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8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分了糧食各家吃各家的。
此時跟十幾年前鬧饑荒的時候相比,大家的子已經好過多了,像顧明修家這樣,只有顧明修一個人壯勞力,四個弟妹其中三個已經十幾歲,要讀書,最小那個因為在母親肚子裏憋壞了又體弱多病,總是過不好。
不過這幾天都在收番薯,村裏還把挖的時候傷着了的番薯早早分了,倒不至於餓肚子。
顧明修回到家,就聞到了一股燒番薯的味道。
顧明修的四個弟妹,是兩男兩女。
他繼父也姓顧,他的弟妹也就跟他姓的一樣。其中最大的大弟今年十五,叫顧玉寶,二妹今年十三,叫顧玉蘭,三妹今年十二,叫顧玉仙,最小的又是個男孩,今年六歲,叫顧玉康。
此刻,三妹顧玉仙剛燒好番薯。
把番薯洗乾淨放進鐵鍋煮上許久,一個個番薯都貼在鐵鍋上,焦了一邊兒,番薯也就燒好了,燒番薯的時候,她還在蒸架上放了一個碗,放進去一點點米,蒸了一碗飯。
這飯是給顧玉康吃的。
顧玉康身體弱,子卻倔強,他是不吃番薯的,只有番薯的話他能一直不吃,然後哭個不停。
顧明修從不挑食,他回了家,洗了手,從鍋裏拿了番薯,帶着皮就吃。
正吃着,在鎮上讀初中的顧玉寶回來了。
他們村離鎮上很近,村裏的孩子小學在村裏讀,學校就是顧家那個圍牆有三米高的房子,初中大家就去鎮上讀了。
當然,絕大多數人不會去讀初中就是了。
“今天家裏有什麼吃的?”顧玉寶鑽進廚房,看到鍋裏只有番薯,就不高興了:“只有番薯?”他説完,就看到了旁邊的米飯:“這碗飯給我了。”
“這是玉康的。”顧玉仙想要阻止自己的二哥,但顧玉寶拿起碗,都不用筷子,就直接在那碗蒸得焦黃,帶着一點焦香番薯味兒的米飯上咬了一口。
“這是玉康的。”顧明修皺眉道。
“大哥,我也想吃米飯。”顧玉寶伸手去拿筷子。
“你中午吃過了,還吃了雞蛋。”顧明修搶過了那隻碗。
顧玉寶在鎮上讀初中,每天都帶飯。
他們自家吃的一直不好,但顧玉寶説學校裏的人都吃得很好,吃差了丟臉,顧明修就只能讓他帶米飯去學校,每天還煮一個雞蛋,切成兩半淋了醬油給他當菜。
“我晚上還想吃。”顧玉寶理直氣壯的。
當初顧明修的繼父和母親還在的時候,最寵的就是顧玉寶,畢竟這是他繼父的第一個孩子,還是個兒子。
也是因為這樣,顧玉寶從小養成了想要什麼就必須有的子。
顧明修以前也是順着顧玉寶的,但今天他累了一天了,心裏又有事,就道:“你再鬧,明天就帶番薯去學校。”説完,顧明修把手上的碗給了顧玉仙。
顧玉寶不滿地皺眉。
顧玉仙怕顧玉寶又鬧起來,連忙端了碗去給顧玉康餵飯——六歲的顧玉康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母親的肚子裏憋久了,整個人有點呆,六歲了還很多事情不會,每天有什麼事情,就知道扯着嗓子喊哥喊姐。
“你對那傻子倒是好!”顧玉寶撇了撇嘴,挑了個模樣最好的番薯吃。
而這個時候,顧玉蘭回來了。
顧家兩姐妹大的叫顧玉蘭,小的叫顧玉仙,看名字都該是美女,可實際上……
顧明修的繼父長得實在不怎麼樣,這兩姐妹便也其貌不揚,又黑又小。
其中顧玉仙小一點,一邊讀小學一邊在家裏幹活帶孩子,顧玉蘭要大一點,不愛讀書,已經開始上工了。
今天她回來的時候,手裏拎着個籃子,有些得意地給家裏人看:“你們看,我下工後,去撿了好多番薯回來!”她籃子裏的番薯一個個個頭大,顧明修皺眉:“怎麼這麼大?”顧玉蘭道:“我偷偷藏開的,所有人都走了,才回去拿……”
“你就不怕被人抓了?”顧明修皺眉,這些番薯雖然後面會分,但偷偷藏了拿走被人發現,那是要被批鬥的!
“不會被人抓到的!而且都這麼幹。”顧玉蘭看向顧明修:“大哥你就是太老實了!”顧明修有些無奈,他覺得這樣不好,但他不知道要怎麼説才好。
吃過東西,顧明修就出了門:“我出去了。”顧玉蘭道:“哥你要去鎮上?我跟你一起去。”顧明修立刻就拒絕了:“你在家裏待着。”顧玉蘭大概是小時候受了苦,捱了餓,出門見了啥都想往家裏拿,手腳不太乾淨,他都不敢帶人出去,就怕她惹了事被打或者被抓。
顧玉蘭翻了個白眼,不説話了。
村裏晚上是安排了人守夜的,還不是一個人,是好幾個,避免有人去偷番薯什麼的。
顧明修出了門,也不往地裏走,而是去了鎮上。
鎮上的人有公糧吃,子都過得特別好,也看不起鄉下人,都管鄉下人叫“鄉下烏龜”,當然,鄉下人也不甘示弱,管他們叫“街上烏龜”。
顧明修不像村裏某些人那樣,對鎮上的人充滿敵視,但他確實羨慕他們。
鎮上的人,過得太好了。
到了鎮上,顧明修就直接去了鎮上的物資供應點,撿甘蔗梢頭。
最近番薯豐收,甘蔗也上市了。
上木村還有附近的村子,都種甘蔗,收了之後,一部分村裏分,一部分送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