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脈學在中醫學中是極受重視的。自晉代王叔和著《脈經》後,五代高陽生著成《脈訣》,以其通俗易懂、便於記誦而廣為傳播,但因其中謬誤也不少。李時珍繼承了正統的脈學,博採歷代各家之長,對經義大加發揮,如他指出,切脈獨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臟之氣,而不是切按五臟六腑經脈之體,闡發透闢。他在《脈經》24脈的基礎上,又增述了3種脈,使中醫脈象增至27種,即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芤、弦、革、牢、濡、弱、散、細、伏、動、促、結、代。他用朗朗上口、易於記誦的七言詩句寫成“體狀詩”,對每一種脈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説浮脈“浮脈唯從上行,如循榆莢似輕,三秋得命知無恙,
标签
章节列表(29)
相关小说
阅读提示
我们致力于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无法保证所有内容在任何时间都完全准确、完整或无误。用户应自行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您在本网站浏览或使用内容时,可能会涉及第三方链接、广告或信息来源。我们对这些内容的准确性、合法性或适用性不承担任何责任,任何通过本网站访问或使用第三方内容的行为,均由用户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