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百三十四章攻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攻擊第72艦隊的戰鬥在八點五十分左右打響首先進入的是來自第32艦隊“李牧”號艦隊航母的攻擊機群。[]59學網友分享】這支機群中有二十架俯衝轟炸機與十架魚雷攻擊機。

雖然之前的戰鬥早就證明魚雷對戰艦的威脅更大即魚雷重創戰艦的概率要比炸彈大得多不管是艦隊航母、還是主力艦哪怕只被一條航空魚雷擊中也有可能遭受重創甚至有可能被擊沉但是實戰同樣證明俯衝轟炸機的攻擊成功率更高而且對付艦隊航母這樣的大型戰艦的效率要高得多。

正是如此中國海軍一直堅持以俯衝轟炸機為主要攻擊力量。

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比如已經奪取了制海權艦載航空兵轉為執行對地打擊任務或者是支援地面部隊作戰艦隊航母才會搭載更多的魚雷轟炸機主要是魚雷轟炸機在執行水平轟炸任務的時候能夠攜帶更多的炸彈而且超低空投彈的準確率也不算太低能夠更好的為地面部隊提供支援。

絕大部分時候中國海軍的艦隊航母只有二十架魚雷攻擊機。

當然這次的情況有點特殊。

因為早就考慮到有可能攻擊瓦胡島等大型島嶼所以顧祝同讓每艘艦隊航母都搭載了三十架魚雷攻擊機。在攻擊瓦胡島與伊島的時候每艘艦隊航母各出動了十架也就各剩下了十架。

這支機群因為最先到達。所以徑直飛向了最近的那艘艦隊航母。

只是這不是“埃克斯”號而是“勇猛”號。

當時斯普魯恩斯所在的“埃克斯”號位於編隊的最後方。不是斯普魯恩斯怕死。而是第72艦隊在八點過後進行了一次戰術轉向結果原本在最前面的“埃克斯”號現在落到了最後面。

負責掩護“勇猛”號的是“菲律賓”號大型巡洋艦。[找小說素材就到]當時美軍總共就只有六艘可以用來直接掩護艦隊航母的大型防空戰艦即兩艘“依阿華”級戰列艦與四艘“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按照尼米茲的編排兩艘快速戰列艦分別負責掩護第72艦隊與第73艦隊的旗艦而四艘大型巡洋艦則用於掩護另外四艘航母分給“勇猛”號的正是“菲律賓”號。

顯然。一艘防空戰艦遠遠不夠。

實戰早就證明至少需要兩艘防空戰艦才能夠為一艘艦隊航母提供全方位掩護確保不留下防空死角。

只是。美軍這次有足夠的時間來編排防空陣列。

中國機群發起攻擊的時候“菲律賓”號已經機動到了“勇猛”號的左側也就是中國機群的來襲方向。

緊接著“菲律賓”號的猛烈防空炮火開始發揮作用了。

與之前的兩艘“阿拉斯加”級相比“菲律賓”號的防空火力配製沒有太大變化。大口徑高炮依然是mk12型五英寸高平兩用炮數量最多的依然是四聯裝的四十毫米博福斯高炮負責近程攔截的仍然是數十門二十毫米厄利空機關炮。只是“菲律賓”號有一種更強大的高炮。這就是剛剛研製成功在一九四五年初才開始裝備美軍戰艦的七十六毫米高炮。

美軍為戰艦配備中等口徑高炮。主要就是在向中國海軍學習。

從一九四三年底開始中國海軍就為主要的防空戰艦配備了專門用於防空作戰的八十毫米高炮。實戰證明。這種中等口徑的高炮有效填補了防空火力空缺而且具有極高的作戰效率。在攔截遠處敵機的時候其作戰效率不比大口徑高炮低多少而且因為速更高反而能夠更加有效的驅散敵機機群。在對付近的敵機時其較高的速、以及能夠更加迅速的調整高低與水平角能夠有效的增強以四十毫米高炮為核心的近程攔截網使敵機更難以近投彈。[找小說素材就到]只是“菲律賓”號的七十六毫米高炮還不是最理想的。

關鍵就在彈藥。

在中國海軍中八十毫米高炮裝備部隊之後並沒有受到待見。直到一項革命的技術出現八十毫米高炮才受到了高度重視。

這就是電磁應近炸引信。

最初中國海軍只有一百二十毫米近炸炮彈到了一九四四年底在解決了引信的小型化問題之後才獲得了八十毫米近炸炮彈。

可以說配備了近炸炮彈的八十毫米高炮絕對是防空利器。

要知道這些在預製破片戰鬥部裡裝填了數百克烈炸藥的炮彈只要在離敵機十米以內爆炸飛散的數百、甚至千枚彈片就能把敵機打成馬蜂窩就算不能擊落敵機也能使敵機喪失戰鬥力。

結合八十毫米高炮的高速就能編織出一道戰機難以逾越的天網。

只是美軍並沒有七十六毫米近炸炮彈。

當時美軍還沒有解決引信小型化的問題因此只為五英寸、也就是一百二十七毫米高炮配備了近炸炮彈。

不可否認大口徑高炮配近炸炮彈也有非常驚人的威力。

問題是大口徑高炮的速太慢了而且在任何一艘戰艦都不可能裝備太多的大口徑高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