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85章先準備野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隨後又和屋子裡的人一一見禮。張寧指著進來的陌生人問道:“你們認識?”姚和尚道:“他是大庸分壇那邊的人,見過幾次,叫陳…茂才,大夥都這麼叫他。陳茂才,這位不就是你剛才要找的三皇子?”陳茂才轉頭看向張寧,愣了愣,作勢要跪。

張寧忙道:“免了。”不過他還是跪下去拜了三拜,然後才站起來抱拳道:“教主送了書信過來,說殿下這裡缺一個使節,家父便命臣到鳳霞山來,聽候殿下差遣。”

“原來咱們要的那個人就是陳先生。”張寧頓時稱謂都變了,一臉熱情地站了起來,因為找個人去苗疆可不是什麼好差事,也不瞭解苗人會怎麼對待去談判的漢人,反正有點危險。陳茂才見狀有些受寵若驚,忙道:“不敢不敢。”張寧忙請他坐下說話,查看了他遞上來的書信,便開門見山地說道:“陳先生應該瞭解狀況了?

苗人現在辰州活動,咱們要派人過去商議結盟之事…當然,一下子要結盟那些苗人或許沒有興趣,你這次的任務主要是向苗人首領表示咱們的善意,然後與之建立聯繫。我會為陳先生準備一些財物禮品,你要想辦法和苗人上層結上。”

“如此說來,這趟差事不壞。”陳茂才故作笑意道“咱們既無惡意,還送財物,苗人應不至於與咱們惡。”張寧道:“苗漢習俗不同,你出發之前多準備一下,不要一到地方就犯了人家的忌諱。”陳茂才拱手道:“殿下言之有理,臣已有所準備。咱們大庸分壇附近有許多苗族、土家族,平時也有往來,臣過來時隨行帶了一個隨從,正是和臘爾山苗民一族的苗人。”張寧聽罷十分滿意,點了點頭。這時韋斌玩笑道:“聽說苗人會用蠱,你可得小心,別中招了。”陳茂才不慌不忙地微笑道:“我與臘爾山的苗人素無怨仇,他們為何要用蠱害我?

據我所知,用蠱的苗人在他們本族也是受排擠的人,不登大雅之堂。何況聖人不語怪力神,我雖聽說過那玩意,卻是不信真能害人。若是那巫術有用,苗人何不用蠱讓欺壓迫害他們的漢官受詛咒死掉,卻要冒險起兵謀叛?”韋斌回頭看了一眼張寧,說道:“這先生能說會道,一張嘴甚是了得。”陳茂才笑而不語,不置可否。旁邊坐著的總旗官陳蓋笑道:“陳先生一表人才,倒也不用帶什麼財物了,聽說那苗女多情,指不定就瞧上你,乾脆來個聯姻,不就啥事都解決了嗎?”眾人聽罷鬨堂大笑。陳茂才也不生氣,只是微微搖頭道:“可惜我早已成親,犬子都能滿山跑了,古人有德‘糟糠之不下堂’,我斷無休另娶的念頭。若是那苗女願意做妾,倒貼我一個美人,求之不得,有何不情願的?”

“哈哈…”大夥又是一番大笑。張寧面帶笑意,並沒影響眾人的好心情,不過他也沒啥興趣花時間在這裡和武將們科打諢找開心。當下便站了起來:“舅舅派人把陳先生安頓下來,我去草場上看看。不走動走動,確實冷。”韋斌道:“張百戶(承宗)他們在草場上訓練軍士,屬下陪您一起去。”

“也好。”張寧點點頭,向姚和尚陳茂才等人告辭而出。村東口外面有一處平坦的草場,以前就是韋百戶等訓練武裝村民的地方,天然一處校場。這段時間是相當熱鬧,七百多人每天都在那裡活動,中間草已經完全被踩沒了,只剩下一片結實的荒地。

七百多人分為五個大隊,組成了左哨完整建制。其中第一隊是攻打石門縣的老兵,裝備比較齊全,只是缺甲,青的軍服也很整齊,他們平常是分散訓練格鬥武藝。

第二隊是侯茂的大勝寨兵員,這幫人的隊列訓練勉強過關了,因為兵器局還有一百多條火繩槍,便裝備了他們,平訓練火槍技術,裝填、擊、隊列轉化、保養槍械等等內容。

其它三隊是從姚和尚治下的幾個村莊裡徵召起來的青壯,鳳霞山幾個村的兵源潛力幾乎被張寧最大化發掘了。

這幫農夫現在還在練隊列軍紀,鞭子揮舞和打罵是少不了的。三隊的幾百人正分作兩邊,前都縛著一塊木板,各拿丈餘長的木列隊嚴陣以待,張承宗大喊了一聲,兩邊就從百步外列隊對沖。

“後退、亂跑的,綁起來打二十鞭子!”張承宗盯著兩邊逐漸靠近的隊列大聲吼。片刻之後,兩邊就撞到一起,那些長木直接大多戳到人們的口上,有的運氣差被刺中肚子,痛得捧腹慘叫。

還有的體格差直接被戳翻在地。張承宗大叫道:“後面的補上去,保持陣型,人多就能把對方擊潰!”幾個騎馬的將領,揮著鞭子衝上去,看誰不順眼就甩過去,罵聲一片。***鳳霞山籍的幾百人平時訓練從自己家帶伙食,因為張寧可以調撥供給的糧食實在很吃緊,讓他們自帶伙食同時補貼軍餉三錢,這段時間第一大隊的兵餉每人一兩三錢、除了第二隊其他人八錢。

大勝寨來的那些人就沒辦法了,他們在這邊沒地沒糧,只有靠張寧想辦法供應,還有大勝寨過來的那些家眷也得靠糧食救濟,著實是個負擔。

校場上衣服雜亂,第一大隊的人幾乎都穿著以前發的青舊衣,第二隊是在石門縣裝備的灰衣服,其它人就是家裡穿什麼現在就穿什麼。

張寧打算出錢讓軍士的家眷們訂製統一的軍服…在他的看法裡,連著裝都不整齊像什麼軍隊的樣子?***宣德元年建文二十七年臘月,張寧在武陵山脈中已經完成了戰爭的各項準備,糧食等重要物資也無法承擔起七百多人的消耗,必須要向外擴張了。

無法選擇,除非解散這股很不容易訓練起來的兵馬。上下一致贊成出兵,目標永定衛。所有能利用的資源都用於裝備左哨五個大隊。計有火槍兵兩隊,裝備約三百杆火繩槍、單刀三百把。

其餘三個大隊裝備長矛四百多枝、長達兩丈,另有方盾單刀、二尺短槍等兵器。全軍裝備竹甲,這種玩意是用硬竹片拼接成的鱗甲,防禦比較弱,好處是就地取材、重量輕,對遠程箭矢也有一定的防禦力,在鐵原料和人力不夠的情況下,集思廣益出來的東西,聊勝於無比“奔”面對弓弩擊強多了。

各隊組成整齊的隊列從村莊中央的大路上行進,接受張寧等人的檢閱。將士們踏著鼓點,抬起手行禮,陣容看起來十分強大。路邊的村民們興高采烈,熱鬧歡呼。田野灰的一軍服、鐵盔、皂靴,拔的姿勢,確實是十分英武帥氣。

婦人們看到自家的男人,人群裡時不時有人在尖叫。當然主要原因是上回回來的士兵得到了大筆獎賞,村民們以為自家的男人這次出去也能改善家境。

人們趨利的本,在利益誘惑面前很容易忽略可能的風險。站在張寧身邊的人中間,有一個“稀客”這人叫周夢熊,是建文皇帝親自派過來的“軍事顧問”張寧以前從來沒有見過,聽說是早期跟隨建文從南京出來的大將。這個周夢熊究竟是來幹什麼的,暫時還不甚清楚,張寧覺得不一定是什麼好事,不過也不敢怠慢了。

周夢熊瞭解張寧等人的計劃之後,表現得不怎麼樂觀。他已經從建文手下的消息網絡中得到了關於永定衛的許多消息:朱勇從永定衛調了兵力,但依然將永定衛視作北線的重要據點,留守官兵一千多人。

永定衛作為重要衛城,城牆堅固,建有護城河,城門皆有甕城,易守難攻。攻城須要有絕對優勢兵力,在周夢熊看來完全是軍事常識。而現實情況是,張寧軍的兵力比守城方還少,這攻城戰好像沒法打。

不過周夢熊還算知趣,並沒有唧唧歪歪,他也看到了眼前的狀況:這些人馬龜縮在窮山僻壤的鳳霞山,很快就活不下去了。

不過周夢熊也暗地裡驚歎三皇子的成就,在這麼個破地方能搞出這麼多武裝來,絕非容易之事。左哨這股兵馬完全不是農民揭竿而起的起義軍模樣,一眼就看出來了。

他雖然對張寧進攻官軍的前景不怎麼看好,卻也很清楚一個狀況:張寧手裡有這股人馬,內部的人就輕易動不了他。

臘月十五,左哨全軍出動。年關將近,很快要過年了。誰也沒法宣揚:除夕前結束戰爭,回家過年。看來今年的佳節,只能在戰場上度過。

全哨分六路東進,因為出山的道路崎嶇狹窄,如果擠一塊兒行軍,隊伍不知道要拉多長,無奈之下只得分路行軍。

好在路上幾乎不可能遇到伏擊,官軍顯然不喜歡在這種深山作戰。前鋒斥候大隊分散開路,幾天後已經和官軍哨探接觸,發生了械鬥。於是估計永定衛已經察覺,並有所準備。各路兵馬在靠近永定衛的山林裡暫時停了下來,等待命令。

張寧先等來了從常德府水凼坳據點過來的消息,朱勇的主力已經進佔辰州西面的盧溪,正在和苗人叛軍周旋。這是個好消息,盧溪距離永定衛幾百裡遠,沿途地形複雜,能行軍的路線必須繞過永定衛南邊的天門山、過澧水。

就算朱勇想派兵增援永定衛,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永定衛官軍沒有增援,接下來就是一對一單挑的時候。

張寧下令斥候下山去探明官軍的動向,想找個地方下山先集結人馬。周夢熊卻道:“永定衛指揮使劉鶴舉不會阻擋我們下山的,他肯定巴不得我們下山聚集,別被嚇跑了。

等殿下的兵馬下山集結後,也別忙著造工程器械,先準備野戰,劉鶴舉肯定要出城對陣。”張寧愕然看著他,他毫不掩飾悲觀的表情:“要是咱們有一千多人佔據要堅城,遇到幾百叛軍來攻,會怎麼辦?”及至下午,果然斥候回來稟報,永定衛四門關閉,方圓之內無大股兵馬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