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布衣荊釵的李妃坐在院中的槐樹下,正捧著一個笸籮揀白果,一抬頭,驀見從外面走進院子一個男子來,先是吃了一驚,待認出來客竟是一身便裝的陛下時,竟楞在了那裡…

獨孤氏聞聽太子失蹤的消息後,驚得眼都直了!她萬沒有料到:自己時時處處為他擔心,白天黑夜替他心,出宮這般驚天的大事,他不告訴自己一聲倒也罷了,竟然連太子妃也不肯說一聲!

雖說她安在東宮的心腹已經言說,太子此番是陛下直接派出宮私巡去的,然而這話能瞞得過外人,卻怎麼能瞞得了獨孤氏?太子遇毒後,她幾乎天天都要到宮裡一趟,和太子妃兩人輪守在太子身邊,一天到晚又是煎藥又是烹茶的,以太子眼下遇毒未愈的身子骨,走路尚且不穩,還常常伴以痛發作和狂躁痴呆之症,又如何當得出宮私巡和跋涉之勞呢?

太子如此倒也罷了,獨孤氏只不明白,陛下為何要隱瞞真相?

氣恨之餘,又擔心太子出宮的行蹤萬一被那些仍要加害他的人察出,在宮外繼續加害於他時如何是好?

想到這裡,獨孤氏方才恍然大悟:原來,陛下對外人隱瞞太子出宮的真相,陛下對外人言說太子是他派出宮私巡的話,竟是為了太子安全做的遮掩!

她當即便悟出:眼下,太子一定是和李妃在一起!

獨孤氏不覺鬆了一口氣:太子和他母妃在一起,確比在宮中有益恢復一些。

只是她仍舊還是不大放心,當即派了一位親信,帶了自己的書信悄悄出京趕到嵩山覲見娘娘,並查實真相。家人很快就帶回了李妃的回信:不出自己所料,太子果然就在山上。

李妃在信中令獨孤氏和太子妃勿須掛念,又待太子在山上的實情不可使外人知悉,又說太子眼下正在山上療理修養,待元氣康復後自會及時歸京的話。

獨孤氏見了娘娘的書信,不覺念道:“阿彌陀佛…”太子出宮轉眼近兩個月了。

獨孤氏不知太子恢復的怎麼樣了,卻突然聞聽朝中紛紛揚揚地開始有了各種私議。獨孤氏思忖:太子若在山上繼續久待,行蹤遲早會被外人知曉。她著實擔心:若有人決計要加害太子的話,僅憑山上的幾個人,只恐怕難保太子的萬無一失。

獨孤氏決定親自出京上山一趟,請太子立即回宮、以息動盪。

獨孤氏沒料到,中嶽嵩山的景緻竟是如此奇幽絕秀、美奐絕倫。

和景明的四月天,一路之上,草木新發、青翠怡人。官道兩旁偶有一叢碧桃或幾簇杜鵑明滅於崖壑之間。常年待在京城府中,乍一來在這山原曠野,眼前的天地萬物彷彿驟然浩闊起來,憂煩多的心神也驟然輕鬆了下來。

獨孤氏雖系女兒身,因出身武將世家,兒時不僅喜歡披覽群書,也頗學了一些騎本領。這次出門,雖說套了一乘帶篷的馬車,行至半途,興之所致的獨孤氏忍不住跳下輦輿,要過一名衛士的坐騎,竟自縱馬而馳起來。

跟隨的家人和衛士起先還要幫她扶韁牽馬的,後來見三十多歲的隋公夫人竟然奪過馬韁,兀自打馬飛奔起來,那一路颯的英姿,那練自如的騎術,直令跟隨的眾人驚得目瞪口呆!

來到初祖庵,獨孤氏先到後面的禪堂拜見了太祖之女,也就是前朝魏廢帝的皇后、武帝的姑媽昌平公主,一併拜會了前朝魏文帝之女晉安公主,也就是當初被相宇文護廢弒的孝閔帝的皇后。昌平公主自宇文氏廢帝后,堅決不肯享受建立在大魏皇室子孫屍骨之上的榮華富貴。於是憤然出家山寺、發誓永絕與家族的往來;晉安公主也因夫君閔帝當年的暴死而驟然看破紅塵幻相,毅然蓮臺剃度,一心一意禮佛誦經了。

獨孤氏望著兩位一身僧衣、蒼老瘦峋的老尼眼下這寒涼晚景,不覺記起這兩位當年既貴為皇家公主、又是至尊皇后時的絕代風華,那時曾為多少女子仰視羨慕啊!一時間,不嘆起人情世事的滄海桑田來。

見過兩位前朝皇后,獨孤氏方才來到李妃的寮房,姐妹二人執手垂淚了好一番後,獨孤氏才拭了淚,急切地詢問起太子的情形來。李妃情知她今天見不到太子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於是只得悄悄令左右上山去通告一聲。

因知太子眼下身子尚虛,既不宜下山面,也經不得陡巖攀爬的勞累時,孤獨氏說,這點山道算得什麼,執意堅持自己親自攀到山上去見太子。

李妃只得隨她,一面令人先行到山上告知太子,一面令張宮監和兩名武士陪護獨孤氏一路上山。

獨孤氏隨三人一起,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整整攀爬了一個多時辰後,終於來到了太子療養的這處山岙子間。

兩月未見,獨孤氏見太子的氣神智果然比在宮裡康復好些時,不覺滿心滿臉的喜。此時,見太子竟是一身的灰布僧衣,下面打著綁腿,腳踏一雙羅漢鞋,儼然一位帶髮修行的菩薩僧時,心下微微一驚,再細細察看太子的神情時,不覺到有些驚駭了:太子的神情舉止竟然透出了一種過去從不曾有的寧靜和超然!

獨孤氏突然心緒惶亂起來:太子再在這山間久耽下去,一旦朝廷中諸王大臣議論紛紛,有人以此為由乘機攻擊太子,再提廢立事小;設若太子真的被移了情時,事情可就大了——自從自己身臨嵩山,便已隱隱覺到:這山、這林,這裡的岩石溪,處處無不滲透著禪天佛地的玄幽和魅力。

她清知:禪佛原本就是最易移人情的。太子若長期待在這裡,極有可能會被禪玄佛機潛移默化。人一旦痴遁入其間,很可能會因此厭倦紅塵世事堅心皈依空門、出世向佛的。

太子一旦移,女兒一世清冷事小,若齊王以陛下沒有年長之之,按舊制定例“兄終弟繼”為由而被冊為太弟的話,將來一天掌領大周朝柄,只怕那時不獨楊家一門會滿門不幸,就諸多親友九族也要罹遭大難了!

既然太子已恢復得差不多了,獨孤氏決計說服太子下山,以免夜長夢多,驟生動變!

當獨孤氏對太子說起陛下在宮中因對太子牽掛過度而憔悴傷神,又說太子離宮後,陛下對外人遮攔,言稱太子系朝廷派出私巡的話時,太子臉上不覺有了幾分動容。可是,一俟她開始勸說太子,為防動變之故,請太子跟自己一起下山回京的話時,太子開始顯得猶猶豫豫併吐吐起來。

“太子,你若在山上繼續待下去,恐怕時不久,朝廷就有動變的可能啊。”獨孤氏焦急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