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4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都快爆炸了……”羅勏無辜地抱着心,“遊戲不都是13個人嗎?為什麼這一局變成了15個。”心點點頭,自覺把自己也算在了隊伍裏。
“我這本書有問題!”杜靈雨突然説,並把手裏的一本香譜給大家看,“這本書的後半本不是香譜,而是……我看不太懂上面寫的東西:地卵為土所藴,內中亦有光陰,初道天光生水,水內生白魚,吐納成氣,化我環旅……”眾人聽了都湊過來看這本書,這才發現原來是兩本書被縫釘在了一起,乍一看以為是一本香譜,後面還附帶着另一本內容不同的冊子。
杜靈雨找到兩本書縫合的地方,在第2本書的封面右下角看到兩個字:巫則。
衞東:“我覺得這應該是方菲的東西。”方菲拿過書來看了看,越發覺得這應該是巫的書。
杜靈雨十分納悶兒:“這本書怎麼會在我這裏,而且是以這種形式藏起來的。”門突然被敲響,外面傳來點燈人的聲音:“水晶棺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將逝者入棺了。”大家迅速把包裹收起來,柯尋前去開了門。
門外停着一副悉的水晶棺,和昨天盛放奚盛楠的一模一樣。
麥芃和其他幾人一起將陸恆的屍體放入了棺材,然後扶棺而行,腳步略略有些踉蹌,似乎頭重腳輕似的。
跟在一旁的杜靈雨忍不住説:“你沒事兒吧?彆強撐啊。”麥芃:“我昨晚答應了陸恆的,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將死之人都會對自己的死有所察覺。”
“也許吧,唯獨我是在別人死後有所覺醒,太難了,這個世界太難了,”杜靈雨眉頭緊緊蹙着,“希望那本書能有用,方菲的身份與普通人不同,但願她能把那本書看懂。”第243章逆旅28┃第1張照片。
地卵為土所藴,內中亦有光陰,初道天光生水,水內生白魚,吐納成氣,化我環旅。
——這是那本《巫則》裏的開篇內容,後面講的是具體實施巫術的一些方法,方菲此時正在聚會神地讀着,希望自己能儘快理解。
顯影罐裏的膠捲還沒有洗出來,牧懌然就和其他人盤點着包裹裏的東西,看到邵陵的壎:“這隻壎和你以前用過的有什麼不同?”邵陵也已經把這隻壎看過很多遍了:“我也很多年不吹壎了,小時候用的是陶壎,是一隻九孔壎。這隻壎是石壎,是古壎,沒有音孔,只有一個吹孔。”衞東看不明白:“幸虧你懂,要換我肯定都不知道這是個樂器,我還以為是個奇形怪狀的小罐子。這個壎沒有孔怎麼吹得響啊?”邵陵拿起這隻壎,看了看吹孔:“這樣的壎恐怕吹不出音律,古人最早是用它來模仿鳥鳴或獸叫的,用以捕捉獵物。在河姆渡和仰韶文化遺址都曾出土過這種只有一個吹孔的古壎,這應該是壎最原始的形態,距今起碼有六七千年。”
“六七千年,《上下五千年》我還沒來及讀呢。”羅勏在一旁慨着,心卻似乎對這隻石壎很興趣的樣子,一直騰躍着想要夠到它。
“我倒覺得,這隻壎的形狀像個卵,不知道這件東西究竟具有信息價值還是實用價值。”朱浩文説道。
秦賜很快就明白了朱浩文的意思:“只是我們還不明白,那本書裏提到的‘地卵’究竟是什麼,難道這隻壎是對地卵的暗示?”這句話引起了邵陵的注意,他仔細研究着手裏的石壎:“其實壎的標準形狀就是平底卵形,這一隻的平底不大突出,所以更接近卵的形狀。如果這種形狀真的是一種暗示的話,的確有跡可循。比如咱們這個世界有很多唐朝風格的建築和食品,但這隻壎一定不是唐風,因為壎自商朝就已經發展到五孔,從此就成為了一種正式樂器,發展到唐朝已經是五孔或六孔,絕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衞東也跟着動起腦筋來:“這事兒怎麼這麼費勁啊,如果真要提示咱們‘地卵’,那就直接用個雞蛋或者雞蛋形的石頭來表示就行了,為什麼還個壎出來啊?”邵陵:“有一種可能,地卵本身的形狀就是像這隻壎一樣,在頂端有一個孔。”朱浩文:“還有一種可能,直接留下一隻雞蛋可能會被畫屏蔽。”
“屏蔽?”衞東問。
朱浩文:“對,我們包裹裏的東西雖然不是隨身帶入畫的,但卻和我們自身有很強的聯繫,比如這隻壎,它就出現在了會吹壎的邵陵的包裹裏,而沒有出現在別處。如果,這是另一條時間線留下的東西,我認為,有很大一部分給我們提示信息的物品已經被屏蔽了,留下的只能是‘正確物品’,也就是和物主本人有關聯的東西。”
“如果真是這樣,這些東西很可能是另外的‘我們’給今天的我們發出的信息提示?”秦賜推測,雖然依然一頭霧水,但覺距離真相慢慢近了。
“你們要這樣説的話,那我這個畫集裏也有一些東西,”衞東拿起自己那本《衞氏畫集》,“你們看這一頁,這是畫了一堆復活節彩蛋吧?你們難道不覺得這一隻特別奇怪?”這一頁畫面上的確像是一堆彩蛋,每一隻雞蛋上都畫着各種漂亮的花紋,唯有角落裏的一隻,個子比別的雞蛋要大,但沒有花紋,只有一條的線圍繞在雞蛋中段。
羅勏看了半天:“我不覺得啊,這條線就是這隻雞蛋的花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