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讀楊絳——《走到人生邊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絳是誰?楊絳就是楊絳,楊絳先生,錢鍾書的夫人,即便不提鍾書前輩,楊絳先生仍是一位值得尊敬和敬仰的人。

以前讀一本書,看見則真人真事的笑話,作者描寫其中學的一位同學,一看書時忽然大聲驚呼:“原來楊絳是男的啊,我一直以為是女的來著呢。”作者將頭湊上前去,只見那書上寫著:楊絳先生…

最初知道楊絳先生,就是這麼個緣由。雖然那時早知先生並不一定是對男的稱呼,但仍嘆自己才疏學淺,因那樣的理由才聞知楊絳前輩。

又是許多年以後,也就是時至今,才第一次讀了她的書。也是機緣巧合,看到這書名,躊躇過好幾次,終於還是買了下來,先前的猶豫徘徊不為別的,實怪自己太沒有耐,怕買回來後便無心再看,束之高閣實在可惜。終究是買下來後,才發現確實是本好書。

楊絳先生寫此書時已是94歲高齡,94歲是一個讓我無法想象的年齡,我家族裡壽命最長的太姥姥也不過活到88歲吧,壽終正寢不病不痛,算是死得很安然的,沒有遭什麼罪。那時太姥姥身體也還是硬朗,說話、做事明明白白從不糊塗,每天清晨也總會有規律的大便。但我任然難以想像94歲的高齡可以寫下如此教誨人心的書。楊絳先生在書裡說,寫這字時也確實是辛苦,初在醫院突然頭腦裡便蹦出這麼個名字,那時就一直盼望著出院後啟筆寫下這個東西,然回到家後寫起來也不總是順利,如此高齡加之患病在身,思考多了便會頭痛,總算趕上哪天狀態還算不錯又不巧來親朋探訪,那這半天便又白費了,繞是這樣斷斷續續,楊絳先生仍是寫著寫著就越發不能停筆了,直到這本書完成。

《走到人生邊上》是楊絳先生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完成的一本關於人生價值和意義探討的書,她在書中說:“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象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麼也沒有了嗎…”楊絳先生是個率真的女人,她直言不諱地闡明她怕鬼,她也相信人有靈魂。但這和信卻是兩碼事——這是我說的。的確,如果你肯花時間靜下來仔細的想一想再看一看,你就覺得這話真是有點道理。

孟子說本善,而荀子說本惡,究竟哪一種說法是對的,無從考證。但最後,善人也會便惡人,惡人也可能成為善人,為什麼。楊絳先生說體和靈魂是融合的,也是分開的,人活著的時候,他們就扭結在一起,人有人的本,人有良心,這便是靈魂,而身是有慾望的,有慾望就難免會自我會貪圖享受,良心是個準則,時刻約束著這身的慾望,等人擺脫嬰兒時期的懵懂便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於是體和靈魂便不斷的鬥爭,意志堅定的人會約束自己的慾,而意志薄弱的人難免就會犯錯了。於是在人的這一生當中,有時靈魂佔據上風,有時體佔據上風,直到一個人生命結束的時候,體死了,它不會再有慾望,而依附著這個載體的靈魂便也解脫了,也也許就是人們對死者所說的解脫了罷。

看許多人評論,有人說不怎麼看得懂,說看不懂,是因為沒有靜下來真正的去思考過;有人說楊絳先生字不如其人,大概指的是文字樸實無華吧。但我認為大家實在無需華麗辭藻,小家寫的是文采,大家寫的卻是思想。思想還需用什麼過多的修飾呢,實在不必了吧。

還有人說楊絳先生此書想法較為淺薄論述也很平實,但我是真不這麼認為,說想法淺薄,其實是本就沒有明白楊絳先生要講的究竟是什麼。其實她只是想說,我們不知道的事未必就不存在,不是這樣嗎?莎士比亞不是也說,這個世界上無法解釋的事情太多。縱使是意志再堅定的唯物論者,也難免會有在心底祈禱保佑的時候吧。

讀此《走到人生邊上》,只想謝楊絳先生如此高齡還不忘將自己這走在人生邊緣時才悟得的珍貴思想與後人分享,真誠的呈上我的敬意。便又再想到讀書幾種:有的用來消遣,所謂打發時間;有的用來增長見識,取百家之長,而最重要的一種,讀的是一種智慧,一種關於人生的態度。不是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結果只有一個——“從來的地方來,到去的地方去”無論曾經做過些什麼,終究,不過是為了活著。

而活著,不就是一種態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