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垮塌的帝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英國突然宣佈投降即在情理之中也在很多人的預料之外。(找小說素材就到)雖然英國投降的直接原因是中國海軍的遠征艦隊進入大西洋使英國徹底喪失了奪回制海權的希望。對於一個島國來說沒有制海權就等於沒有了一切因此英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甚至難以堅持下去。但是主要的原因與中國海軍的遠征艦隊沒有絲毫關係。別忘了在中國海軍決定派出遠征艦隊之前德意聯合艦隊就已經奪得了北海的制海權。
導致英國投降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是長期的海封鎖即以潛艇為主的破作戰讓英國始終無法獲得足夠的資源使得英國的國民經濟遭受了嚴重打擊。從一九四三年開始英國獲得的物資甚至無法保證讓國民過溫飽生活。據戰後披的資料到一九四四年底英國已經把標準配給額降低到了維持生活最低標準線的百分之六十即一個成年人一個月只能獲得三十六磅麵粉而按照熱量消耗一個成年人一個月至少需要六十磅麵粉。除了食物緊缺之外藥品、被服、燃料等生活必須資源都極為緊缺。在一九四四年的冬季英國人至少砍伐掉了一百萬公頃森林以獲取取暖的木材。
二是高強度的戰略轟炸。對英國本土的戰略轟炸一直持續到英國投降。在英國宣佈投降之後。還轟炸了好幾座城市。這也是世界為期時間最長的戰略轟炸行動。從一九四零年底持續到一九四五年初。整個戰略轟炸分成了三個階段即一九四零年底到一九四二年底的第一階段一九四二年底到一九四三年底的第二階段以及一九四三年底到一九四五年初的第三階段。
這三個階段的轟炸行動有很明顯的區別。[找小說素材就到]在第一階段戰略轟炸中擔當主力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所用的轟炸機以雙發中型轟炸機為主重點轟炸了英國南部與東部地區的主要工業城市。嚴格說來第一階段的轟炸行動並沒有取得顯著效果主要是中型轟炸機的載彈量與航程都非常有限且機群的規模也不是很大。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德軍嚴重缺乏航程足夠遠的戰鬥機往往無法為轟炸機群提供全程伴隨護航。在這一階段中德軍的轟炸僅使英國的工業產值降低了百分之十而且對城鎮造成的破壞也不是很大。
第二階段戰略轟炸。主力依然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只是主要作戰力量是四發重型轟炸機打擊範圍也擴大到了英國全境。也正是從此開始戰略轟炸的威力逐漸顯現出來。主要就是重型轟炸機不但有更大的載彈量、還有更遠的航程、以及更強的自衛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一九四二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開始裝備航程超過兩千公里的戰鬥機因此開始為轟炸機群提供全程護航大幅度降低了轟炸機的損失率而且也提高了戰略轟炸的成功率。在這一階段中。德軍的戰略轟炸導致英國工業減產百分之四十以而且針對英國北部礦區的轟炸行動直接導致英國的鋼鐵與煤炭產量減少百分之六十使英國遭遇了嚴重的資源危機。
真正打垮英國的是第三階段戰略轟炸。
從一九四三年底開始中國空軍加入進來對英戰略轟炸強度驟然增強。到了一九四四年中期中國空軍甚至成為了轟炸英國本土的主力。主要就是中國空軍承擔的是作戰風險更大的晝間轟炸行動。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中國空軍派駐歐洲的三千多架轟炸機的投彈量佔到了總量的百分之六十五轟炸目標占到了百分之六十。[]更重要的是。中國空軍承擔的都是最艱鉅的任務比如轟炸倫敦市區。
可以說正是最後半年的高強度轟炸打垮了英國人的抵抗意志。
到一九四四年底英國的工業產值降到了戰前的兩成以下。重要的工業原料生產幾乎全部停產。所有人口超過二十萬的城市都遭到了轟炸人口最多的十座大城市的市區毀壞面積在百分之六十以。倫敦市區就被炸燬了百分之七十。嚴重的損毀除了導致數百萬人傷亡之外還造成了兩千多萬人無家可歸。在一九四四年的冬季中就有大約五百萬倫敦市民不得不住在郊外的帳篷裡面。
在國家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力也嚴重下滑。
美國在參戰之前就開始為英國提供戰鬥機不過大多數戰鬥機的能都不夠出。在一九四三年之前英國皇家空軍的主力戰鬥機都是自產的主要是“噴火”式以及其重大改進型。到了一九四三年因為工業損失慘重英國的戰鬥機生產企業也受到影響本無法保證按時完成軍隊下達的訂單。結果就是由美國提供的戰鬥機逐漸成為了英國皇家空軍的主力。到一九四四年下半年英國皇家空軍中的“噴火”式戰鬥機不足四百架其餘的全是來自美國的戰鬥機包括p-51d、f-6f與f-4u等總量在一千架以。只是這些戰鬥機並非全部都具備作戰能力。受海封鎖影響英國皇家空軍很難獲得用於維修受損戰鬥機的零備件導致戰鬥機的完好率一直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也就是說到一九四四年下半的時候英國皇家空軍可用的戰鬥機還不到七百架。即便按照最低標準計算守衛英國領空也需要一千五百架戰鬥機。
除了缺少戰鬥機英國皇家空軍還嚴重欠缺優秀飛行員。
在這場大戰中英國皇家空軍總共損失了近四萬名官兵飛行員在一萬四千人左右。在陣亡、失蹤與被俘的飛行員中有大約六千名是戰鬥機飛行員而且大部分都是本土防空部隊的飛行員。
到一九四四年底的時候英國皇家空軍的飛行員總數已經降到了一萬人以內而且其中近九千名飛行員的服役時間還不到一年飛行時間超過一千小時的不到兩百名執行作戰任務超過一百次的不到一百名。
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飛行員總數超過了五萬而且百分之四十的服役時間在一年以飛行時間超過一千小時的多達六千人而執行作戰任務超過一百次的也有四千多人其其中有百分之四十是戰鬥機飛行員。
也就是說德意志空軍能夠為一線部隊提供足夠多的優秀飛行員。
在中國空軍中這個比例更高。
可以說在一九四四年底英國皇家空軍擁有的戰鬥機在能並不落後甚至比對手還要稍微好一些特別是p-51d與p-51e其能超過了德軍的所有戰鬥機。導致英國皇家空軍戰鬥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優秀飛行員。
當然除了缺乏飛行員英國皇家空軍也缺少優秀的地勤人員。
總而言之打到一九四四年底的時候英國皇家空軍就幾乎沒有戰鬥力了。
比如在一九四四年初的時候英國皇家空軍能夠一次出動百架戰鬥機前去攔截規模在兩百架左右的轟炸機群平均每次攔截能夠擊落二十多架轟炸機。到了一九四四年底的時候英國皇家空軍每次出動的戰鬥機不會超過五十架而平均每次攔截擊落的轟炸機數量降到了十架以內。更要命的是英國皇家空軍在防空作戰中的換比由年初時的一點五升高到了三以。也就是說到一九四四年底的時候每擊落一架轟炸機英國皇家空軍就要損失三架戰鬥機。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驚人而且不可持續的換比。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在執行本土防空任務的時候換比一直在一以內到一九四四年的時候還降到了零點五左右。
顯然巨大的換比也正是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傷亡慘重的主要原因。
據戰後公佈的資料在一九四四年服役的英國戰鬥機飛行員中沒有一名在執行滿二十次任務之前沒有被擊落過。
皇家空軍被打垮直接導致英國本土失去了最重要的保護傘。
到了一九四四年的最後兩個月中德空軍的轟炸機群幾乎是如入無人之境。當時中國空軍還專門調整了轟炸戰術讓轟炸機群在白天超低空投彈。為了增強轟炸效果甚至拆除了轟炸機的大部分自衛武器僅保留尾部與首部炮塔從而使轟炸機能夠在最大載彈量的情況下轟炸英國全境。在此情況下中國空軍在轟炸中的損失率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比一九四四年初降低了不少。
戰後很多人都認為正是高強度戰略轟炸徹底打垮了英國。
必須承認戰略轟炸是打垮英國的本力量。只是真正促使英國投降的還是第三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