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對我來説很重要,查到了請立刻回覆我,謝謝。
費城2006/10/31費城移動鼠標,輕輕一點,很快就看到成功發送電郵的窗口彈了出來。
17韓裳正在看書——《昨曰的世界》。
這本是三聯書店版的,裝幀不如費城買的那本漂亮,是費城走後,她在家門口的打折書店裏買到的,價格要便宜不少。
她看得很快,其實她以前看過這本書,當時並沒有特別留意費城指出的這些段落,只當作是一宗異聞,看過就忘記了。
或許每個人在看這本回憶錄的時候,在這一章節都一笑而過,不會當真。只有費城笑不出。
她已經飛快地把全書瀏覽了一遍。除了“我的曲折道路”這一章,茨威格在任何別的地方,都沒冉提到過他的戲劇創作,以及這一連串神秘死亡。
這本回憶錄,是茨威格回顧自己作為一個奧地利人、猶太人、作家、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所經歷的十幾世紀最後及二十世紀最初的數十年。就像緩緩播放着一部歷史幻燈片,講述個人見證的歷史大事件中的一些小細節,社會各種思嘲的劇變,以及自已所分析的兩次世界大戰的遠因和近因。名為自傳,其實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茨威格扮演的是一個旁觀的解説員⾝份,極少會把筆墨花費在只對他個人有意義,而與整個世界無關的事情上,遵循這樣的原則,他給自己的婚姻和兩任子的總篇幅不超過二個字。可是,他卻用數千字講了一個“鬼故事”顯然,這一連串的事件給他的震動太大,讓他冉怎樣剋制,都無法不提上一筆。
韓裳把《昨曰的世界》合攏放到一邊,先前泡的茶已經涼了。
她喝了一口,茶濃得發澀。她要在咖啡裏放大量的糖,可是茶卻:喜歡泡得很濃;她睡眠不算好,卻又愛喝濃茶。這很矛盾,但人就是矛盾的動物。
她需要收集足夠的資料,然後才能進一步地分析。可以想象,如果最終可以證明,藝術竟然會對人產生這樣恐怖的影響,將要引起多麼廣泛的爭論,甚至衡量藝術的標準都會改變。從來沒有人系統地對這方面做過研究,現在就讓她從茨威格做起。
在g00gle中文版裏輸人“茨威格”搜索到了超過十六萬的相關網頁。最有用的相對會集中在前一百個,韓裳往茶里加了些熱水,坐在電腦前一頁頁點開。
茨威格生逢亂世,這種不幸常常會造就文學大師,知識分子總是能在紛亂混沌中發出指路的光芒。另一方面,與社會的險惡相反,茨威格有幸生活在當時歐洲文化的中心維也納。幾十年中,貝多芬、莫扎特、約翰·施特勞斯父子、李斯特、肖邦在那裏生活和活動,羣英薈萃,人才雲集。茨威格生長於維也納一個猶太富商的家庭,父親經營紡織業發家致富,⺟親出⾝於金融世家,屬於奧地利上層社會。在十六歲那年他發表了最早的詩歌,從此便踏上了通向大師的道路。
實際上韓裳對茨威格早就有了相當的瞭解,研究弗洛伊德理淪是她的研究生課程,也是她的個人趣興,而茨威格算得上是在所有的小説家巾,把弗洛伊德理淪應用得最得心應手的一位。
茨威格是比弗洛伊德稍晚的同時代人,早在維也納時期,茨威格就拜訪了這位“偉大而嚴肅的學者"。兩人是好朋友,彼此一直有書信往來,在一起探討過許多問題。弗洛伊德在提出精神分析學説之初,備受非議,被學術界嗤之以鼻。在那樣的歲月裏,茨威格卻盛讚“不只是一個觀察者,而且是一個毫無同情心的明察秋毫者。…如果説尼采用的是錘子,那麼弗洛伊德整個一生用的就是這把手術刀在進行哲學思考。"這樣的推崇本⾝就説明了茨威格對弗氏學説的深深認同,從小説到人物傳記,這份認同幾乎在他每一部作品裏都留下了烙印。他不僅重視探索精神世界,更是多次描寫夢、潛意識、幻覺等傳統文學很少涉及的領域。
就“情”主題而言,在茨威格之前的不少作家都曾以此為題材。比如狄更斯筆下,那個為了自己所愛的人,甘願替情敵慷慨赴死的人道主義英雄卡爾登;巴爾扎克作品中,那個由於貪婪嫉妒而起琊惡情的邦斯舅舅;司湯達更是立專著論述那種修女似的情之愛…與他們相比較,茨威格筆下的情顯然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作品中反覆出現的心靈情是帶有精神分析印記的。他着意刻畫的是潛意識的衝動,慾望與意識之間的衝突,本我和自我的衝突。如果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專用術語來表達,茨威格作品中的情就是心理結構中的潛意識、人格結構中的本我活動。
弗洛伊德把潛意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度,在他之前,沒有人相信潛意識具有超凡的力量,甚至遠超過了意識。如果把意識比作海面,那麼潛意識就是幽深的海底,那裏充満了暗流和旋渦,並且漆黑一片。不過,正如現實中人類對深海的無知一樣,在弗洛伊德的引領下一百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往意識之海的深處,可那兒依然保留着太多的神秘。
大多數介紹茨威格的網頁都會提到弗洛伊德,韓裳在瀏覽的時候,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好的藝術作品,可以讓人在看的時候產生明顯的情緒波動,然而從心理研究層面上説,並不是所有的情緒波動都是表面化的。有許多的波動可能連本人都無法察覺,或者不願意承認,但卻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就如海面和深海之間的關係一樣。那麼一個研究弗洛伊德理論,並把潛意識理論應用到創作中的作家,其作品對讀者的影響力,是否也會深入到“深海"呢?在當事人自己並沒有受到異常的情況下,意識海的深處已經被攪成一團亂⿇,以至於連健康狀況都大受影響。
這個思路讓韓裳大受振奮,也許這就是關鍵所在!在茨威格的小説傳記的讀者中.可能也有許多因此而健康惡化,甚至死亡,但其跡象不如名演員死去這麼顯彰,所以沒人把這兩者聯繫起來。
可是這樣一來,茨威格豈不是變成了一個可怖的殺人兇手?這個推想讓韓裳自己也有些瞠目結舌。而且依此推想,自己看茨威格的小説和自傳,豈不是也暗伏着危險嗎?
韓裳搖了頭搖,又有些狐疑起來,要對潛意識產生這麼極端的影響,已經超出了心理學的一般範疇。對任何生物而言,生存下去是原力,她的推想,等於是承認茨威格有逆反原力的力量,這可能嗎?
她重新拿起《昨曰的世界》,又讀了一遍相關內容,想看看自己是否漏掉了什麼東西。
她的確想到了一些新東西——一個被她錯過了的盲區。
導致了三位名演員和一名導演死亡的四部劇,後來的命運到底怎樣?是就此停演,還是換角繼續排練而後演出呢?——在阿達爾貝爾特·馬特考夫斯基出演《忒耳西忒斯》死去之後,茨威格這樣寫道:算了,我心裏想,就此結束。雖然現在還有其他兩家宮廷劇院——德累斯頓王家劇院和卡塞爾王家劇院願意演出我的這齣劇,但我已興味索然。馬特考夫斯基去世後,我想不到還有誰能演阿喀琉斯。
這樣的敍述,很容易讓人產生這部戲此後再也沒有上演的印象。可是細細想來,卻又未必。
茨威格只是一個劇本作者,在賣出劇本之後,是否上演、什麼時候上演的權利在劇院,而不在他。站在劇院的立場上考慮,主演在演出前死去,並不一定會影響整部劇最終的演出,特別在劇院方對劇本満意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他們大可以換角出演。
並且,在首演之後,會有其他劇院不同版本不同演員陣容的演出,還可能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在不同的國度演出。那麼這些之後的演出死人了嗎?
一段原先忽略了的內容似乎印證了這個猜測。在寫完因《大海旁的房子》而死去的阿爾弗雷德·貝格爾男爵的遭遇後,茨威格寫了這樣一句話:即使到了十多年以後,當《耶利米》和《沃爾波內》在戰後的舞台上用各種可以想得到的語言演出時,我仍有不安之。
綜合網上可以查到的資料,茨威格一共寫過,或者説公開了七部劇,除了導致死亡的《忒耳西忒斯》、《粉墨登場的喜劇演員》、《大海旁的房子》之外,還有《一個人的傳奇》、《耶利米》、《沃爾波納》、《窮人的羔羊》。也就是説,算上皮蘭德婁的譯本,他也只有一半的劇作死了人。茨威格當然不會把這個“鬼故事"告訴要上演他劇目的劇院,所以,以《耶利米》和《沃爾波納》的受歡程度,他的其他幾部戲,也應該有類似的待遇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