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33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亂,宋政府的軍隊,只能對內,不能對外,明年(九八一)黎桓用詐降計把侯仁寶殺掉,宋軍大敗而回。九八三年,黎桓向中國進貢謝罪,並呈上丁(王睿)同意讓位的奏章,請求冊封。中國宋政府最初還不允許,僵持了三年,到九八六年,對既成事實既無力予以改變,只好同意,於是冊封黎桓當靜海戰區司令官,繼而再封為趾郡王。

下世紀(十一)一oo六年,黎桓逝世,兒子黎龍廷即位。一o一o年,大臣李公藴發動政變,殺掉黎龍廷,自己繼位,請求中國冊封。中國不再為他們計較是非了,就冊封李公藴當趾郡王。李氏王朝對中國進貢不絕,但這並不能避免邊境衝突,最嚴重的一次發生於七十年代一o七六年,國王李乾德(李公藴的孫兒)在位,攻陷邕州(廣西南寧)全城居民五萬八千人,全被屠殺。中國派遣郭逵當元帥,趙囗當副元帥,出軍反擊,在趾城富良江畔決戰,趾兵團大敗,斬首數千人,皇太子李洪真也包括在內。李乾德恐慌,派遣大臣奉上降書,向司令部投降。趙囗極力主張進入距離只有十數公里的趾城,收回原土。可是郭逵膽小如鼠,受降而退。

從此三百年間,兩國和平相處。趾王國也採用事奉大國政策,對中國的恭順程度,較之高麗王國(朝鮮開城)有過之無不及。唯一不同的是,趾王國本是中國領土,趾人本是中華人。

六宋江對抗歐洲人認為契丹(震旦)就是中國,因為遼帝國向西的影響力,直抵天山,跟西方各國直接接觸的機會較多。真正由漢民族建立,居於中國本部的宋帝國,西境阻於回紇部落,反而跟西方隔絕。不過宋帝國始終把遼帝國看作跟匈奴、突厥一樣,認為他們是夷狄蠻族。

事實上遼帝國文化程度雖然遠較匈奴、突厥為高,但比漢民族要低得多。開國君主耶律阿保機曾命他的大臣製造契丹文字,不過經濟狀況如果不能達到某種程度,文字的需要便不急迫。而一旦達到某種程度,漢文比契丹文佔有優勢。同時,這個由部落進化成為國家的民族,也並不真正的瞭解進步的意義,所以遼帝國宮廷中,一向嚴讀書。他們認為讀書不但費時間,還會把一個人的腦筋得太複雜。皇子貴族如果想求得知識,就得冒着“私自讀書”罪名的危險。所以他們的文化發展很慢,最顯明的例子是,人民只有名而沒有姓。只兩大部落有姓,一是皇帝族的耶律部落,一是皇后族的蕭部落。

“耶律”是自己所定,“蕭”是中國人代他們起的。這兩大部落仍保留着上古時代初民互婚的習慣,世代相配。

遼帝國憑空得到中國的燕雲十六州,增加大量財富和國力,但也嚴重地傷害了中國的自尊。而且長城險要已失,黃河以北像敞開着大門的廣大庭院,再沒有阻止外人闖進來的重要屏障,自然使中國不能安枕。所以燕雲地區,始終成為兩國衝突的導火線。本世紀(十)五十年代,後周皇帝郭榮曾用兵奪回兩州——莫州和瀛州,但仍有十四州在遼帝國手中,以致本世紀末至下世紀(十一)初的二十年之間,宋遼兩國,發生四次重要戰爭。

第一次,九七九年,宋帝國第二任皇帝趙光義(趙匡胤的弟弟)在消滅後漢帝國,中國本土統一完成後,他興奮地打算一舉收復失土。但遼帝國不同於枯萎的後漢帝國,而中國將士們大戰之餘,已疲憊不堪,原來滿懷希望征服後漢之後得到休息和賞賜的,現在全部落空,還要徒步六百餘公里,越過連綿險惡的太行山脈,去進攻龐大的強敵。他們對此強烈反對,但趙光義拒絕採納任何反對意見,他堅信“成大事者不謀於眾”的格言。一個月後,大軍抵達幽都府(即幽州,北京)攻城。遼帝國大將耶律體哥反擊,在城東高梁河會戰,宋帝國憤怒的士兵乘酣戰時叛變,攻擊趙光義,於是全軍崩潰。趙光義腿部受傷,狼狽逃回球州(河北涿州)追兵趕到,趙光義已不能騎馬,只好爬上驢車奔馳,才算逃,留下一萬餘具士兵的屍體。

第二次,明年(九八)遼帝國為了報復宋帝國的無端攻擊,耶律休哥進圍瓦橋關(河北雄縣)宋軍大敗,遼軍追到莫州(河北任丘)才撤退。趙光義下令親征,走到大名(河北大名)距莫州直線還有二百八十公里,卻不敢再進,潦草結束。

第三次,九八六年,趙光義經過六年的準備後,向遼帝國發動總攻。東路由征服南唐帝國名將曹彬率領,出琢州(河北涿州);西路由征服南漢帝國名將潘美率領,出雁門(山西代縣)但兩位都是對內有餘、對外不足的“窩裏兇”人物。東路軍在歧溝關(河北高碑店西北)被遼兵團頭痛擊,像山崩一樣潰散;西路軍在飛狐口(河北淶源)也失敗,大將楊繼業正在前方節節勝利,聽到消息,即行護送歸附的漢人,向內地撤退。楊繼業是這次戰役中唯一的勝利者,潘美答應他在陳家谷(山西朔州南陽方口)留下重兵接應,楊繼業一路血戰,勉強抵達,卻遠遠發現谷口無一兵一卒,他知道被他的統帥所出賣,不放聲大哭,結果全軍覆沒。

楊繼業是中國抵抗北方蠻族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他的驍勇和被出賣後的壯烈殉國,使他成為中國民間傳説中的祖父型英雄。很多作品都在描述他和他的子佘太君,以及他的諸子諸女,即“楊家將”一門,在跟遼帝國無數戰役中,所表現的可歌可泣的事蹟。

第四次,下世紀(十一)第一年(一ooo)遼帝國進攻瀛州(河北河間)擊敗宋軍,生擒大將康保育,深入齊州(山東濟南)、淄州(山東淄博)大掠而歸。宋帝國大將範廷召一直在尾隨,不敢進擊,等到遼兵團退出邊界,他才上奏章説是他把敵人趕走的。新即位的皇帝趙恆(趙光義的兒子,趙光義終於死於腿傷)十分高興,還作了一首《喜捷詩》搞得羣臣們不得不一窩蜂表示慶賀。——範廷召告捷,趙恆喜捷,這個新興的宋政府,很快地就習慣於上下互相欺騙。從這些戰役可以看出,宋帝國本不是遼帝國的對手,所以每戰必敗。但遼帝國也沒有強大到能夠消滅宋帝國的程度,兩國遂形成緊張的對抗,只不過宋帝國承當的要沉重而危險。

亅亅亅35.第三十五章:宋王朝宋遼對抗在本世紀oo年代和解,兩國之間保持一百餘年的長期和平。但宋帝國由於本身太衰弱的緣故,西北一隅的夏州(陝西靖邊北)跟西南一隅的州(越南河內)一樣,也幅而去,建立西夏帝國。這個帝國既小又窮,可是,對宋帝國的傷害,卻十倍於遼。

在中國固有的領土上,事實上不是宋帝國大一統的單獨局面,而是三國分立局面。這個局面,一直延續到第十三世紀。

一宋遼和解宋遼兩國的衝突,到了本世紀(十一)初葉,急轉直下。

一oo四年,遼帝國大舉南征,皇帝耶律隆緒和他的母親蕭太后親自統軍,進入宋帝國本土之後,只使用少數軍隊攻擊城市,主力卻穿過原野,直赴黃河。深入四百公里,進抵澶洲(河南濮陽)距宋帝國首都開封(河南開封)直線只一百二十公里。宋帝國朝野震動,皇帝趙恆召集緊急會議,羣臣們除了想到遷都外,別無他法。大臣王欽若是臨江(江西樟樹)人,他主張遷都異州(江蘇南京);另一位大臣陳堯叟是閬州(四川閬中)人,他主張遷都成都(四川成都)只有宰相寇準反對,他主張御駕親征。他説“御駕親征,對士氣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可以致勝有餘。何況敵人深入,我們堅壁清野,用奇兵切斷它的糧道、它只有敗退。一旦遷都,人心崩潰,帝國可能瓦解。”趙恆採納了寇準的意見,即行北上,進駐遭州(河南濮陽)登北門城樓,跟城外的契丹兵團對峙。這是大決戰的前奏,但和解卻早已暗中進行。被遼帝國於前一年俘擄的宋帝國大將王繼忠,深得耶律隆緒的禮遇。他乘機分析和解的利益與對抗的惡果,建議兩國舉行談判,蕭太后和耶律隆緒被他説服。於是由王繼忠寫信給趙恆,透遼帝國的彈態度,趙恆遂派遣代表曹利用前往遼軍司令部磋商。

當趙恆到達澶州之後,曹利用也從遼軍司令部返回澶州。遼帝國堅持要索回上世紀(十)九五九年被後周帝國奪取的瓦橋關(河北雄縣)以南的“關南地區”包括莫州(河北任丘)、瀛州(河北河間)趙恆不肯接受,他希望的是沒有損失的和平。但是遼帝國後衞部隊已對莫、瀛二州開始猛烈攻擊,危在旦夕,如果陷落,遼帝國的條件勢必更苛。於是趙恆表示,關南地區不可以割讓,但宋帝國願每年向遼帝國進貢,作為補償,派遣曹利用再往談判。蕭太后、耶律隆緒正佔優勢的時候,當然不肯讓步,但曹利用提醒他們母子:“和解不成,只有戰爭。中國現在是一個統一的帝國,不像分裂狀態下的後晉政府。我們皇帝又親自督戰,士氣昂,你們未必一定勝利。而且未帝國進貢,是把整批財寶直接送到陛下手中,而戰爭掠奪,只便宜了將士。”這些話正確地分析了事態的真相,結果議定宋帝國每年向遼帝國進貢銀幣十萬兩,綢緞二十四萬匹。兩國代表對天盟誓,簽訂和約,這就是有名的“澶淵之盟”上世紀(十)之前的貨幣,還是以鋼鐵鑄造的“錢”為主,以一千個錢為一“緡”(貫、串)緡是最高的計算單位。本世紀(十一)兩個條約所載,白銀已成為主要貨幣,“兩”已成為最高計算單位。這種改變,一直使用九oo年。到二十世紀初葉,才再改為以“元”為最高計算單位。

宋帝國向遼帝國進貢,顯然大失面子。但是,兩國對抗,最好能把敵人消滅;如果不能,那麼就只有忍氣聲跟它做朋友。長期的纏鬥不休,再強大的國家都會因疲力盡而瓦解。以當時形勢,和解實是最明智的決策。這是一次長時間的和解。從oo年代一oo四年起,到下世紀(十二)—一二二年為止,凡一百一十九年。自八世紀中葉安史兵變,使沉淪在混戰中二百餘年的黃河以北大平原上的中國人民,初次得到安定。

一一九年長期和平中,並不是沒有爭執。爭執經常發生,但都由談判解決。最大的一次爭執發生於四十年後的四十年代一o四二年,遼帝國再度提出關南地區的要求。那時宋帝國正被新獨立的西夏帝國連連擊敗,結果增加每年進貢數量,共銀幣二十萬兩,綢緞三十萬匹。

二宋帝國立國神——苟且偷安任何新興的政權,初起的時候,都會有一段時間具有相當強大戰鬥力。只宋帝國不然,它一開始就高度疲憊。同樣是中國人,在唐王朝黃金時代,生龍活虎使山河動搖。可是一進入宋王朝,卻成了病夫,不堪一擊。

趙匡胤是後周皇帝郭榮的親信,被認為絕對不會叛變的將領,然而他終於叛變。他自己的故事使他警覺到部下的所謂忠心,並不可靠。要想絕叛變,不能單純的寄託在部下的忠心上,唯一的辦法是不要為別人累積叛變的資本。所以他定下原則:不讓大臣有權,萬不得已時,也不讓大臣有權過久。假如有權的人所掌握的權都只是暫時的,就無法作大規模行動。這可從下列的宋王朝中央政府組織形態上,觀察出來:這個表只列出中樞三個機構,另外“尚書省”、“門下省”、“九寺”跟唐政府組織一樣,仍然存在,不過都屬於輔樞,地位並不重要。中樞三機構並不總隸於宰相,而是分隸於皇帝。宰相只在理論上統攝全局,但除非奉有特別命令,否則他不能過問樞密院(軍事)或三司使司(財政)的事。這是預防政治領袖跟軍事領袖或財政領袖結合的重要措施。

不但如此,政府各單位首長,跟他所主持的單位又完全不發生關連。像中書令,名義上是中書省的首長,事實上中書令只是一個高級官銜,他只能在自已家裏享受這個榮譽,不能去中書省行使他的首長職權。去中書省行使首長職權的人,即中書省的實際首長,則由尚書省副首長(右僕)(尚書省首長尚書令,同樣也不能行使他的首長職權)兼任中書省副首長(侍郎)然後再代理中書省首長(尚書右僕兼中書侍郎判省事)這太複雜了,我們姑且用現代機構,作一比喻。猶如教育部長並不能過問教育部的事,而由商業部副部長兼任教育部副部長,此一兼任的副部長,再代理教育部部長,才是真正的教育部部長。

地方政府的情況,完全相同,各州不設正式州長(刺史·州牧)所有州長都是臨時的,稱之為“知州事”或“判某州”他們的本職都在中央,州長不過暫時兼任或暫時代理。即令他不是中央官員,有時也故意加上中央官員的官銜,表示地方職務只是暫兼暫代,隨時都會被調走。

於是,宋政府所有機關和所有官員,好像是七拼八湊走江湖的雜耍戲團,只求今天的演出能夠餬口,便心滿意足。在這種情形下,沒有人想到百年大計和長遠謀略,而趙匡胤所希望的,恰恰也正是如此。

軍事上主要目的在使將領們永遠沒有軍權。樞密院即現代的國防部,它的首長限定由文職人員擔任,並且更進一步,連戰術單位的部隊首長,也改由文職人員擔任,軍隊的戰鬥力,遂被傷害。

宋帝國的武裝部隊分為兩種,一種是稱為“軍”的國防軍;一種是稱為“廂軍”的地方團隊。地方團隊全是老弱殘兵,分散各地,維持地方治安。國防軍則是鋭,全部集中在首都開封。遇到戰爭,即由中央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