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拉斯托沃洛夫事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拉斯托沃洛夫失蹤後,本和全世界都就此事件作出種種推測,倐忽間已經過了七個月。如上所述,到了八月十四,美國國務院突然舉行了那次不尋常的記者招待會。地點也很特別,是在國務卿宣佈政策的地方。事先,國務院給各國記者一一打了電話,通知他們說,要發表“與本有關的重要談話”請他們出席在國務院大禮堂舉行的記者招待會,發言人是達姆。

在會上,拉斯托沃洛夫親自答覆了記者們提出的問題。拉斯托沃洛夫身著嶄新的灰夏裝,領帶、皮鞋等等完全是美國式的。他先用俄語、然後用英語宣讀了關於在東京失蹤經過的書面聲明,然後答覆記者們的詢問。

駐華盛頓的一個本記者寫道:“他身高六尺有餘,神飽滿,諒必吃得很好。他在談話中不時夾雜著開玩笑的話,他不用國務院給配備的譯員協助,差不多所有的問題都是用英語回答的。”當時還附有外務省同美國駐大使館之間往來的照會和以《逃往自由世界之前》為標題的拉斯托沃洛夫本人的筆記。

公佈出來的這個事件的要點是:“二等秘書拉斯托沃洛夫是隸屬於蘇聯內務部的陸軍中校,從事情報活動。他在一月二十四自動前來要求美國當局庇護,理由是上司貝利亞被肅清一事使他深深受了震動,因而決心設法不再返回蘇聯。美國當局在二十六用美國軍用飛機把此人運到海外。二十七美國會就此事與本政府取得聯繫。若干本人同拉斯托沃洛夫有牽連,其中有人已經自首。政府高級官員同他沒有關係。美國當局沒有就拉斯托沃洛夫出境一事同本政府協商,為此表示遺憾。”當初本警視廳曾據蘇聯代表機構提出的要求,通令全國各地竭力搜尋。其實,就在他失蹤的第三天,美國國務院已把用軍用飛機“護送”此人到美國一事通知了本政府。也就是說,拉斯托沃洛夫下落不明一事使本國民焦慮不安達半年之久,可是政府卻什麼也沒公佈,佯作不知。

拉斯托沃洛夫同記者們的問答歷時四十五分鐘,卻使通訊社方面到失望,有一則報道說:“對於某些問題,他以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不便回答為理由,避不作答,所以談話內容貧乏。”在問答的過程中,有記者問他情報是從什麼地方到的。拉斯托沃洛夫答稱:是從包括本政府在內的各種機構的成員手裡到的。他還說,那些官員的職位都說不上很高,可以說是中等的。他說他從未會同本共產黨取得聯繫。他還說明,沒有從在東京的美國軍人或者民間人士得過情報。

本外務省和公安調查廳共同發表的聲明如下:“美國當局為了防止洩本事件的機密和保障本人的人身安全,特別是本人由於怕蘇聯內務部一旦獲知其自願脫離時會加害其家屬,曾強烈表示希望儘可能按照單純失蹤來處理,所以就用美國軍用飛機將他運送出境。但是鑑於上述本人的懇求,以及有必要對與本案有關的調查保守機密,不得不遲至今天才發表事情的經過。再者,據政府調查,拉斯托沃洛夫是出於本人自願而逃走的,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拉斯托沃洛夫自願脫離本國前往美國,而美國又幫助他達到了這個目的。其實,這與本國民是毫不相干的事。他們彼此之間儘可隨意行事。但是此刻本方面之所以不能保持緘默,是由於美國違反了本的法律,自把此人運往本國。然而岡崎外相就這一點發表談話時說:“美方已經表示遺憾,保證今後當力求不再發生同樣的事態,所以本方面就表示只諒解這一回,”就這樣簡單地屈服了。

而且,一般的本人這時才知道,為了對在美國的拉斯托沃洛夫進行調查,公安調查廳的第一調查部部長柏村和警視廳公安三科科長山本曾經在美國待了兩個星期這一事實。(長谷檢察官後來也去了。)四但是這一事件一經公佈,本民眾由於知道許多本官吏與拉斯托沃洛夫的情報網有牽連而戴到震驚。據公佈:與拉斯托沃洛夫有直接關係的本間諜,是原關東軍第三十五軍航空參謀、少校志位正二(年三十五歲)和另外幾名從蘇聯遣返的人員。報紙也曾發表過公安調查廳長官藤井的談話。藤井說:“這不過是冰出的一角,背後還隱藏著大批間諜,像蜘蛛闊似的密佈著,牽連到許多本人。”前少校志位從西伯利亞被遣返後,會在舞鶴遣返救濟局對從蘇聯遣送回國的人員進行過各種調查。他對來訪的新聞記者表示,由於外務省、公安調查廳兩方面責成他發誓絕不透筆記內容,絕不發表想,所以他什麼也不能說,始終保持緘默。這樣一來,一般人就無法得知這位前少校究竟進行過什麼樣的間諜活動了。

可是八月十九夜晚,警視廳公安三科把外務省經濟第二科事務官高禮茂(年五十一歲)從家裡逮捕了去。據調查,自昭和二十四年起,高禮就和拉斯托沃洛夫有了聯繫,截至本年一月底拉斯托沃洛夫失蹤時為止,高禮一直把由於業務關係而瞭解到的有關駐美軍方面的情報和美關係的機密事項等洩給他,每次接受三萬圓到五萬圓的報酬,總共接受了一百萬圓的報酬。上述情況經調查屬實,因此以違反“國家公務員法”把他逮捕問罪。

看來拉斯托沃洛夫亡命後不久,前少校志位自首以來,治安當局就在一定程度上發覺了高禮的洩密問題,為了尋找證據,接著就進行了調查。小原法務相曾說,關於“拉斯托沃洛夫事件”除了外務省及公安調查廳共同發表的情況之外,述有一些民間人士牽涉在內,正在考慮不久再公佈一次情況。

可是隨後就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八月二十八下午零點四十分左右,因與本案件有關而以違反“國家公務員法”嫌疑被捕的、在外務省歐美局第五科任職的外務事務官暮伸則(年四十四歲),在受長谷檢察官審問時,突然乘機縱身跳上桌子,從南面的窗口跳樓自殺。他掉到地方檢察廳中院的混凝土路面上,立即被送往醫院,但是由於後腦骨折斷,大約一小時後就死了。

當天,長谷檢察官從上午十點鐘左右開始審問,記錄也已寫好,正要把這個人引渡給警視廳。暮大概是事先計劃好了的,受審時已經把鞋脫在桌子下面,審問結束後,就向長谷檢察官行禮說“那就告退啦”隨即在轉身要走出室外時,突然縱身跳上桌子。當時佐佐木事務官一把抓住他的帶加以制止,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暮原為本駐莫斯科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是在昭和二十一年同佐藤大使等一起被遣送回國的那批人員當中的一個。關於他的為人,報紙上曾經報道過。他是一個質樸、勤奮的人,平時沉默寡言,幾年前曾患過神經衰弱。

但是在這個事件中,除了高禮、暮這兩個人之外,還有一個人被逮捕。他是原外務省國際合作局第一科事務官莊司宏(年四十一歲)。他在外務省任職期間(從昭和二十六年十二月到二十九年七月),曾在東京市內幾個地方讓某外國人閱讀外務省的機密文件,洩了秘密,以違反“國家公務員法”第一百條問罪。

當局發表這一事件的經過,給本民眾以拉斯托沃洛夫似乎利用本官員取得秘密情報的印象,使他們對其間諜陰謀的可怖到震驚。而且牽涉的不論是原少校志位、暮還是莊司,都是從蘇聯回國的,所以使民眾重新認識到蘇聯的間諜陰謀簡直是無孔不入。

特別是暮事務官在受審判時從地方檢察廳樓上向中院裡跳樓自殺的事是空前的。這樣勢必使民眾認為他們洩的機密的內容是重要而大規模的。

可是直到今天,一般人絲毫也不知道拉斯托沃洛夫究竟進行的是些什麼樣的陰謀,這些外務省官員究竟洩了些什麼機密,以及拉斯托沃洛夫究竟把什麼情報送到蘇聯去了。拉斯托沃洛夫利用這些本官員取得了什麼情報呢?對於這個問題,從公佈的材料中是一點答案也找不到的。

不過,曾經審問過暮的長谷檢察官講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他說,關於其自殺原因“在他的供詞中有可據以推斷的情節”那末,這個想從何而來呢?由於長谷檢察官避不作說明,所以也無從搞清楚。

表面上看來,是暮、高禮和莊司三個事務官由於向拉斯托沃洛夫洩國家機密而據“國家公務員法”被問了罪,但是成為起訴事實的證據基礎的,也只是拉斯托沃洛夫單方面的供述,並且不是向本當局、而是向美國官廳做的供述。至於拉斯托沃洛夫是否確實那樣說過,也沒有任何客觀的證明。

拉斯托沃洛夫離開本以後,保持沉默將近七個月之久。我們無從判斷這期間他究竟是保持沉默來著呢,還是作了供述卻沒有公佈。總之,事隔七個月之久,美國突然發表了他的聲明,而且還舉行了一次戲劇十足的記者招待會,這一點前面已經敘述過了。連一張照片也沒有給出席記者招待會的拉斯托沃洛夫這個人拍,而且也不允許將他的聲明錄音。

這是為什麼呢?任何人都會到奇怪。不允許拍照片是出於國務院的考慮呢,還是據本人的願望,這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既然舉行這樣的演出,當場拍下當事人的照片、把他會見記者的照片供世界各地報紙刊用,所能夠取得的宣傳效果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美國當局在深夜特意把蘇聯系統以外的各國通訊社記者一個個地召集了來,破例使用國務卿會見記者的房間舉行規模很大的異乎尋常的記者招待會。然而由於不允許拍照片,並未能使煞費苦心取得的效果達到頂點。

不過據一九五六年二月八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國內安全保障法方面的調查小組委員會的紀錄,可以略微看出究竟那是出於國務院的指示還是他本人的願望。該小組委員會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第四二四五室舉行會議時,會把拉斯托沃洛夫也召了去,聽取他陳述他本人的諜報活動。這次會議由參議員威爾加主持,出席的有各參議員和首席顧問摩里斯等人。

由於有新聞記者到場,這不是一次秘密會議。會議開始時,威爾加先談到各通訊社應注意的事項。他說:“我想提醒各通訊社的各位攝影記者,務請接受委員會的意見,不論是在本委員會的這個房間或國會山的任何其他地方,都不要拍攝證人拉斯托沃洛夫的照片。關於這一點,希望諸位協助。由於證人向委員會提出了要求,轉請諸位攝影記者協助,我確信諸位是樂於照辦的。謝謝諸位。諸位辦事一向是光明磊落的。”昭和三十一年二月舉行的小組委員會會議上對拉斯托沃洛夫所表示的這番體諒,跟兩年前(二十九年)八月十四的國務院記者招待會上對他所表示的體読原是一樣的。

由此看來,不讓記者在招待會上拍攝照片,是由於拉斯托沃洛夫本人的願望。這就是說,拉斯托沃洛夫大概是不願意讓全世界、尤其不願意讓祖國蘇聯看到他在美國的身影,同時也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而拒絕讓記者拍照的。

但是,他當時已經完全落在美國的掌握之中了。如果美國認為傳播拉斯托沃洛夫的照片有助於在全世界取得宣傳效果,就必然不會再考慮尊重他本人的意願,而硬要給他拍照吧。這個公佈本身已經忽視了他的意願,此外還有什麼可顧忌的呢?為什麼不讓記者拍他在記者招待會上的具有強烈效果的照片呢?拉斯托沃洛夫的照片只有報紙上見過的那張正面半身相。那是當時蘇聯原代表機構成員薩別廖夫在拉斯托沃洛夫失蹤後立即向警視廳提出搜尋要求時提供的。

既然舉行那麼小題大做的記者招待會,為了取得同樣的宣傳效果,美國不是更該大量向通訊社提供拉斯托沃洛夫的照片嗎!由於美國當局不準給會見記者的拉斯托沃洛夫拍照,把攝影記者拒於門外,世界各國的通訊社當中,甚至有人懷疑在國務卿的房間裡出現的那個俄國人是否為拉斯托沃洛夫本人。連世界各國的報紙讀者如果留意到這一點,也必然會納悶吧。

五拉斯托沃洛夫的臉長得什麼樣,按說本治安當局是充分了解的。他在東京待過三年,在那以前也到過東京。其實,事件發生的時候,由於本同美國簽訂了和約,蘇聯代表機構已經失去了合法的存在權利,因而新聞報道上也就使用了“原代表機構”這個稱呼。由於以上情況,所謂原代表機構,只有三十三名工作人員,因為本當局對工作人員返回蘇聯是默許的,而對新入境的則加以限制。

而且這三十三名原代表機構成員已經失去了外官的機能,只有僑民身份。總之,不論本當局或者美國駐大使館,都把蘇聯代表機構人員當作有間諜行為的人看待。(參照下述拉斯托沃洛夫在美國參議院所作的證詞。)所以本治安當局對他們每個人都分別派人釘梢,監視他們的行動。拉斯托沃洛夫在本居留期間,一定被當局拍過不少照片。

而且拉斯托沃洛夫“亡命”美國已有七個月了,美國方面一定也給他拍了不少照片。如果他在國務院會見記者時允許給他拍照,本當局看見報紙上刊登的照片,本來是能斷言準是他本人的,可是新聞報道中只形容他“身著嶄新的灰夏裝,領帶、皮鞋等等完全是美國式的”而沒有刊登他的照片,因此就無從判斷是否確係他本人。

本被派去對拉斯托沃洛夫進行調查的檢察官,在記者們問到“你所見到的確實是拉斯托沃洛夫嗎?”時,他回答說:“我想準是他本人。”其實用不著回答得這樣含糊不清。如前所述,警視廳一定有不少拉斯托沃洛夫的照片,只要核對一下就能夠毫不費事地斷定是否他本人。應該說,這個回答的措詞是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