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169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681]但鑑於陝西、甘肅打得太狠,他們跑到了山西。
雖說是半業餘組織,但吃了這麼大的虧,總結總結經驗是應該的。於是,在王嘉胤部將王自用的號召下,所有剩下來的民軍領袖,聚集在一塊,開了個會。
會議的內容,是檢討教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順便再選領導。
其實也不用選,一般這種事,都是論資排輩。經過群眾推舉,王自用以資歷最多,工齡最長,順利當選新任頭頭。
鑑於曹文詔、洪承疇之類猛人的出現,大家共同認為,必須團結起來,協同作戰。
當時去開會的,共有三十六支部隊,史稱“三十六營”跟以往一樣,這三十六位頭目,有三十六個外號,大致如下:紫金梁、闖王、八大王、曹、闖塌天、闖將、掃地王、黑煞神…
就外號水平而言,跟水滸傳還沒在一個檔次上,梁山好漢們的文化程度,估計是夠格的,什麼急先鋒、拼命三郎、花和尚,都是現代的免費用語,相比而言,掃地王之類的外號,實在讓人不知所謂。
而且就人數而言,也差點,水滸好漢們,總共是一百單八個,這次只有三十六個,也就夠個天罡。
但在某一點上,他們跟梁山好漢是很相似的,不可思議的相似。
你應該還記得,梁山好漢排隊時,排在第一的,並不是及時雨宋江,而是托塔天王晁蓋。
然而晁蓋並不是真正的主角,因為後來他被人給掛了。
這次的三十六位老大也一樣,排在第一的紫金梁,就是王自用,他是當時的首領,後來倒沒被人掛,自己掛了。
真正的主角,是後面的五位,外號你要不知道,那就對個號吧:闖王——高祥八大王——張獻忠曹——羅汝才闖塌天——劉國能最後,是最牛的一位,闖將——李自成這是極為有趣的五個人,他們格不同,關係不同,有的是上下級,有的是戰友,有的是老鄉,為了生存,揭竿而起。
然而在此後的十幾年裡,他們終將因為各自的原因,選擇各自的道路,或互相猜忌,或者互相排擠,互相殘殺,直至人生的終點。
終點太遠了,從起點說起吧。
[1682]開完這次會後,各位老大紛紛表示,要統一思想,集中力量,共同行動。
這次開會的起義軍,總兵力,近二十萬人,開完後就分開了。
分開去打仗。
他們兵分幾路,開始向山西各地進軍。
崇禎得知,立即下令山西巡撫,全力圍剿。
當時的山西巡撫,是個水貨。
這位仁兄調兵倒很有一套,聽說敵人來了,馬上四處拉人,陝西、甘肅、寧夏的兵都被他拉了過來,光是總兵,就有三個。
但這人有個病,喜歡排兵佈陣,把人調來調去,指揮亂七八糟,還沒等他布出個形狀,幾路民軍連續攻克多地,鬧得天翻地覆。
於是崇禎惱火了,他決定換人,換一個能讓這三十六位首領做噩夢的人——曹文詔。
曹文詔算是出頭了。原先在遼東系,也就是個遊擊,榮歸故里後,短短一年時間,就升了副總兵,現在是總兵。
山西總兵,大致相當於軍區司令員,但按崇禎的意思,這個總兵,大致相當於總司令,因為據命令,所有追剿軍,都要服從曹文詔的指揮。
對於這個安排,三十六位頭頭是有準備的,所以他們決定,以太原一帶為基地,協同合作,集中優勢兵力,擊潰曹文詔。
崇禎六年(1633),曹文詔正式上任,積極備戰,準備進攻。
大戰即將開幕,但在開幕之前,這場戲又擠上來一個人。
對這個人,曹文詔是比較悉的,因為在到西北之前,他經常見到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