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章得罪一批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倭仁、祁雋藻、翁心存、周祖培、李鴻藻等等進士出身的大人們,都在引經據典,為自己所擬定的年號找歷史依據。

一會這個翰林老爺說,某某年號是引自《尚書》,馬上又有某部侍郎反駁,說自己取的年號是集合了四書五經的華所創造。就這樣,數十個學問深厚的大人們就在大殿上爭吵起來。

李明峰站在那裡,聽到眾臣熙熙攘攘的爭論了半響,心中漸漸有些不耐。

“孃的!愛新覺羅·載淳的年號不是同治嗎?這幫老傢伙之乎者也的就會賣那點子墨水,聽得人腦袋都大了!”李明峰心中暗罵。

又站了半響,老李發覺這場辯論很可能要再持續一兩個時辰,終於忍受不住,站了出去,朗聲說道:“臣李明峰自擬了一個年號,準備獻與聖上!”眾臣聽到李明峰的話,不一愣,片刻之後,不少人都在低聲輕笑。

此刻,眾臣心中都在想:“李明峰,一介武夫罷了,他能提出年號?真是笑話!”年號這東西,雖然關係不大,但是卻緊要非常。

剛才在朝堂上爭論年號的,都是當世大儒,學問深厚無比。即便是那些親王、尚書、侍郎,假如出身不正,沒中過進士,沒點過翰林,也不敢出聲。

他們生怕了怯,讓人笑話。

眾臣此刻心中都在嘀咕:“這李明峰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竟然敢在這幾位老儒面前賣!”

“李卿家也會擬年號?”慈安太后表情怪異的問道。慈安對李明峰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她也十分懷疑老李是否有這份學問。

“臣多多少少也讀過幾本書,字也認得不少!”李明峰厚著臉皮道。

聽了李明峰的話,不少人實在是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來。

“李大人,起年號,看似簡單,實則深奧,不是認得幾個字就能起的!”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賈楨輕輕的搖著頭,微笑著說道。

在他看來,李明峰此舉純粹是自取其辱,看來這個新任的直隸總督,還是太過魯莽,果然是軍漢出身。

“李大人一片忠心,眾位大人何不聽聽他的意見?”慈禧太后說道。

慈禧太后知道,李明峰是不會蠢到自取其辱的。他既然敢出來提自己的看法,肯定是有幾分把握。慈禧暗想,沒準這個李明峰早就在私底下讓他的幕僚給做足了功課,現在正好到朝堂之上賣

慈安太后聽了慈禧的話,不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趕忙說道:“妹妹所言極是!李卿家,你繼續說吧!”慈安暗想:“李明峰對我有救命之恩,眾臣可以瞧不起他,但是我卻不能這樣。妹妹都能在關鍵時刻表明態度,支持李明峰說話。那我又豈能落後?”李明峰看到兩宮太后都出言支持他,此刻也來了勁頭,連忙說道:“臣剛才也是靈機一動,暗想既然兩宮太后要垂簾聽政,咱們不如將年號定為‘同治’。同治之意就是母后皇太后與聖母皇太后共同治理天下的意思,當然,其中也有兩宮皇太后和聖上共同治理天下的意思!”

“嗤!”一人輕蔑的笑了出來。

李明峰轉頭一瞧,原來是工部尚書倭仁。這倭仁六十左右的年紀,鬍子花白,此刻正是滿臉的鄙夷。

“這也太過直白了!李大人還是回去請個翰林做老師,苦讀二十年詩書,然後再上朝議年號吧!”倭仁道。

倭仁此言雖然尖刻,但是祁雋藻、李鴻藻等“清派”卻頗為贊同,在他們看來,李明峰的年號,太沒“技術含量”了,簡直是在羞辱這些飽學的進士、翰林。

慈禧太后說道:“倭中堂怎麼這麼刻薄,要哀家說,這年號確實不錯!不但是哀家姐妹和皇帝同治天下,而且還可以解釋為帝后和兩位議政王同治天下。這年號含義頗深,雖然並未引經據典,但是卻也算得上符合時局了。”慈禧又增加了一條解釋,群臣之中不少人都暗暗點頭,也覺得這個年號確實不錯。

“不引經據典怎麼能行了?這年號歷來都是飽學鴻儒所獻,咱們總不能用一個白丁的獻的年號吧!”倭仁焦急的說道。

倭仁話音剛落,祁雋藻、周祖培、翁心存等人也紛紛出言附和。

李明峰聽到這幾個老傢伙不評價他的年號優劣,而是攻擊他的“沒學問”不大怒:“白丁又如何?難道白丁獻的年號就不能用嗎?本官是沒中過舉,但那是因為本官不屑於參加科舉!進士?翰林?給老子做老子都不做!”李明峰聲調極高,將心中的憤怒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同樣,也將那幾個老學究氣的鬍子直翹,嘴角直抖。

工部尚書倭仁氣的用手指著李明峰,顫抖的道:“你!你!好張狂!”沒等李明峰反擊,有一人就站了出來道:“倭中堂息怒,李大人所言雖然有幾分張狂,但是卻也有些道理。咱們大清律例哪條規定了不許沒中過舉的官員提出年號了?”李明峰轉頭一瞧,發覺此人二十三四歲的模樣,身著三品武官的官服,看樣子應該是滿蒙親貴,否則在這個年紀,漢人是斷然不會坐到這個位置上的。

“榮祿!這裡哪有你說話的份!”出聲呵斥的正是恭王黨的重要成員…副都統勝保。

榮祿?李明峰聽到這個名字心頭一跳。這榮祿在歷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是慈禧的重要心腹,參與了鎮壓百維新和義和團運動。現在的榮祿還沒成氣候,老李還不把他放在心上。

但是,他為何要替自己說話呢?李明峰心中暗想,看來回去還是要問問杜翰和焦佑瀛。

榮祿和勝保、文祥、桂良同為瓜爾佳氏,雖然關係比較遠,但是怎麼說也算遠親。今天桂良請了病假,文祥被圈府中,朝堂上只有勝保一個瓜爾佳氏的長輩。所以,當他看到榮祿膽敢頂撞倭仁,勝保就趕忙出聲呵斥,免得讓榮祿得罪上一個不好惹的大人物。

勝保剛剛喝止了榮祿,但卻又有其他大臣出班力李明峰。

“倭中堂單以出身就否決了李大人的提議,下官也不敢認同!”李明峰掉頭一瞧,發覺是一個二品的外官出言支持他。

隨著這人的表態,又有不少大臣都紛紛出班譴責倭仁的做法。片刻之後,倭仁幾乎成了眾矢之的,數十個官員都在譴責他,給這老傢伙氣的臉發白。

李明峰看了一會,終於明白了個大概。原來這些力他的都是捐官!

清朝自從嘉慶年間白蓮教起義開始,大開捐官之門,到了今,朝堂之上捐納的官吏已經和正途科舉出身的官員數量相差無幾。

雖然人數上已經和正途官員相同了,但是科舉出身的官員向來瞧不起捐官,處處為難他們,甚至在排班上朝的時候也只許他們站在最後。

這些捐官早期還都是那種純粹的有錢沒學問的人,所以這口氣也忍了。

但是自從咸豐朝以後,長造反,不少地方大豪都組建團練,抗擊長。這些地方大豪為了合法帶兵,也都捐了官職。

所以,現在朝堂上的捐官,實際上已經有不少都是頗具實力的大員,這些人早就不想繼續忍受正途出身的清官員的欺壓。

雖然有心反抗,但是他們卻都不敢和這些位居一品大位的中堂們發生直接衝突。

今天李明峰和倭仁的衝突,正好給了這些捐官一個機會,讓他們能夠反擊清,為自己的“合法權益”進行抗爭。反正到時候這些中堂,只會記恨“非正途出身”的代表人物李明峰,他們自己呢,只需在後面搖旗吶喊就好了。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群臣紛紛出言讚揚李明峰起的年號通俗易通,符合時政,實為一等一的好年號。

隨著捐官的反擊,那些沒讀過多少書。對清早就討厭至極的王爺、貝勒、武將也加入到了討伐清派的陣營中。一時之間,支持“同治”這個年號的大臣佔據了絕對的主

“好!好!好!現在不學無術的白丁竟然敢指責起飽學鴻儒來了!好!”倭仁被氣的渾身發抖,不知所言。

賈楨看到清眾人都有惱羞成怒的趨勢,趕忙出言道:“眾位大人,不必在此事上過於爭持,老朽覺得同治二字並無不可!”賈楨一邊說,一邊偷偷的給幾個清大佬使眼,示意他們暫且忍耐。

賈楨也是正途出身,眾清派人士看到他出面調節,雖然有些不忿,但是卻不好駁他面子,只能是忍怒退下。雖然怒氣暫時壓住,但是倭仁等人卻都對李明峰怒目而視,看來這樑子是結下了。

李明峰看著憤憤不平的眾清,心中暗道:“這是何苦?老子就是提出個意見罷了,哪知卻得罪了這麼多人?這把可不划算了,為了出風頭,竟然惹怒了好幾個尚書、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