在進入運河之前就把艦載機派往聖何島。也就是說總共有十二支艦載航空兵聯隊的戰鬥機可用加岸基航空兵當時顧祝同手裡總共有一千多架戰鬥機。顯然美軍的轟炸機群就算達到了十五的出動規模也討不到半點好處。
當然美軍沒有盲目行動反而給顧祝同製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這就是在中國海軍圍攻波多黎各的時候美軍的轟炸機群是一個潛在的威脅甚至是最大的威脅。
別忘了美軍已經沒有艦隊航母了大西洋艦隊形同虛設。
這樣一來美軍要想阻止中**隊攻打波多黎各唯一的手段就是充分利用數量充足的重型轟炸機。
到了加勒比海北面顧祝同就沒有那麼多的優勢了。
雖然防空警戒艦更多了但是“渡鴉”預警機在飛到戰場空之後最多隻能巡邏兩個小時。
這就是說顧祝同很難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持與掩護。
更重要的是因為美軍在波多黎各部署了一支不算弱的戰術航空兵所以顧祝同還得把夜間防空的任務給岸基航空兵。
這樣一來白天的防空任務就這能給艦載航空兵。
至於通過突擊摧毀波多黎各島的機場這也是很不現實的即波多黎各太大了而且有大大小小近三十座機場與野戰機場還能得到來自古巴與美國本土的支援即便顧祝同把四支航空戰鬥艦隊的戰鬥力發揮到極限也很難一舉奪得制空權勢必要在這裡跟美軍爭奪一番。
顯然顧祝同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到艦隊身。
所幸的是他也沒有把艦隊看成是無所不能的。
攻打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戰鬥就表明即便艦隊足夠強大在面對大陸的進攻中也要承擔很大的作戰風險。
要不然“衛青”號就不會遭到重創。
只有合理利用所有兵力讓各支作戰部隊都發揮作用才能用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
所幸的是這次不再是跨大洋進攻後方基地就在一千多公里之外即便是美國西海岸的佔領區離波多黎各也不到三千公里。也就是說顧祝同不但有艦載航空兵可用還有岸基航空兵以及強大的空軍做後盾。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