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於大哥的到來,川中上下表現出了普遍的熱情。除文武官員外,數萬百姓於蜂擁於城外,列隊相。自成都東城往外五里人湧如
。
見以大哥為首的一行官員策騎而來時,幾萬百姓自發跪伏於地,有如山傾。
大哥翻身下馬,將繮繩給身後的寇封,自己則朝不不遠處的一位老漢走去,躬身雙手將其扶起,隨即抬手對道路兩側的人羣説道:“諸位父老,不必如此多禮。天氣寒涼,都起來吧…”得到我的示意,關平迅速與我一併躍下戰馬,一左一右地來到大哥身旁,表面為協助他託扶年長的鄉老,實際卻是為了貼身護衞大哥的安全。
雖然道路兩旁每十步左右便有兵卒擔任警戒,但出的百姓人數實在太多了。誰也不敢肯定是否會有刺客混雜於其中。
西川戰亂剛歇,局勢還遠未達到安寧的程度…
見大哥下馬,一眾川中官員也不便繼續策馬馳行,三五成羣地相繼下馬。
大哥幾乎就是在這樣的一路攙扶招呼下,徒步朝城門口走去。進城之後,才繼續上馬而行。
成都,益州刺史府議事廳“自入川以來,這一路所見所聞,令備慨良深。益州之地山峻水秀,人傑地靈,物產豐腴。民風淳樸,不愧有天府之稱。”炯炯的目光在廳內主要川中官員身上逐一掠過,大哥言真意切地説道“方此亂世,益州能有如此安定之民生,皆是託季玉兄、託在場諸公、託益州文武官吏體民恤民,悉心治政之功。”緩緩站起身,大哥雙手合攏。上身前傾至幾與地平,極為誠懇地説道:“備謹代天子,代大漢社稷,謝過諸公了!”
“此乃吾等職責所在,不敢受大將軍之謝!”近百位文武官員齊刷刷地出列,動作整齊一致地躬身回禮道。
“諸公請起…”是夜,張任、黃權於刺史府內設盛宴為遠道而來的大哥接風洗塵。
起初,宴上的氣氛還稍顯拘謹。但隨着飲宴過程的推進,氣氛變得越來越熱烈。大哥親自向列席的每一位官員邀飲。
更讓這些川中官員驚歎動的是,只要聽得姓名,大哥就能説出他們各自最為得意的經歷,無一差錯。
自己的事蹟能夠為名動天下地當朝大將軍所知並信口道來,饒是較為淡泊名利的黃權。也
不住與有榮焉,更休説是其他官員了。
這場飲宴一直進行到深夜亥時,賓主雙方才興盡而散。
考慮到諸般因素,大哥婉拒了黃權等人邀請他入住刺史府的提議。最後落腳的地方,正是我在成都的臨時府邸。
護送大哥至卧房後,我將一封密函呈遞給了他。這封密函是三個時辰前,剛剛由襄陽傳遞而來的。不過密函真正的發出地,卻是西涼。
“真是為難仲達了!”大哥仔仔細細地將密函閲覽了一遍,輕嘆了一口氣。隨手將絹書轉遞給了我。
這封密函是出自司馬懿親筆。信上,他坦稱自己的身份行跡已經完全被曹方識破,荀彧甚至去信,半是威脅半是誘勸地讓他重歸曹麾下。由於涼州情況地特殊
,為了避嫌,司馬懿第三次請求大哥將其調離。並另擇智謀之士接任。
此外,司馬懿對於如何在不損及家族本的情況下,徹底斷絕曹
利用自己的不良企圖,也有了一個大致的計劃。這封密函,也正是為了徵求大哥的同意。
司馬懿的事情,一個多月前我已有所耳聞。
事實上,當初派司馬懿隨馬岱前往西涼時,我和大哥就已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畢竟。西涼不比荊、揚兩州,想要保守住司馬懿的身份秘密。難度係數確實大了一些。
甚至於,對司馬懿可能的反應,我也做了相應的準備。
不過,幸好出現的是最理想的一種狀況——司馬懿已經真正歸心了。
“大哥有什麼想法?”我垂下手中絹書,抬頭看向大哥。
“就照仲達自己的法子來吧…”大哥沉了片刻,説道“等他自己安排妥當了,就讓他回廬江來。再留他在涼州,已經不是信任與否的問題,而是在為難他了…”
“恩…”我點點頭“仲達的計劃雖然不錯,但也需要大哥與他配合好。”
“入川之前,我已去信給元直、孔明、士元,讓他們儘量配合仲達!”
“大哥準備派誰去接替仲達?”我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三弟,你看季常如何?”大哥地人選是馬良。
“季常長於大略政務,為人謹慎沉穩,確實是輔佐仲華的極佳人選!”我先是點點頭,但隨即還是提醒大哥道“不過,涼州地處偏遠,民風剽悍,更要緊是對曹威脅過大。曹
縱然不敢直接出兵進襲,卻大有可能施行詭計煽叛興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