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武帝躺在帥帳的行榻上,緊握著孝伯的手,氣吁吁道:“公卿…我自覺病已深重,恐天命不久了。今將朝中後事盡付與公卿。我去後…請公勉力輔佐新君治理朝國,切勿辜負我言…

孝伯急馳歸京,泣不成聲地向太子稟報了陛下的病危的實情時,太子登時驚得魂飛魄散…

大周滅齊之後,突厥佗缽可汗對大週漸強盛的局勢甚驚惶。當齊國遺臣范陽王一路逃到突厥時,佗缽可汗攛掇范陽王自立為齊國新主,並策動他速到齊國最後一處陣地營州去,以此為踞,招兵買馬,為復興齊國與大周開戰。

佗缽可汗許諾范陽王:范陽王若能攛掇營州刺史高寶寧率兵攻打大周,突厥願出十萬騎相助!

武帝聞聽營州刺史聯合突厥興兵南犯的消息後,即刻下詔調集二十萬大軍,從數路發兵、一舉蕩平突厥和齊國殘賊。

各路兵馬尚未調齊,忽然南面彭城告急軍書飛報京師——南陳常勝大將軍、大司空吳明徹督領八萬步騎和水軍數路北上。正向呂梁、彭城全線進圍!

原來,南陳國主聞聽突厥和齊國殘餘聚集十萬兵力攻打大周。而大周兵力眼下開始調往北部時,乘虛而入,一舉攻陷了大周呂梁*等水陸要衝之地。

南朝敵兵來勢急洶,呂梁守城的大周將士未及告援便因寡不敵眾而致城池失陷。

南朝大軍破城之後,近萬大周被俘將士為南軍盡皆斬殺。

呂梁城外,大周士兵橫屍貫野、慘不忍睹。

南朝大將軍吳明徹攻克呂梁後,又乘勝率軍進圍彭城。彭城聞聽呂梁失守後,南陳將俘兵盡斬不留的消息後,同仇敵愾,合力拚死頑守。南朝大軍撲夜攻,圍擊了整整一個多月也未得破城。

吳明徹年近七旬,卻壯心未已。此番出征前在陳國國主前立下軍令狀,決心再立下蓋世奇功後退隱故里。見彭城此時固若金湯,便令南陳數萬軍士築起長堰,引來城外大水直至彭城城牆之下,水軍順水駕船、層層圍困,不分晝夜地猛烈攻撲不止。

武帝得知詳細軍報後,迅速查看地形圖,與大將軍王軌緊急商定援救大計,並詔命他率四萬援兵火速南下、解救彭城之急。

王軌素有百戰將軍之稱,用兵向以智謀取勝。解救危困非他莫屬。

王軌領命率大軍夜疾行來救彭城,探得南陳水兵以舟艦層層圍城的實情後,卻並不直奔彭城而來,而引領水陸大軍直奔陳軍水兵往返必經之路清水與淮河的入口,一面在入淮口兩岸築壘屯戍、一面令士兵在附近方圓村落集鎮廣發布:“即起,十之內,清水周軍大營駐地大量收購新舊鐵輪、鐵索。鐵輪五十兩銀子一副;鐵索二十兩銀子十尺。”百姓見布競相傳播,奇罕天下竟有這般的好事!消息傳開,慌得遠遠近近的百姓居民四處搜尋鐵輪、打造鐵索,也有家中雖沒有備貨,立馬打造,急急忙忙要趕在官兵限期前到周軍營地的。眾人源源不絕一路趕來,驢拉騾馱、老抬少扛的,三五天子,就見上千輪的鐵輪鐵索堆積得小山一樣,壘在了淮口兩岸。又眼見那些鐵輪被官兵運在船上、拿鐵索串起鎖定,轟轟轟隆隆推入水中、沉入水底,痴痴地望著,卻猜不出竟為何故?

待抬送鐵輪的百姓拿了收到鐵輪幾副、鐵索幾丈的憑據去領銀子時,再也想不到:五十兩銀子卻變成了五十個大錢!

眾人不服,上前爭辯時,周軍說是他們自己看走了眼,命他們再去細看布上如何說的?又說從古到今,天下哪有二十兩銀子一副的鐵輪?又說你若要的話,我這裡還有現貨,一半的價,十兩銀子一副賣與你,你可要?

眾人張口結舌、無話可說,再去各處牆上瞅那佈告時,卻不知守在布前的周軍早已將各處布悄悄更換。上面果然寫著:“即起十內大量收購鐵輪、鐵索。鐵輪五十大錢一副,鐵索二十大錢十尺。”眾人雖知上了官軍的當,但清知兩軍戰在即,也是情急所迫才發此布的。一面自認晦氣、一面趕緊離開,怕再被人羈留做了役夫。

吳明徹大軍正在猛攻之際,突然聞聽大周烏丸軌大將軍已引兵據淮口、結長圍,收購了上千鐵輪沉入水底,遏斷陳兵船艦歸路的消息。全軍上下霎時軍心大亂,遍生駭恐!

彭城守軍得知百戰功勳、烏丸軌大將軍已經率援軍截斷南陳退路,知道此戰必勝,更是軍心大振,全城百姓也俱來相助,陳軍攻城更無指望了。

南陳刺史蕭摩訶看出了情勢危急,對吳明徹進諫道:“屬下聞知北周大將軍王軌已鎖斷下,並在兩岸築壘,吳公,我軍此時不如乘周兵立足未穩之際派兵攻擊,周兵必然敗退。我等也好趁水路未斷之時,賊勢不堅之際而及早退兵。若待敵壘立定,我軍必然進退無路,只恐終成他人階下之囚。”吳明徹不大相信:王軌從大周發兵,又是一路急行軍趕至彭城,僅那鎖斷江的千餘鐵輪和百丈鐵索又如何能湊得齊?總不成是從大週一路運來的罷?因心下煩躁,不覺憤然怒喝道:“軍事謀略豈是爾等所慮之事?大戰在即,大敵當前,出此胡言,莫非想亂我軍心不成?”蕭摩訶聞言,急忙住了口退出帥帳。

彭城守城軍士此時已聞聽大周援軍已到,並已阻斷了陳軍水兵退路時,士氣更加高昂。陳軍又連攻數,仍舊固若金湯一般紋絲不動。

清河入淮口被鐵輪鎖定後,大將軍王軌方才速派兩萬大軍趕來援救彭城,留下兩萬大軍守定清口。

此時,陳軍早已聞聽退路被截,軍中上下一團驚惶。已無心再戰。眾將也一齊來到帥帳,請求吳明徹答應破堰拔軍、撤兵突圍。

吳明徹本系年邁之年,彭城久攻不下,又聞知水軍退路已斷,因焦慮過度而驟染重疾。蕭摩訶再次進言道:“吳公,今求戰不得,進退無路。潛軍突圍未足為恥。願公帥步卒、乘馬輿徐行,摩訶情願率鐵騎數千,驅馳左右,拚死斷後,必使吳公安達京邑。”吳明徹不覺含淚嘆息道:“果然危難之中見真情!明徹為陳軍主帥,知進不知退,知得不知喪,獨斷專行不聽弟言,急功近利,終致我大軍將士淪入險厄,如今恨之晚矣!弟所具述的退兵之計甚好。然明徹既為三軍總督,面臨危難之際,必得身居其後。豈可放棄三軍而獨自求生?明徹願與我大陳數萬水步軍兄弟同生共死,請弟率騎軍速速突圍、萬勿遲緩,致我大陳全軍覆沒。”摩訶見勸說不動,只得依令率幾千騎軍乘夜繞過周軍營地、撤離圍困。

騎軍撤退之後,吳明徹方下令決堰,想借水勢浩大之際迅速退軍。

待陳兵船隊借決堰大水迅速退至清口,臨近入淮處時,見水勢漸漸平弱。正猶疑時,突然傳來前頭的船艦被水下的鐵輪阻了進路,眾船一時前後相撞,在河中擠做一團,進退不得,正好睏在兩岸壁壘之間,被周兵圍了個鐵桶一般。

陳兵正驚疑惶懼中,忽聽一聲胡哨裡,只見兩岸驟然萬箭齊發,一齊向河面船隊。陳軍的水陸大軍在艦上無路可逃,也無法回擊,或是中箭號叫,或是紛紛跪在船甲乞降,也有許多投身水中,試圖泅水逃生。

岸上週兵的箭矢即刻轉河心。

南陳大將吳明徹此時早已病得無半點力氣,眼睜睜地躺在帥艦上,軟綿綿地被大周將士生擒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