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耐心等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顧祝同在亞速爾群島逗留了三天。
在這三天裡三艘快速戰鬥支援艦把貨物都卸了下來同期到達的勤務人員則完成了五十多架戰鬥機的組裝工作。
當然顧祝同也與施密特談好了。
這就是德軍將負責提供燃油與彈藥還為中**隊的飛行員與地勤人員安排食宿只是這支航空兵只是暫駐亞速爾群島在海戰結束之後就得撤走且在德軍有需求時得協助德軍作戰。
顯然施密特的要求並不過分。
事實施密特也沒有別的選擇。
中國艦隊已經到達而且美軍艦隊離得不會太遠即便兩軍有矛盾而且帝國當局還沒有答應向中**隊開放亞速爾群島但是大敵當前施密特本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接納遠道而來的中**隊。
只是做為德軍將領他首先為自己的國家服務。
也正是如此施密特才明確提到只是暫時接納中國航空兵。
對此顧祝同沒有提出異議。
要知道顧祝同也沒有打算把亞速爾群島從德軍手裡奪過來因為在他看來這座群島的重要並不高。
更重要的是隻要美國還沒有戰敗那麼誰控制亞速爾群島都一樣。
按照顧祝同的看法只要能在這場海戰中擊敗美軍艦隊他就能把戰線推進到百慕大群島甚至更遠的地方。顯然下一座前進基地肯定不會落到德軍手裡因此只要能夠打好這場海戰接下來的都好說。
說得簡單一些只要能夠奪取一座前進基地中**隊就不需要借駐亞速爾群島。
也正是如此顧祝同才希望能夠儘快取得勝利。
在這三天裡顧祝同派出去的三支航空戰鬥艦隊也完成了搜索行動確定美軍艦隊肯定不在亞速爾群島附近。
那麼美軍艦隊在哪?
繼續擴大搜索範圍顯然不可行。
如果史蒂森是一個聰明的指揮官哪怕只有一點點小聰明他也會抓住這個極為寶貴的機會。這就是隻要繼續擴大搜索範圍那麼三支航空戰鬥艦隊就將過於分散也就無法相互掩護與支援。這樣一來美軍艦隊可以突擊其中的任何一支航空戰鬥艦隊而不用擔心遭到另外兩支航空戰鬥艦隊的反擊。也就是說美軍艦隊將獲得六打三、甚至是六打二的絕佳機會。兵力相差如此懸殊官兵素質本彌補不了。只要美軍抓住了主動權就能輕而易舉的取得勝利。
顯然顧祝同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出現。
這樣一來他就不可能擴大艦隊的搜索範圍。
問題是艦載機最多能飛到離亞速爾群島一千公里的地方而這個搜索距離顯然不足以確保一定能夠找到美軍艦隊。
結果就是顧祝同仍然得繼續等待。
直到六月二十一顧祝同帶來的岸基航空兵才真正派用場即六十架遠程巡邏機全部組裝完畢而且都通過了測試。
這支力量正是顧祝同最大的依託。
要知道這絕對不是六十架普通的巡邏機。如果是普通的巡邏機顧祝同就不需要費這麼大的周折完全可以讓其從卡薩布蘭卡、或者是英國的機場起飛因為這兩地離亞速爾群島都不超過四千公里。
這六十架巡邏機是一種全新的飛機。
準確的說是一種專門針對大洋作戰研製的巡邏機。
早在幾年前也就是中國海軍攻佔了馬里亞納群島之後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即廣袤的大洋給中國海軍的很多裝備都製造了巨大的麻煩這其中就包括海巡邏機即那些針對西太平洋地區的巡邏機在前往更加遙遠的外海時就不那麼好使了而這既包括航程也包括偵察機的搜尋能力。
當然最好解決的就是航程。
這一點早在三年前就已經得到了本
解決。
關鍵是隨著巡邏機的搜尋半徑擴大搜尋能力的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
這就是當在遠離基地一千多公里、甚至兩千公里的地方巡邏時任何一架巡邏機對它所負責的搜尋海域來說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僅憑飛行員的眼發現敵艦的概率連百分之十都不到。
顯然必須要找到一種更有效的替代辦法。
所幸的是這種工具早就出現了而這就是雷達。
把雷達裝飛機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早在大戰爆發的第二年英國皇家海軍就首先把雷達裝了巡邏機演變成了反潛巡邏機。
只是反潛巡邏機與海巡邏機有著明顯區別。
大部分情況下反潛巡邏機都有固定的搜索區域而且能夠得到其他反潛力量比如反潛艦艇的配合。
顯然海巡邏機在大部分時候是單獨活動的而且沒有特定的搜索區域。
也就是說反潛巡邏機並不適合用來執行海巡邏任務。也正是如此中美海軍在太平洋戰場幾乎都沒有讓反潛巡邏機執行對海搜尋任務即便在搜尋力量不足的時候雙方也很少打反潛巡邏機的主意。
顯然中國海軍需要一種專門的海巡邏機而且得為其配備對海搜索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