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得罪一批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明峰這招,真可謂是狠毒至極。
增加一個親王議政,肯定要分去議政王的不少權力,鬼子六肯定是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李明峰卻迫的奕必須張口贊同這個提議!
恭王黨的勢力,其中的三分之一,是朝臣勢力,也就是文祥、寶鋆、勝保等人;另外三分之一是他的親眷勢力,比如他的岳父桂良、老師賈楨、妹夫景壽等;最後三分之一則是皇族宗室的力量,比如敦親王、醇郡王、孚郡王、鍾郡王、刑部尚書綿森等。
這三股力量中最關鍵的,就是皇族宗室力量。大清王朝不是小皇帝載淳一個人的,大清王朝屬於整個愛新覺羅氏,所以奕只要得到了整個皇族的支持,他就具備和兩宮太后對抗的籌碼。
皇族宗室之所以力捧恭親王,就是希望他能一改先帝作風,重新啟用親王、宗室來掌控朝政。
現在李明峰提出要求醇郡王也參加到議政親王之中,奕就無法開口反對了,因為他必須要維持自己的形象…皇族宗室的利益代言人!
七阿哥醇郡王和八阿哥鍾郡王、九阿哥孚郡王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所以醇郡王才是真正的皇族代言人,奕要是反對醇郡王議政,就必然會引起其他皇族的反彈。
那樣的話,恭親王的執政基礎將會受到破壞。到時候,再加上李明峰和兩宮太后的刻意打壓,奕到底能站多久,他自己都不敢去猜測。
“恩,醇郡王情敦厚,哀家也認為可以大用!”慈禧微笑著說道。
醇郡王奕澴是慈禧的親妹夫,和慈禧的關係密不可分,所以扶他上位是慈禧的最佳選擇。
“六王爺、七王爺一起議政?這個主意確實不錯!”一直不曾表態的慈安太后此刻說道。慈安雖然不通政務,但是卻也知道,兩王議政總比一王議政要好。
兩宮都贊同二王一同議政,群臣的目光又不由自主的都落到了奕身上。
奕心中暗歎一聲,出班說道:“臣也覺得李明峰大人的提議甚好!老七和本王一同議政,不但能分擔本王的政務,也有利於防止一王獨大的局面出現,對我大清社稷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本王也推舉醇郡王與本王共同議政!”奕此刻恨不得將李明峰生活剝,但是現在卻不得不裝出笑臉來推舉醇郡王議政。
慈禧看到奕都表態了,於是就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恩,這樣的話,大家的意見倒是都統一了。等到皇帝登基大典舉行完畢,咱們就施行兩宮垂簾、兩王議政的法子。常事物由兩位王爺處理決斷,然後再擬成摺子遞到哀家姐妹這裡批准,最後再頒行天下。眾位大人對此可有異議?”
“母后皇太后聖明!聖母皇太后聖明!聖上聖明!”群臣一齊跪下,高唱完頌詞之後,再度山呼萬歲,然後才爬了起來。
大清朝未來十年的治國方略就這麼定了下來。
“啟稟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聖上,現在六部空額極多,而且軍機處也僅剩文祥大人一人。還請太后和聖上下旨,重組軍機處,以安天下臣民之心。”武英殿大學士賈楨說道。
奕聞言,暫時壓下心頭的怨氣,出聲說道:“總理衙門也剛剛組建,也需抓緊補充人手!”
“軍機處和六部衙門、總理衙門都是大清的中樞,確實不可久缺人手。但是現在事情繁雜,哀家看,還是等皇帝登基之後再說!”慈禧太后皺著眉頭說道。
六部尚書和軍機大臣的任命,肯定是各方勢力的角力點,如果放在朝堂上來談,恐怕立刻就要爭論起來。所以,頗具政治才能的慈禧擅自做主,將此事先壓了下來,等到各方在私底下達成協議之後再到朝堂之上公佈,這樣就顯得和氣多了。
“遵旨!”賈楨和奕也明白慈禧的用意,所以也就退了下來,暫且不提這事。
“眾臣還有何事啟奏,全報上來吧!今一併處理了!”慈安說道。
“臣有本啟奏!”一人出班說道。
李明峰一瞧,這人五十歲左右,鬍子花白,滿臉和氣,戴著藍頂子,正是禮部侍郎、內務府大臣寶鋆。
寶鋆將奏本遞給了太監,然後緩緩說道:“祥琪這個年號是肅順、端華等反賊所定,現在再用已經不合時宜,奴才建議趁著新皇還未登基,抓緊更換年號!”
“恩,此事前幾已經代翰林院辦理了,也不知辦的如何了?”慈安太后一邊說,一邊將目光移到翰林院掌院學士李鴻藻身上。
聽到母后皇太后提到他,李鴻藻連忙出班道:“臣和諸位翰林連同禮部的幾位大人商談多,擬定了幾個年號,臣等不敢擅自做主,還請皇太后定奪!”說完,李鴻藻就從袖子中出一分奏摺遞了上去。
“微臣和諸位翰林擬定的年號是隆德,禮部幾位大人擬定的是興德,還有幾位大人提出用康慶二字。具體用什麼,還是要請皇太后和兩位王爺欽定。”李鴻藻倒是見機的快,恭王和醇王剛剛獲得議政王的身份,他就開始溜鬚拍馬了。
“隆德、興德、康慶,這三個年號倒也中正,諸位卿家都議一議吧,看看倒底哪個合適?”慈安太后接過奏摺,大略看了一眼道。
具體用什麼年號,對於慈禧∪、僧格林沁等人來說,並非要緊的事情,所以他們都不吭聲,只是聽著那些老學究們在辯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