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一路查下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個差事,就是明面上的分派人手盯梢。第二個差事去總壇傳遞消息。後者才是她的正事,因為方泠和桃花仙子的身份一直都沒變過,就是建文餘黨成員。
作為已經確定的聯絡人,桃花仙子很容易就找機會進了辟教總壇。隱藏在山間的院落依舊在那飛灑白霧水珠的瀑布後面,不過桃花仙子卻是第一次來這個地方。
她被人帶引著進了院子,進門就是廳堂。教主傳話要獨見信使,於是桃花仙子又穿過廳堂進了內院的書房。
就算是辟教內部的教徒,一些機密的知情者也是極少數,比如辟
教和建文黨羽的關係,只有教主和四大護教知情。故桃花仙子才需要密見。書房的門窗外白汽籠罩,視線不開闊,幽靜而閉
,這個地方如同與世隔絕。
桃花仙子等了一會兒,就看見一襲白影出現在濛濛薄霧之中,然後一個女人緩緩走進了書房。
桃花仙子站起來正待想見禮,忽然看清了來人,頓時愣在原地。她過了一會才回過神來,心道:這個教主本來是建文君的嬪妃,皇室挑細選的女子,自然不俗。
這麼一想才想通了,不然真不明白為啥深山裡會有如此佳人、會以為是狐妖一類的東西,那不得嚇死人。
“拜見…娘娘。”桃花仙子忽然覺得有些緊張,簡單一句話還結巴了,在這個女人面前的覺很奇妙,她忍不住有種自慚形穢的
覺,就像凡人見了神仙一般。
“你是為張平安來送信的信使?”一個空靈純淨的聲音道,那聲音彷彿不是從人的嘴巴里發出來的,而是來自虛空之中。
桃花仙子忙從衣服裡拿出信件來,雙手送上去:“是,卑職正是上峰新任命的聯絡人,姓王名玥,上峰鄭先生代此事唯娘娘馬首是瞻。”
“我是辟教的教主,你稱我教主便可。”姚姬道“我聽說過你,不是桃花仙子麼?”桃花仙子沒搭腔,心道:老孃在你面前怎好意思自稱仙子?她把信件遞上去後,垂著目光無法正視,只生硬地說:“張大人認為總壇所在不能迴避密探,派了一些人過來盯梢,這裡面有名單和分工,差卑職送來,以便讓教主有所佈置防備。”姚姬在椅子上輕輕坐下來,拿起那漆封的信封,打開,果然見上面幾張紙是記錄名單和描述分工等文字。
這時姚姬翻到末頁,才見一張寫著悉字跡的紙,正是張寧的字跡。她拿起來看了一遍,臉頰忽然有些發燙,因為裡面有句話:朝暮雲彩細雨,望之思念備至,願早
重聚。
這裡面隱隱包含宋玉的典故,姚姬一看就覺得好像用得不太合適,卻不知張寧是不是故意的…畢竟他是考取過功名的人,一般不該用錯典故才對。***姚姬微微轉頭,看了一眼放在案上的信封,信封開口處還有一般朱漆印跡,剛剛才拆封。她便問:“你拿到信的時候就已經封好麼?”桃花仙子忙道:“是,這封信自從到卑職手裡後,一直隨身帶著。”姚姬遂拿起那份張寧親筆寫的信紙,起身走到香爐旁,焚香的爐子旁放著一支點燃的紅燭。她便將信紙伸過去,桃花仙子見狀驚訝,下意識伸手做出一個好像要組織姚姬的動作,但是已經晚了。
那紙觸火便著,燃起一團火光,隨即被姚姬丟進了一旁的銅盆裡。桃花仙子站在一旁,不解地看著她。她回頭微笑道:“你回去告訴張寧,說他寫的信典故用錯了,要是被別人見了,會笑話他。”
“是。”桃花仙子生硬地應道“屬下要留下來,等教主寫回信麼?”姚姬道:“不必了,你回去便說信已送到,若有事要聯絡張寧,我自會派人過去。另外,和桃花仙子一塊兒的方泠曾是江浙名?”桃花仙子頓了頓說道:“方姑娘確是對音律歌舞
通。”名
在風花雪月的場所受追捧,但離開歡笑場所這種身份其實算不得光彩,所以桃花仙子才是是而非地換了種說法。
“那我想借個人,讓方姑娘到辟教來住一段時間,有事需要她幫忙。”姚姬輕輕說道。
她說得客氣,但桃花仙子無法拒絕,只好說:“我回去便傳教主的話,聽您的吩咐。”姚姬點點頭,轉頭看著窗外不說話了,窗外是白茫茫的水霧,依稀房屋和山石在朦朧之中。桃花仙子見狀適時地說:“張大人還等著回稟,卑職不便多留,告辭。”姚姬便道:“小月,你送送信使,讓她好好地從總壇出去。”等桃花仙子出書房了,姚姬便回頭看那銅盆裡燒盡的紙灰,隨即又垂頭想著什麼。***桃花仙子送信一個來回花了幾天時間,張寧聽說她到達沅水茶園時,他剛剛從府衙行館回來。
吳庸告訴他派詹燭離回京送信去了。吳庸隨張寧到湖廣來的作用就是監視他,張寧一開始就知道的,所以詹燭離替吳庸送信回京實屬正常。
不過他直覺哪裡不太對勁,一路進茶園後面的別院見桃花仙子的路上,他便仔細尋思。對了,吳庸要打小報告雖然不怎麼仗義,但如今的狀況也是可以理解的做法。按照吳庸那種子,大可以明說出來,然後再正大光明地派詹燭離去。
為什麼他要悄悄把人派走幾天了,然後才告知?吳庸身邊有幾個隨從全在張寧的掌握下,常德府這地方又基本人生地不,一時間難以收羅額外的黨羽。
而詹燭離是他唯一信任的心腹,這個人不辭而別,究竟是幹什麼去了?這時張寧走進了別院的一間廂房,這裡是私人住處,不待客的,所以院子裡很清靜沒幾個人。
桃花仙子正在裡面等著回稟,見著張寧面有鬱,她也不敢玩笑,只是規規矩矩地見禮。桃花仙子說道:“書信已經順利送到,我親手
到了教主的手裡。”張寧隨口道:“有回信麼?”他忽然對那娟秀好看的文字充滿了期待,關心一個人,就算僅僅是她的親筆字,也是一件很讓人期待的東西。
不料桃花仙子搖搖頭:“教主沒有些回信,只叫我回稟張大人,書信和名單都已收到,若是有事她會派人聯絡我們。”
“片紙也無?”張寧意外而有些失落地隨口問了一句。不過他微微一尋思就相信了桃花仙子的話,不僅因為她作為遺臣後代算比較值得信任的人,況且如果是假報、要不了多久就會陷,桃花仙子沒理由幹那種事。
桃花仙子小心地說道:“信送到之後,教主留下了名單卷宗,把最後的一張紙燒掉了,並說張大人用錯了典故,怕被別人見到書信笑話。”張寧聽到這裡臉忽然有點發燙。化用的宋玉《高唐賦》,那篇古文描述的是楚王和巫山神女的男女之情,用在給母親的書信中自然不妥,牽強附會的引用也沒這種用法。比如借用“三
暉”就能明顯地表達一種子孝母慈的意思,典故的用法都是固定了的。
姚姬當著信使的面把信燒掉,實則是在告誡和教導的意思吧?張寧深一口氣調整自己的心緒,可腦中那幽閉的密室又浮現出來,印象如此之深刻無法讓人忘懷,他甚至能記起每一個觸覺、每一絲氣味、每一刻心情、每一寸肌膚
澤與曲線,如同就在眼前,從來沒有一個場景能記得如此清晰。
但他又明白,當時發生的誤會完全不是姚姬的責任,她被綁架了,沒法反抗。現在她寬恕了自己,並且在暗示糾正過來。張寧緊緊握了一會兒拳頭,便冷冷說道:“我知道了,這次差事你辦得很好。另外還有一件事,我覺得讓仙子去辦最穩妥。”桃花仙子道:“請張大人吩咐。”張寧道:“今天我剛剛知道吳庸派他的心腹詹燭離回京送信去了,已經走了幾天。
但是這個人是否真的回京,如果回京只是一個藉口和幌子,那他幹什麼去了?我想清楚。仙子在桃花山莊時,曾追隨彭天恆販運私鹽,江湖經驗豐富,所以我才準備派你循著路過去,看能否找到蛛絲馬跡證實詹燭離的去處。”桃花仙子想了一會兒,說道:“我需要大人的印信…人已經走了幾天,現在追趕已是來不及。既然詹燭離是回京送信,就無須躲躲藏藏的,那麼他應該走驛道住驛站,這樣最方便。
我拿著張大人的印象查湖廣地界上的驛站卷宗,一路查下去,就能略估計出詹燭離的行程。”張寧聽罷點點頭:“這麼做很妥當,我馬上給你印信。”他說罷就想出門去拿東西,這時桃花仙子又忙道:“還有件事呢,教主說要借咱們的方姑娘一段
子,讓咱們把方姑娘送過去。”張寧不解道:“讓方泠到辟
教總壇?去作甚?”桃花仙子搖頭道:“我也不知道,或許是教習辟
教裡的人歌舞?因為教主問過方姑娘是不是曾為江浙名
。”張寧沉
片刻:“我知道了,這事我會另外派人去辦。你先將我剛才
代的事辦好。”***幾天後桃花仙子就返回,她帶回的消息說明詹燭離極有可能沒有去京師,而是在半道折回了。
她先到常德府的驛道出發點府河驛查到詹燭離在那裡領過馬,然後她徑直去了荊州的大驛站荊南驛,同樣查到了換馬記錄。但在漢江水馬驛就不見了記載備案,繼續往北的大小驛站再也不見詹燭離的蛛絲馬跡。
桃花仙子查到這裡,就沒有辦法再追蹤了。詹燭離是幾天前出發的,沒有了寫在紙上的記錄,天下之大加上桃花仙子的人手極少,在茫茫城鄉中何處找到一個人的行蹤?
不過只要有這樣一點信息,張寧便已可以作出判斷。詹燭離既然出發時走驛道,如果確實是北上送信,有何必要在半路抹去自己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