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攻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菲律賓”號總共也就只有十二門五英寸高炮每側三座雙聯裝炮塔。
顯然這個數量太少了。
中國海軍早就總結出要用大口徑高炮對來襲機群進行彈幕攔截至少需要四門高炮同時開火而最好能夠達到六門。此外因為大口徑高炮不太靈活因此一組高炮不可能照顧到側向一百八十度的整個區域。也就是說在專業的防空戰艦任何一側至少都需要兩組高炮。如此一來即便按照一組四門的最低標準防空戰艦的一側都需要八門大口徑高炮總共需要十六門。
事實這也是中國海軍防空戰艦大口徑高炮的最低數量標準。
當時所有防空巡洋艦都有十六門大口徑高炮快速戰列艦則有二十門而大型巡洋艦則多達二十四門。
也正是如此中國海軍的防空戰艦在戰鬥中發揮出了極為驚人的戰鬥力。
比如在“珊瑚海大海戰”中中國海軍的“南京”號巡洋艦就創造了在一次戰鬥中擊落敵機十三架的記錄。
顯然“菲律賓”號沒有足夠多的大口徑高炮。
按照“菲律賓”號的大口徑高炮配製方案只能對某側來襲的一支機群進行攔截本不可能同時攔截兩支機群。
當時同時進入是三支機群而不是一支機群。
這就是從朝低空進入的魚雷攻擊機群以及分成了兩個中隊從高空進入的俯衝轟炸機群。
雖然大口徑高炮主要用來對付高空的俯衝轟炸機但是“菲律賓”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同時攔截兩支分散開來的俯衝轟炸機群。
結果就是“菲律賓”號只能集中炮火對付一支俯衝轟炸機群。
最終從“菲律賓”號側後方進入的那支俯衝轟炸機群幾乎在沒有受到干擾的情況下就突破了防空戰艦的攔截直接撲向“勇猛”號。
“勇猛”號也有大口徑高炮而且也是十二門同樣是兩舷配製。
問題是對“勇猛”號來說這是最後的防線了。如果沒能攔截敵機機群那麼敵機近之後總會有幾架能夠在被擊落之前投下炸彈也就有可能擊中“勇猛”號讓其遭到重創。
實際情況還要嚴重得多。
要知道“勇猛”號面對的是世界經驗最豐富的艦載航空兵飛行員。
雖然“李牧”號算得是一艘嶄新的艦隊航母其搭載的第十五艦載航空兵聯隊也是在不久前成立的但是聯隊裡的飛行員中有三分之二是服役兩年以的老鳥服役不到一年的新手還不到十分之一。
也就是說這些飛行員大多是從其他航空兵聯隊調過來的。
突破“菲律賓”號的攔截之後十架俯衝轟炸機迅速分散成了三個攻擊編隊其中中隊長與其僚機率先加速衝刺而其主要任務就是引航母的防空火力為後面的兩個攻擊編隊開路。
顯然美軍的高炮手就沒有這麼豐富的經驗了。
大多數美軍炮手只知道應該向離得最近的敵機開火因為這些敵機將最先向航母投下炸彈。
結果就是兩架俯衝轟炸機就引了“勇猛”號的絕大部分防空火力。
只是這兩架俯衝轟炸機並沒有俯衝也沒有沿直線飛行甚至沒有率先開始攻擊美軍航母。
原因很簡單它們的任務就是去引防空炮火。
按照中國海軍航空兵的作戰守則在必要的時候這兩架轟炸機還可以丟掉炸彈以增強戰機的捷避免被擊落。
如果沒有丟掉炸彈它們將在最後發起攻擊。
也就在這個時候兩支四機編隊幾乎同時從“勇猛”號的左前方與左後方進入隨後八架俯衝轟炸機依次進入了俯衝投彈階段。
等到“勇猛”號的高炮手猛然反應過來的時候做什麼都來不及了。
註冊會員可獲私人書架看書更方便!永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