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南寧寧宗年間天才剛破曉,住在臨安城西的王媒婆卻已經起梳妝打扮,嘴裡還不住哼著小曲兒,心情顯得愉快極了。
王媒婆,臨安首屈一指的媒婆,提起作媒娶親,臨安城上下所有人都會想到她,聽說她做過的媒,上從貴族、官家,下至商賈、平民,沒有千對也有百對,連當今宰相千金的婚事都少不了她呢!
雖然王媒婆做了這麼多媒,成就了無數好姻緣,但有件事卻一直讓她此以為憾,那就是沒能替鼎鼎大名的江南四公子作媒。
何謂江南四公子?
沒聽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古有孟嘗今有江南”這江南可不是魚米江南,而是指江南四公子。
眾所皆知江南有四大家:執全江南、乃至江北點心牛耳的玉家“玉品齋”後欽賜為“御品齋”;總湘繡大成的練家“湘坊”;統天下書籍典藏、紙品之最的文家“紫宣堂”以及理古今音律之譜的樂家“揚音閣。”所謂四公子,正是“玉品齋”的玉穆“湘坊”的練錦、“紫宣堂”的文昊和“揚音閣”的樂揚。
這四公子論相貌自是不必談了,個個風倜儻,卓爾不群;論學問,四人皆是兩榜進士出身,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詩詞歌賦無所不;論家世,江南四大家還不夠瞧嗎?有人這麼說“娶當娶五姓女,選婿當選四公子。”幾乎所有江南的名門淑女、公侯千金,無不以嫁四公子為生平大願,而放眼大江南北的王侯商賈,莫不視四公子為乘龍快婿,所以每天到四大家提親的媒婆絡繹不絕,甚至踩壞了好幾個門檻,但迄今仍無人能談成親事,這當中自然包括王媒婆在內,為此,王媒婆在經過月老廟時總不夠嘀嘀咕咕,抱怨上好半天。
但或許是月下老人聽到了王媒婆的嘀咕,也或許是王媒婆的名號實在太響亮,那四大家竟然不約而同找上門來了,而算算時間,今天應該就可以將四大家的親事說定,這怎麼能不讓她高興呢?
想著,王媒婆又哼起小曲兒,一面穿上紫背子。提到紫前子,王媒婆可神氣了,這全京城,可只有她王媒婆一人夠得上格穿紫背子,至於其他二、三乃至不入的媒婆,可只能拿著青涼傘遮遮風避避雨,想穿紫背子…哼!等下下下輩子吧!
眼看時辰將屆,王媒婆趾高氣揚地坐上軟轎往“玉品齋”方向而去,臨走前不忘繞進素有媒人巷之稱的西小衙,讓那些閒得猛嗑牙的媒婆瞧瞧,她王媒婆可正要給江南四公子作媒哪!
轎子搖搖晃晃走著,還沒到“玉品齋”王媒婆大老遠便看見了那斗大的欽賜“御品齋”三字,因為這是皇帝老爺吃了玉品齋的糕點,連聲贊好,特賜名“御品齋”並令玉品齋按時進貢、差人進御膳房做事,讓玉品齋本就響亮的名號更加如中天。
王媒婆大搖大擺進了玉府,見著了正在大廳裡走來走去的玉老爺子。
“老爺子萬福,王媒婆給您請安來了!”乍見王媒婆,玉老爺子臉上的不耐煩頓時化成著急“如何?那蘇老頭兒的意思如何?”王媒婆笑得子詡合不擾“當然是一個字,好!好!好!老爺子肯娶他閨女當媳婦兒,這是他前世修來的福,他還有什麼不好的?”
“那蘇家閨女的意思呢?”
“正如同老爺子那天所見,蘇家恬兒姑娘孝順、乖巧,除了有一手好廚藝外,更是生得沉魚落雁,我見猶憐,她爹親口允諾的事,她怎麼會有意見?”玉老爺子大喜過望,心想不但討了房手藝湛的媳婦,還能得到蘇家餅鋪糕點的祖傳秘方,連忙命人捧來一支翡翠玉釵、一份細貼子,還有一錠金元寶“這玉釵是送給蘇家閨女的定禮,這份細貼子煩你替我拿給親家翁,至於這元寶就是你的謝禮。當然,等親事辦妥後,另有重賞!”王媒婆千恩萬謝,領了元寶拿了細貼子和定禮出門,直往蘇家餅鋪回禮後,再轉往練家“湘坊。”
“練老爺子萬福,王媒婆給您請安了!”練老爺子看也不看王媒婆一眼,逕自端起參茶邊喝邊說:“楊家那邊怎麼說?”
“楊老爺高興極了,您瞧,這是楊家回的細貼子。”王媒婆急忙遞上城北楊家的細貼子。
練老爺子接過貼子,卻直接往旁邊一扔,似乎不屑一瞧“若不是英兒不長進,堂堂練家怎麼會去娶窮酸戶的女兒做媳婦?”王媒婆知道這練老爺子素來脾氣不太好,為了兒子、女兒的事也大傷腦筋,因此只有陪著笑臉說道:“那楊家繡坊紗織姑娘的相貌和品行是老爺親眼看到的,而且她繡工獨步江南,聽說連皇后娘娘都愛不釋手,如果老爺子能娶到這一房媳婦兒,相信對老爺子和少爺的事業,一定會有所幫助的。”練老爺子冷冷一哼,臉上仍舊沒有一絲歡快之意“這是細貼子和白玉簪,你拿去給楊家作回禮,至於這袋銀子是給你的。”王媒婆勉強擠出一臉笑意,領了東西后,便一溜煙往外走,彷彿那金碧輝煌的練家是會吃人的鬼屋似的。
辦好了練家的親事,王媒婆一聲吆喝來到“紫宣堂”文家。
“老爺子、夫人萬福,王媒婆給您請安了!”文老爺子略略一頷首“託你辦的事如何了?那天見過唐家閨女後,我家夫人非常喜歡,希望能早點將親事定下,只是不知唐家意向如何?”
“沒問題,唐家經營書鋪,以文結親,怎麼會反對呢?只是…”
“只是什麼?”文夫人急忙問道。
“只是唐家詩意小姐希望少爺先對上這對聯再談親事。”文夫人聞言鬆了一口氣“這有什麼難的?來人,把對聯拿去給少爺看。”不一會兒,僕人拿著那副對聯回來。
王媒體接過對聯,滿意得直點頭“少爺果然才高八斗,居然一下子就對出來了。我這就去回禮,請老爺子和夫人等著。”王媒婆急急忙忙來到唐家呈上對聯,並換細貼子,算是完成文、唐兩家的親事。
最後王媒婆風塵僕僕來到“揚音閣。”
“老爺子萬福,王媒婆給您請安了。”樂老爺子從一排古箏裡抬起頭“等你好久了,柳家怎麼說呢?”王媒婆推出一臉笑“柳老爺說不敢高攀。”樂老爺不皺起眉頭“怎麼?柳家回絕了?”
“也不是回絕,只是老爺覺得樂、柳兩家差若雲泥,柳家經營的是客棧這種庸俗生意,實在不敢…”
“什麼門弟高攀的?柳老爺怎麼會有這麼迂腐的想法?難道我是那種眼高於頂、只重門弟、不問兒女幸福的人嗎?回去告訴柳家,就說我很喜歡那柳家千金,希望她能來當我的媳婦兒,繼承樂家的事業。”那柳家千金的琴藝可是江南皆知,上過柳家客棧的人誰能不知那位隔簾撫琴、樂音動人的琴者正是瑤琴姑娘本人?
王媒婆臉上的笑意更深了,又是鞠躬又是哈,取了定禮到柳家算是定下這門親事。
黃昏時分,王媒婆?鄣鼗氐郊遙加羆淶牡靡餿詞竊趺囪材ú蝗ィ⌒囊硪斫拇蠹業那資灤叢諡教跎希獾米約豪涎芻杌a越鉅皇焙顆懟?br>這時,一群昔姐妹淘提著香雞酒菜上門,開門見山便是道喜:“姐姐,恭喜了,聽說你做了四大家的媒?”王媒婆好不得意,揚了揚手中的紙條和滿桌子的元寶銀子“可不是,你瞧瞧,王家配蘇家、練家配楊家、文家配唐家、樂家配柳家,這四門親事,簡直是天作之合,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