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一王有齡的船到杭州,仍舊泊在萬安橋。來時風光,與去時又不大相同。

去時上任,儀制未備,不過兩號官船,數面旗牌,這一次回省,共有五隻大號官船,隸役侍應,旗幟鮮明。未到碼頭,仁和、錢塘兩縣已派了差役在岸上照應,驅散閒人,靜等泊岸,坐上大轎,徑回公館。

胡雪巖卻不忙回家,一乘小轎直接來到康,他事先並無消息,所以這一到,劉慶生頗意外。胡雪巖原是故意如此,叫他猝不及防,才好看出劉慶生一手經理之下的康,是怎麼個樣子。

因此,他一面談路上和湖州的情形,一面很自然地把視線掃來掃去,店堂裡的情形,大致都看清楚了,夥計接待顧客,也還客氣,兌換銀錢的生意,也還不少,所以對劉慶生覺得滿意。

“麟藩臺的兩萬銀子,已經還了五千”劉慶生把這些子以來的業務情形,作了個簡略的報告。然後請胡雪巖看帳。

“不必看了。”胡雪巖問道:“帳上應該結存的現銀有多少?”

“總帳在這裡,”劉慶生翻看帳簿,說結存的現銀,包括立刻可以兌現的票子,一共七萬五千多銀子。

“三天以內要付出去的有多少?”

“三萬不到。”

“明天呢?”胡雪巖又問。

“明天沒有要付的。”

“那好!”胡雪巖說“我提七萬銀子,只要用一天好了。”說著拿筆寫了一張提銀七萬兩的條子,遞了過去。

他這是一個試探,要看看劉慶生的帳目與結存是不是相符?如果叫他拿庫存出來看,顯得對人不相信,所以玩了這麼一記小小的花樣。

等劉慶生毫不遲疑地開了保險箱,點齊七萬兩的客票送到他手裡,他又說了:“今天用出去,明天就可以收回來。你放心,不會耽誤後天的用途。說不定用不到七萬,我是多備些。”就這麼片刻的工夫,他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劉慶生的守和才幹,考察了一番。回家拜見了老母,正在跟子談此行的成就,王有齡派人來請,說有要緊事商量,請他即刻到王家見面。

到得王家,已經晚上九點鐘了。王有齡正在書房裡踱方步,一見胡雪巖就皺著眉說:“搞了件意想不到的差使,要到新城去一趟。”新城又稱新登,是杭州府屬的一縣,在富陽與桐廬之間,那一條富江以嚴子陵的釣臺得名,風光明媚,是騷人墨客歌詠留連的勝區,但新城卻是個小小的山城。湖州府署理知府,跑到那兒去幹什麼?

“莫非奉委審案子?”胡雪巖問。

“案子倒是有件案子,不是去審問。”王有齡答道;“新城有個和尚,聚眾抗糧,黃撫臺要我帶兵去剿辦。”聽得這話,胡雪巖大吃一驚“這不是當耍的事。”他問“雪公,你帶過兵沒有?”

“這倒不關緊要,我從前隨老太爺在雲南任上,帶親兵抓過作亂的苗子。不過這情形是不同的,聽說新城的民風強悍得很。”凡是山城的百姓,總以強悍的居多。新城這地方,尤其與眾不同,那裡在五代錢武肅王的時候,出過一個名人,叫做羅隱,在兩浙和江西,福建的民間“羅隱秀才”的名氣甚大,據說出語成讖,言必有中,而他本人亦多奇行異事。新城的民風,繼承了他的那股傲岸倔強之氣,所以很不容易對付。

“是啊!”胡雪巖答道:“這很麻煩。和尚聚眾抗糧,可知是個不安分的人。如果帶了兵去,說不定成民變。雪公,你要慎重。”

“我所怕的正就是這一點。再說,一帶兵去,那情形”王有齡大搖其頭“越發糟糕!”這話胡雪巖懂。綠營兵丁,已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真正是“兵不如匪”一帶隊下去,地方老百姓行就遭殃。想到這一天,胡雪巖覺得事有可為。

“雪公!隨便什麼地方,總有明事理的人。照我看。兵以不動為妙,你不妨單槍匹馬,到新城找著地方上有聲望的紳士,把利害關係說明白。此事自然能夠化解。”

“話是不錯。”王有齡放低了聲音說“為難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還不夠。上頭的意思是,現在各地風聲都很緊,怕刁民學樣搗亂,非要嚴辦禍首不可。”

“不管是嚴是寬,那是第二步的事!”

“對!”王有齡一下領悟了,不管怎麼樣,要眼前先把局勢平服了下來,才能談得到第二步。他想了想,站起身來說“我要去拜個客,先作一番部署。”

“拜哪個?”

“魁參將。他原來駐防嘉興,現在調到省城。黃撫臺派他帶兵跟我到新城,我得跟他商量一下。”

“雪公,你預備怎麼跟他說?”

“我把以安撫為先的宗旨告訴他,請他聽我的招呼出隊,不能胡來。”

“叫他不出隊,怕辦不到。”胡雪巖說“綠營兵一聽見這種差使,都當發財的機會到了。哪裡肯聽你的話?”

“那麼照你說,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