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九章朽木難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按照馮承乾的判斷,軍在鴨綠江上的進攻是佯攻,意圖是牽制退守滿洲的清軍,為進攻旅順分擔壓力。

很快,馮承乾的猜測就得到了證實。

十二天內,兩萬多名軍在旅順附近的花園口登陸,而李鴻章下令死守旅順,清軍竟然坐視不理,讓軍順利上岸。

當時,抵抗登陸軍的,竟然是當地自發組織起來的農民!

進入十一月初,軍首先攻佔了金州,奪得了大連灣。

在大連灣休整十之後,軍在十一月十八向旅順進軍,沿途清軍聞風而逃,連清軍將領都紛紛出逃。二十一軍向旅順發起總攻,一天之後,號稱“東亞第一要”的旅順就淪陷了。

旅順陷落前,北洋艦隊逃至威海衛。

因為大多受損戰艦還沒修復,所以北洋艦隊依然龜縮在港口裡面,應李鴻章的命令不得出海作戰。

躲在威海衛,戰艦就能修好嗎?

要知道,在這附近,除了旅順,就只有由德意志第二帝國控制的膠州灣有較為完善的艦船修理設施。

十一月二十二,馮承乾收到了李鴻章的請帖。

顯然,李鴻章請馮承乾前去,肯定與北洋艦隊的事情有關,多半是讓馮承乾幫助修繕受損戰艦。

考慮再三之後,馮承乾以患病為由,沒去見李鴻章。

旅順失守之後,大清戰敗已成定局,馮承乾覺得沒有必要去趟這潭渾水,更不能充當出頭鳥。

再說了,就算幫助大清保存了北洋艦隊,又能怎麼樣?

李鴻章不想承認戰敗,可是他上面的主子早就沒有取勝的信心,大清很快就會向本乞和。

只是,打到這個時候,軍也是兵困馬乏,且傷亡慘重。

雖然軍宣稱,在攻打旅順的時候僅傷亡百餘人,但是據里希特霍芬提供的情報,僅在二十一軍就有上千人陣亡。其中大多數都是被馬克沁機關槍打死的,軍不知道該如何對付火力強大的機關槍。

最嚴重的,還不是傷亡,而是本準備的戰爭物資即將告罄。

大清還沒投降,戰爭還沒結束,如果此時停戰,本得不到多少好處。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本把重點放在了後方,天皇親自出面,號召國民為前線將士捐贈物資。

必須承認,這個正在快速崛起的國家很有凝聚力。

一時之間,從皇室到平民,所有本人都節衣縮食,把省下來的那點物資送往前線,供將士使用。

一八九五年一月下旬,在整頓齊備之後,軍才出兵攻打威海衛。

此時,北洋艦隊的主力戰艦已經修繕,至少能夠出海作戰,清軍也做了調整,可是已經喪失了軍的信心與勇氣。

這場戰鬥,就在離膠州灣不遠的地方。

馮承乾沒再呆在大後方等消息,而是讓提爾皮茨給他安排了一隊護衛,親自趕往威海衛附近觀戰。

這場戰鬥,打得比馮承乾預料的更加慘烈。

三天之內,佐久間馬太中將指揮的第二師團與黑木為楨中將指揮的第六師團,共計二萬五千名軍在龍鬚島完成登陸。經過七休整,軍在三十開始猛攻威海衛南幫炮臺。雖然駐守炮臺的清軍只有三千人,但是在周家恩營官的指揮下進行了頑強抵抗。軍最終全殲了三千守軍,也付出了慘重代價,大寺安純少將被清軍的炮彈炸死。他也是這場戰爭中,軍陣亡的唯一將領。二月三軍佔領威海衛,北洋艦隊駐泊的劉公島成為孤島。雖然本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佑亨致書丁汝昌,讓其投降,但是遭到丁汝昌拒絕。五,北洋艦隊旗艦“攝遠”號中雷擱淺。十一,在主力艦全部戰沉或者遭到重創後,丁汝昌在主降將領的迫下自殺殉國。十四,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威海降約》,將威海衛港內艦隻、劉公島炮臺與所有軍械物資軍。十七軍登陸劉公島,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威海衛陷落,大清已經戰敗。

只是,李鴻章不願意承認戰敗,接下來清軍在遼東半島上發動了四次反擊,不但被軍擊退,還在兵敗後接連丟掉了牛莊、營口、田莊臺等地,清軍在遼河東岸的六萬餘大軍盡數潰退。

此時,已經是三月了。

有趣的是,戰爭還沒結束,年初的時候,大清派遣戶部侍郎張蔭桓、湖南馴服邵友濂,聘請美國國務卿為顧問前往本求和。這個時候,軍正在猛攻威海衛,在軍事上取得節節勝利,自然胃口非常大,氣焰也極為囂張,而大清官員本沒有認識到已經戰敗,談判自然無果而終。

等到威海衛陷落,清軍從遼河東岸撤退,剩下的只有“無條件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