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才引起了當今聖上的關注,在先皇后仙逝之後,置後宮之中諸般嬪妃與不顧,力排眾議將其娶回後宮之中,立為繼後。

這也是嚴璟的母妃,魏淑妃對崔皇后極為不滿的源。

早在嚴璟的父皇永初帝還是太子之時,嚴璟的母妃便以陪嫁的身份跟隨先皇后鄭氏一併嫁入了太子府。先皇后身體羸弱,大婚數年之後膝下無子,嚴璟的母妃因此得到機會誕下長子,在永初帝登基之後,母以子貴,雖出身低微,還是得封淑妃,在先皇后整休養足不出户的情況下,幾乎成為了後宮之主。也因而一度以為,先皇后仙逝之後,自己會是離後位最近的人。

當然,後宮之中有此想法的也不止嚴璟母妃一位。先皇后鄭氏出身名門望族,身上揹負着整個家族的希望,因此,在察覺自己時不多之時,力主將自己的胞妹接進了宮中,力求哪怕自己離世,也能保證鄭家恩寵不斷。其妹進宮之後即被封為貴妃,沒兩年就誕下了皇次子嚴琮,恩寵不斷,加之有母族的支持,也確實是後位的有力競爭者。

卻沒成想,最後二人誰也沒能如願,反倒是被一個憑空冒出的,當時還不足二十歲的小姑娘做了這個得利的漁翁。

不過不管後宮諸人內心究竟懷着何種心思,在嚴璟看來,崔皇后都是不在意的,其父雖然早早在疆場之上捐軀,但崔家子弟仍在軍中頗有地位,魏國邊疆的安寧免不了仰仗他們。有這樣的母族在,心中即使懷着再多憤恨,誰又敢拿崔皇后如何呢?

就像嚴璟的母妃多年來能做的也不過是在自己兒子耳畔繁複地念叨着這個新皇后的是非,但在人前,也依舊要恭恭敬敬,恪守宮規。

後宮之人雖然地位尊貴錦衣玉食,但生活起來實在是壓抑的很,這也是嚴璟為何如此盼着到封地的緣由。反正他從小就清楚,那個皇位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他們的明爭暗鬥又該他什麼事,他只想找個自在的地方當一個混吃等死的廢物而已。

不過,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當個廢物的代價就是要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所以儘管嚴璟十分的不情願,但受聖旨所迫,路上也不敢有絲毫的耽擱,最終還是在皇后生辰的前兩趕到了都城。

馬車在皇城門外停下,嚴璟下了馬車,趁着守衞查驗通行令牌之時,仰頭看着城門之後巍峨的宮殿,這裏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但離開兩月,他卻絲毫不覺得想念,也不知是因為自己實在太過冷漠,還是確實這裏沒有什麼值得懷念的地方。

“原來是瑞王殿下。”守衞查驗完令牌,隨手還給了銀平,朝着嚴璟點了點頭,向後退了一步,示意其他人打開城門,“殿下請。”嚴璟的目光在這守衞面上短暫的停留,自然沒有忽視那一閃而過的不屑一顧,讓他忍不住在心底嘆,皇城果然還是那個皇城,哪怕自己離開了一段時間,待遇還是一如既往的。

幸好他早就習慣了,也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翹着角伸了個懶,頭也不回地進了皇城。

今時不同於往,過往的時候嚴璟存在極低,還可以儘可能地避免父子相見的場面,但現在他畢竟是有了封地的藩王,抵達都城之後,應當先入宮面聖——儘管嚴璟心中清楚,他那位父皇其實未必有空搭理他,但畢竟禮法如此,他可不敢堂而皇之地去挑釁。

魏國曆代皇帝都住在長樂宮,但到了嚴璟父皇前幾年卻突然選了皇城西南角,位置頗為偏僻的永壽宮當作自己的寢殿,雖然嚴璟往這裏來的次數少,每次大老遠地走過來都會忍不住在心中腹誹,不明白自己那個父皇到底為何選了這麼一個地方。

算上來來回回在路上的時間,嚴璟離開都城也不過兩個多月,永壽宮並沒有什麼變化。嚴璟站在石階之下仰起頭看着巍峨的宮殿,忍不住深深地了口氣,提起十二分神一步一步向上走去。

嚴璟對永壽宮的宮人並不悉,但還是一眼認出了守在宮門外的那個是當今聖上最信任的貼身內侍王忠。

王忠自然也看見了嚴璟,立即上前去:“原來是瑞王殿下回來了,陛下先前還唸叨着,殿下這幾該到了,殿下稍候,奴婢這就進內稟報。”嚴璟面上沒什麼表情,語氣算得上客氣:“勞煩內官。”王忠回以一禮,快步入內。嚴璟站在宮門口,盯着他的背影微微翹

王忠雖只是個宦官,但從永初帝還是皇子的時候便跟隨左右,至永初帝登基已是隨侍多年,深受器重,不管是後宮之中,還是外朝之上,想要巴結討好他的人數不勝數,但偏偏這個王忠不知是膽子太小,還是心機太重,對待所有人的態度都差不多,哪怕是見慣了別人蔑視的嚴璟都從未在王忠這裏受到一丁點的忽視,這讓他忍不住慨也難怪此人能夠伴君多年,毫無過失。

片刻之後,王忠快步而出,先朝嚴璟一禮而後才道:“殿下,陛下請您進去。”嚴璟點頭:“勞煩。”出乎嚴璟預料,永壽宮中還有旁人在場,他視線微轉,從對方穿着上認出這是一方外之士,倒是不怎麼意外,早幾年他就聽説他父皇不知從哪裏結識了幾位道士,器重非常,但這幾人深居簡出,大多時候都待在永壽宮中,嚴璟還是第一次見到正主。

那道士察覺到嚴璟的視線,微微點頭以示禮貌,嚴璟依舊沒什麼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