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限:六年還清。
利率:年息九釐七毫五絲。
付息辦法:每六個月一付,六年共十二期。
還本辦法:第一、第二兩年不還本,第三年起,每年還本一百萬兩。利息照減。
保證辦法:請戶部催飭各省關,將應解新舊協餉,徑上海採動局,據付息還本。如協餉不至,上海採運局無款可撥,應準洋商憑陝甘總督所出印票,向戶部如期兌取。
這些條件與過去比較,好處有三:一是不需海關及有關各省督撫出票,可免周折;二是年息由一分二釐減至不足一分,合月息只八釐有零;三是頭兩年不還本,俾各省得以清理舊欠“其力尚紓,並無窘迫之患。”因為如此“已飭胡光墉、福克、凱密倫即依照定議,應仰懇天恩敕下總理衙門,札飭道員胡光墉及照會英國使巨轉行匯豐銀行,一體遵照,以便陝甘出票提銀。”出奏那天是四月初一,當天就奉到批覆:“該衙門知道。”也就是准予備案的意思“該衙門”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這個衙門與軍機處互為表裡,辦事司官,亦稱章京,待遇優厚,亦與軍機章京相同,規制不同的是,軍機章京分為頭班、二班。輪班入值,而所辦之事並無兩樣;總督章京則各有專司,此案歸“英國股”及“德國股”所管,自有徐用儀代為接頭;同時因為有匯豐銀行的凱密倫同來,英國公使館批准匯豐銀行照借的手續,亦很順利,不過三天工夫,一切都齊備了。但賦歸卻還有待。原因很多,第一是南歸決定坐輪船,班期有定,而最近一班船的“大餐間”已為人定下了胡雪巖認為招待寶森,什麼都是要“最好的”寧願再等一班,那要在十天以後。
第二天是胡雪巖要定製一批膏藥帶回去。從經管西征糧臺,在上海設轉運局開始,胡雪巖無事不順手,常是一夕之間,獲利鉅萬財是怎麼發的,連他自己都不甚清楚。但神卻漸漸差了,飲食漸減,夜臥不安,人一天比一天瘦了下來,急得胡老太太以下,全家女眷都是到處燒香許願,大做好事,祈求上蒼保佑,然而沒有什麼用處。
有一次在應酬場中,遇見一個在湖北候補,而到上海來出差的捐班知縣,名叫周理堂,善於看相;遍相座客,談言微中,看到胡雪巖,說他往後十年大運,猶勝於今,將來會有“財神”之號。
“不瞞理翁說,我的神很壞;事情要有神來做的,沒有神只會墓庫運,哪裡會有什麼大運。”
“這是因為雪翁想不開的緣故,一想開了,包你神百倍。”聽得這話,胡雪巖先就神一振“理翁,倒要請教,我是怎麼想不開。”他問:“要怎麼樣才想得開?”
“此中之理,非倉促之間能談得透徹的。雪翁公館在哪裡,等我勾當了公事,稍微閒一閒,登門拜訪,從容呈教。”胡雪巖心想,官場上專有那種讀了一本“麻衣相法”信口開河,目的是為了奉承上司,討得歡心,企求謀得一缺半差的候補州縣班子。而看周理堂的談吐,不象是那一人物當即答說“不敢請理翁勞步。”接著又說:“恕我冒昧,理翁這趟是啥公事?”
“今年皇上大婚,我奉撫憲之命,到上海來採辦貢品;東西都看好了,無奈湖北應該匯來的款子數目錯了,連為此事奔走,總還要四、五天首尾才會清楚。”
“喔!理翁是說公款不夠。”
“是的。”
“差多少?”
“一萬三千多兩。”
“喔,喔,”胡雪巖問說:“總快到了吧?”
“是的。”
“那好。”第二天上午,胡雪巖到周理堂所住的祥和客棧去拜訪;只聽得有人在他屋子裡大辦涉,聲音很,想不起來是什麼人?及至偶然一照面,認出來了,是方九霞銀樓的檔手老蕭。
“胡大先生。”老蕭丟開周理堂奔了出來,笑嘻嘻地打了個千問:“你老怎麼也來了。”
“你這話問得奇怪!”胡雪巖因為看剛才那番光景,老蕭對周理堂不甚禮貌,所以有意板著臉說:“就許你來,不許我來?”
“不是這話,不是這話!”老蕭急忙辯解:“我是有生意來跟周大老爺接頭。”
“接頭生意?莫非你不曉得和氣生財?譁喇譁喇啥事體。”訓斥完了,轉身與周理堂敘禮,客氣而親熱;將個老蕭幹擱在一旁,置之不理。
倒是周理堂有點過意不去“雪翁,你請稍坐。”他說:“我跟這蕭掌櫃先打個道。”
“請便。”有胡雪巖在座,那老蕭不似剛才那樣囂張了,但話仍說得很硬。原來周理堂在方九霞定了一柄玉鑲金如意,工料總計九千銀子,只付了兩千定金。如意制就,來催貨,周理堂無以為應。就在這時候,廣西巡撫亦派人來採辦貢品,因為時間迫促,頗為焦急;老蕭打聽到這件事,上門兜攬生意。說湖北巡撫訂的玉鑲金如意,願照原價轉讓。如意上所鏨的“天保九如”字樣,以及上款都可不動,下款只改動省名、姓名便能合用,毫不費事。
廣西的差官辦事很乾脆,也很明,估價九千銀子不貴,願意照價收買,但必須能夠證明,湖北的差官確是放棄了才能成。
為此,老蕭便來周理堂,限期取件,否則沒收定金,作為補償損失。周理堂手頭不硬,口頭上就不能有軟,正在磨得心煩意亂之時,胡雪巖來了。
清楚了是怎麼回事,胡雪巖便開口了“老蕭,”他問:“你打算怎麼樣?”胡雪巖一出頭,老蕭便知如意算盤落空了“胡大先生曉得的,這兩天金價又漲了。”他說:“打周大老爺的這柄如意,說實話已經虧本了;而且吃本很重,再拖下去,利息上又是損失,我對我們東家不好代。”
“那末怎麼樣呢?”
“我想,再等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