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0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比弟弟大幾歲的人在照顧着他。
他對滄然要求得一向嚴苛,徐家那個小子既然善武,他便也讓周滄然學武,還要學得比任何人都好。幸而,滄然是個練武的料子,也不厭煩,要不然,自己欠這個兒子的也太多了。
周銘心中百集,渾濁的眼中閃爍一絲愧疚,又問道:“滄然近來怎樣了?”這個兒子和他鬧得最重,幾年不曾回過家,這一次雖被浩然強令着回了家,卻還是從不來見他。
周浩然因他那一句辛苦少見了愣了下,聽他繼續説,面又恢復如常,輕聲道:“
子比以前穩重了,人緣也好。他上次跟我説,惦記着您的身子呢,就是怕您見了他又頭疼,不敢再過來。”周銘聽了他話,許久不語,話哽
在喉頭,乾澀難言:“讓他來罷,來罷……”一家人之間,哪有跟仇人一樣的?他一向覺得周滄然不服管教,也從不幫襯着他太子表哥,故而常對他動家法。但這小子倔,打得再狠都不出聲,甚至有一次,自己氣極了,差點打斷他一條腿。而他卻悄沒聲的,一句話不説,半夜裏跛着腳從家裏出去,之後就再沒回來過。
打過之後,為人父母的,哪有不心疼的。周銘雖在家裏,朝上,沒給過次子好臉,但還是跟長子説,讓他私下裏多幫襯着些他弟弟。
這些年,周銘也看清了,自己這個次子只想着守家衞國,金戈鐵馬,對朝中這些爭鬥都厭煩得很。他以往是太迫着他了,他做不情願,甚至是覺得恥辱的事……
自己這一輩子造的孽多了,為了榮華權貴不在意的事情也太多了,滄然不想走自己這條老路就由他吧,憑他的家世和本事自然能掙個千古留名的名將來……
思緒如麻紛亂、又繁複,周銘頓着,一時快忘了長子還在這裏。一切都靜得空虛,夜已深了,該休息了。
他許久沒説話,周浩然便低聲道先回去了。臨出門的一秒,被叫了住。
周銘的聲音是沉沉的,像大漠裏積了許久的風沙,一字一句都壓在人心上,重如泰山。他終於是想好了:“浩然,別管着他了,讓他去罷,……讓他隨便去闖,去幹,天塌下來,有這個周家給他頂着呢。”有我這把老骨頭,和你這個大哥給他撐着呢,他什麼都不用顧。
周浩然的腳步停住,低下頭,道:“好。”第八十二章出兵雞已三啼,天光乍破,大明宮的宮門緩緩打開,各路朝臣正冠禮發,施施然走上丹墀。
掌事太監尖細洪亮的聲音穿透大殿,上殿中央,身着黃袍的天子正襟危坐,重重冕旒下掩不下的憂心忡忡。今年剛過大暑,就有民作亂,四方不定的消息傳來,淮左、嶺南、上庸等地尤為嚴重,丞相報來時,州府官吏都已被亂民殺死,佔了路道。
環視一週,殿內右前方的空缺又在提醒着他太子結黨的事實,惹得心亂。
殿內一片讓人心慌的寂靜,朝臣都在等着上方天子的發話。皇帝視線在靜靜垂目等待的趙緒那兒停留片刻,緩道:“近來民作竄一事眾位愛卿都已知曉,有何意見便都説來。”靜等片刻,卻無人應答。
趙緒不動聲地往斜後方瞥,果見那人袍角微動,踱了出來。
“臣有奏。”説話的正是禮部尚書,穆揚。
“講來。”
“臣以為,此番民作亂無非是一羣烏合之眾,陛下無需憂心。然而,叛民數量龐大,不可小覷。如要穩妥,應派天策軍與孫將軍麾下軍隊前去鎮壓。定能平定亂民。”
“……需要如此興師動眾麼?”皇帝不免罕道。
穆揚卻是上前一步,正道:“此番叛民號稱有二十萬之數,雖不可全信,但至少應有十萬。天策軍不過一萬
兵,如若只派天策恐力有不逮……”皇帝有些猶豫,又有數名朝臣踱出,紛紛勸皇帝早
出兵,以免後患。
趙緒看了一眼,那些出來説話的都是太子那邊的人。穆揚,因為他沒肯娶其女而一直心懷芥蒂,被太子招了去。太子如今幽東宮,卻還肯關心朝事,真是
讓人驚訝。
趙緒也走出一步,緩緩道:“兒臣以為應從穆尚書所言,發兵之事刻不容緩,請父皇定奪。”皇帝許久未經政事,難下定奪,但他向來信服趙緒能力,見他也這般説,故而,思慮許久,便定了下來——天策與孫軍兩軍齊發,分兩路鎮壓叛亂。
穆揚沒想到趙緒也會出來幫他,愣了一下,便又退下。
散朝時,天正沉沉,被一團團烏雲罩着,飄了細細柔柔的雨。
趙緒也不撐傘,走進雨中,細雨沾濕衣袍。徐林,秦鎮南二人跟在他身後,直至走出宮門,人都散去之後,才又走近。
“殿下,您此是何意?”秦鎮南直,走近後便問。
徐林也在一旁搖頭,眉目間頗為不解,有些焦慮。
趙緒笑笑,輕聲道:“只是——想看看二哥要作甚麼罷了。”他説的二哥,便是太子,論資排輩,行二。
徐林素來穩重,嘆息一聲,道:“殿下心知,秦將軍與孫將軍的兵一旦出了這長安,京中可就只剩了衞軍,和周太尉麾下的親兵……”秦鎮南也附道,怕人給可乘之機。他今
下朝前,已稟奏自己年弱病衰,不能領兵出征,
派長史江雲涯帶兵前去,皇帝準了。他是怕自己不在京都會出了岔子。
“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