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8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沒人捨得費。
而且,大番薯要到村裏讓村長來分,這些小番薯卻是能直接拿回家的。
有些女人為了多拿點番薯回家,會讓自家孩子留在自己身後,然後刻意將一些個頭稍大一點,能有雞蛋大小的番薯落下,那些孩子的收穫就會豐盛很多。
都是鄉里鄉親的,一般也沒人説什麼。
只是,大家正幹着,突然有人道:“言知青呢?又沒來?”他們村緊挨着一個鎮子,地少人多,來的知青就不多,大多還是村裏人的親戚——這附近鎮上縣城的人要下鄉,都挑周邊村子,好些直接就住親戚家去了。
但這言知青不同,他是兩年前從京城來的。
那可是京城!
剛來的時候,村裏人稀奇地很,都特地去看他,但現在……村裏人已經對他避之唯恐不及了。
這言知青長得高高大大的,身板看着很壯實,但太懶了!
他都來這裏兩年了,地裏的活兒還幹不利落,整天就知道躲在家裏偷懶。
“那言知青,真的太懶了。”
“之前張祖的女兒還看上了他,最近也打消念頭了。”
“可不得打消念頭?他那麼懶,越過越窮……”
…
…
這言知青,村裏的人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説他才好。
他剛來的時候整個人瞧着光鮮亮麗,皮鞋都是擦了油的,所有人都以為他家裏肯定很有錢,然而並不是。
這兩年,就沒人給他寄過東西!
頭一年,他靠着變賣自己帶來的東西,好歹也能過下去,第二年,他就靠着跟村裏以及身邊的人借糧食過子了。
這跟村裏借了糧食,一筆筆的都是要記上的,他總是不出工,年底肯定還不上,這……
更重要的是,村裏人還得知,他家裏成分不太好。
這江南水鄉的人,個都軟,這幾年外面鬧得天昏地暗,他們這邊也會拉人批鬥一下,但折騰地並不嚴重,也就沒人對言知青做什麼,但大家也不愛接近他。
哪怕他長得好有文化,就憑着懶惰和成分不好這兩樣,那些起初對着他的臉情竇初開的女孩子,就紛紛打了退堂鼓。
村裏人都覺得,這言知青要是一直這樣子下去,怕是要打一輩子光!
至於村裏另一個可能要打一輩子光的,就是正在努力翻地的顧明修了。
顧明修是他們村裏長得最好的人了,比之言知青一點不差,幹活還賣力,十五歲的時候,在隊裏幹農活就已經能拿跟成年人一樣的工分了。
可他也有致命缺陷。
首先,是他的成分同樣不好——顧明修的爺爺,當年是村裏的大地主。
顧家以前是做生絲生意的。
他們家在那大河邊建了一個圍牆能有三米高的大院子,建了碼頭,早上幾十年,每年收繭子的時候,附近的人都搖了船來這邊賣繭子,這碼頭上那是人來人往的,付賬的銀元都要用竹筐來裝。
顧家老太爺曾經説不出的風光,顧明修的爺爺,更是去大城市讀過書,是村裏的獨一份兒。
可惜時代變得太快。
顧明修還沒出生,顧家就已經敗了,他出生沒多久,他父親就因為種種原因自殺,之後顧明修的母親帶着顧明修改嫁了村裏一個娶不上老婆的老光,又生了四個孩子。
可就算顧明修的母親改嫁了,顧明修的成分依然不好,很多人是不願意嫁給他的,更別説……他還有一家子拖累。
顧明修在繼父家,那就是個拖油瓶,打小就需要幹農活照顧弟妹,他又是地主的兒子,在村裏總被人欺負,也就一直過得不好。
然而都這樣了,老天爺依然不放過他。
就在顧明修十四歲那年,他繼父得病,肚子越來越大,去醫院醫生説治不好,就那麼死了。
他媽身體不好,當時還懷了孩子,一下子就病倒了,後來生孩子的時候孩子還腳先出來……
接生婆用力一扯,這個女人就也沒了。
顧明修今年二十,家裏沒有長輩幫襯,倒是有四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要管,最小的那個才六歲……誰願意嫁他?
不過顧明修的親爹雖然是地主,但當年顧家老太爺一直與人為善,顧明修又慘的,所以村裏人對顧明修,倒也還算友好。
只是偶爾開批鬥大會,顧明修還是會被拉出去,批鬥一下。
這年頭,也是沒法子。
太陽漸漸從西邊落下,也該收工了。
言知青還是沒來地裏。
大媽們忍不住再次嘆氣。
“像言知青這麼懶的,還真少見!”其中一個人道:“他這樣子,遲早餓死。”顧明修揹着鐵耙,正往村裏用來存放農具的地方走,聽到這話忍不住道:“他是病了……”
“生病?這種鬼話也就你信。”那幾個説閒話的女人翻了個白眼,就言知青那白白胖胖的樣子,生病?
顧明修不太贊成這些女人的話,但他不愛跟人爭,閉上嘴巴不説話了。
上木村以前有個不大的寺廟,裏面供了幾個菩薩,這廟還是顧家修的,但早幾年,廟裏的那些泥菩薩就已經被人扔了,現在這廟,就成了村裏用來存放各種東西的地方。
村裏的拖拉機,大家用的農具,收上來的穀子糧食等等等等,都被放在這廟裏。
顧明修把鐵耙放下,就回了家。
早些年村裏搞過大鍋飯,但現在早就不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