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解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直接導致英國投降的原因是陳兵海峽對岸的百萬德軍。*早在一九四三年初也就是紅俄顯出戰敗的跡象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國家的軍事工業生產做了調整。以攻打英國本土為目的德軍需要足夠多的登陸艦艇與運輸船隻還需要大量運輸機。
結果就是從一九四三年初開始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在大量建造登陸艦艇。
為此甚至耽擱了主力艦的建造。要知道“腓特烈三世”級的三號踐與四號艦的完工時間就從一九四四年底推遲到了一九四五年底主要就是原本計劃用於這兩艘戰艦的鋼材被舀去建造登陸艦了。
到一九四四年底在經過了近兩年的努力之後德軍已經打造出了一支足夠強大的登陸艦隊。
當時這支登陸艦隊裡面有三十八艘排水量在五千噸以的大型登陸艦、七十七艘排水量在兩千噸到五千噸之間的中型登陸艦、二百四十艘排水量在兩千噸以下的小型登陸艦以及大約五百艘在五百噸以內的登陸艇。如果這些艦艇同時出動的話能夠一次把兩個坦克師、兩個裝甲師與六個摩步師送過英吉利海峽。此外德軍還徵用了兩百多艘商船把其中的一百二十四艘改造成了火力支援艦總共配備了近兩千門火炮而另外的一百多艘商船則用於運送物資。
可以說。德軍已經具備了攻打英國本土的能力。
當然。兩棲登陸只是攻打英國本土的手段之一。
在大戰爆發前德軍就打造了世界規模最大的空降部隊而且這支部隊在大戰期間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比如在攻打克里特島的戰鬥中擔當主力的就是德軍空降兵。直到空降兵基本擊敗了島的英軍之後意大利軍隊才姍姍來遲。在這場戰鬥中德軍空降兵體現出了極高的戰鬥素質。在德俄戰場德軍空降兵也做出了巨大貢獻除了執行空降作戰任務之外還往往被當成銳部隊派往關鍵戰場。*比如在一九四二年冬季。俄軍在莫斯科發動戰略反攻的時候就是德軍的空降兵及時到達守住了搖搖墜的防線挫敗了俄軍的反擊行動。
到一九四四年底。德軍空降兵的規模已經擴大到了二十五萬。
雖然在絕大部分時候空降兵並不被當成空降兵使用而是銳步兵但是德軍空降兵的訓練標準並沒有因為戰爭而降低所有官兵都能夠空降作戰而且空降兵的主要裝備也是針對空降作戰研製的。
支持這支空降兵的是總數在四千架左右的運輸機群。
雖然德軍裝備的大多是雙發中型運輸機主要就是在德軍設法從中國獲得了重型轟炸機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幾家飛機制造廠就降低了中型轟炸機的產量也就有足夠的能力生產規格相當的運輸機。相對而言。中型運輸機並不強。如果空投傘兵的話一架只能搭載一個傘兵排。如果投放物資則不超過四噸。但是貴在數量巨大德軍機群能夠在一次行動中空投三個空降師。
顯然在攻打英國本土的戰鬥中空降兵將擔當尖刀的角。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英吉利海峽、也就是多佛海峽太狹窄了。
這道海峽最窄處只有三十公里左右最寬處也不到一百公里。這個距離別說是登陸艦與運輸機。甚至在一些遠程火炮的程之內。
也就是說只要德軍掌握了制海權與制空權跨過多佛海峽就不是問題。
一九四四年底在多佛海戰結束之後德軍就開始為登陸英國本土做準備。當時。除了讓用於攻打英國本土的軍隊在法國北部地區與荷蘭集結之外德軍還出動了大量掃雷艦去多佛海峽裡開闢安全航道。
當然。[]德軍並不缺乏掃雷艦。
這些舉動都可以看成是德軍攻打英國本土的前奏。
當時德軍還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虛張聲勢。
據戰後解密的資料到一九四五年一月底到達法國北部地區與荷蘭的德軍部隊總共還不到六十萬而且大多是從本土調來的二線部隊。當時從德俄戰場撤下來的主力部隊中很大一部分在土耳其與伊朗其他的也在東歐地區休整。顯然六十萬德軍本不可能攻佔英國本土。
按照最樂觀的估計德軍要想佔領英國本土也需要動用一百五十萬地面部隊。
如果英軍的士氣沒有崩潰而且軍民依然堅持抗戰恐怕要動用三百萬地面部隊。
問題是德軍本不可能如此迅速的調集一百五十萬地面部隊。如果以三百萬為準那麼僅調集部隊的準備工作就?p>貿中揭瘓潘奈迥炅碌祝諢鎰實淖急腹ぷ髟蛞中揭瘓潘奈迥甑住t蠔薌虻ィ玫牡孛娌慷釉蕉啵枰度氳奈鎰示馱蕉啵簿託枰嗟氖奔渥鱟急浮r潰戮幕禱潭確淺8擼幢閌瞧脹ǖ牟獎Γ潯傅幕禱氨敢脖扔⒕淖凹資x嗟枚唷u餼鴕饢蹲牛戮謐髡降氖焙蚪母嗟娜加汀5┑任鎰省?p>事實德軍總參謀部並不指望在一九四五年半年攻打英國本土。
當時德軍總參謀部把進攻英國本土的時間定在了一九四五年的下半年而且很有可能延期。
問題是拖到一九四五年下半年的話德軍未必能夠獲得攻打英國本土的機會。
這就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四艘戰列艦很有可能已經修復如果加美國海軍的兩艘快速戰列艦本土艦隊的規模即便不如德意聯合艦隊也有能力阻擋德軍的登陸艦隊靠近英國本土。
更重要的是到了一九四五年下半年美國海軍至少能夠獲得九艘艦隊航母。
如果在此之前美國海軍沒有在太平洋損失艦隊航母而且中國海軍也沒有急著攻打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型島嶼的話那麼美國海軍就肯定會在大西洋保留三艘而這是德軍所無法應付的威脅。
顯然只有在一九四五年半年攻打英國本土德軍才有更大的勝算。
為此德軍採取了勳章聲勢的策略。
這就是經常的調動部署在法國北部地區與荷蘭的部隊而且按照兩倍的規模修建營地運送的給養也是正常所需的兩倍。
正是如此英國當局做出了錯誤判斷。
當時英國當局認為在海峽對岸的德軍已經超過了一百五十萬而且還在以每週三個師的速度增加。
此外意大利當局也做出了出兵的決定。
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讓英國當局確信在一九四五年的第一季度德意聯軍就能夠做好攻打英國本土的準備工作。
顯然英國本擋不住德軍甚至不可能在本土保衛戰中創造奇蹟。
如果德軍在一九四五年的第一季度登陸英國本土那麼三個月之內英國皇家陸軍肯定會被擊敗。
關鍵就是三個月之內英國唯一的盟國本不可能提供任何幫助。
這樣一來英國註定要戰敗。
更重要的是英國將在本土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戰敗而提前投降至少還能保證本土不會遭到蹂躪。
正是如此英國當局才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出投降決定。
站在美英集團的立場英國當局的決定有點倉促因為按照前面的分析德軍要到一九四五年下半年才有能力攻打英國本土而到這個時候美國已經有能力為英國提供強有力的支援甚至有機會奪回制海權。這樣一來英國就不見得會迅速戰敗甚至有可能在本土保衛戰中扭轉戰局。
只是從四千萬英國人的角度出發英國當局的決定是有益無害的。
說得簡單點等於把四千萬英國人從戰爭的深淵中解脫了出來。
要知道在英國投降的時候幾乎所有英國人都處於飢餓狀態。在英國正式簽署投降書之後的半年內同盟國集團向英國運送了近五百萬噸糧食。據德意聯軍做的調查英國在投降的時候其國內存糧還不到五十萬噸即便按照英國的配給制度也僅夠為此幾天與斷糧已經沒有區別了。
可以說如果英國再堅持一個月就會有成千萬的英國人餓斃。
事實在英國投降的時候已經有近二十萬人死於飢餓還有數十倍於此的人處於嚴重營養不良狀態。據戰後公佈的資料在一九四四年七月到英國投降期間英國的孕婦難產與早產率高達百分之三十七而導致早產與難產的主要因素就是營養不良以及得不到足夠的醫療照護。
其實在英國當局公佈了投降的消息後幾乎沒有英國人到失望。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英國人在平靜中接受了這個結果似乎早就料到這個結局早就應該出現了。
當然英國也早就應該以戰敗收場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