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雖然沒有對外宣揚,但身在廬江的朝中文武官員還是很短時間內獲悉了我喜得次子的消息,陸陸續續有人到府恭賀,並奉上賀儀。人來人往之熱切,甚至超過了苞兒和星彩出生之時。
三後,我在府中設家宴,沒有驚動其他人,只邀請大哥、二哥兩家人。
列席的人雖然不多,但勝在關係親近,熱熱鬧鬧氣氛和諧。即將跨入13歲門檻的鄧艾,作為我的義子第一次參與到三家人的聚會里。
在鹿門書院又經過一年的求學,鄧艾的氣質越發沉穩,言行舉止已經完全不像是一個13歲的少年。月前剛從鹿門山出師、現於大將軍府出任錄事椽史的馬謖,對這位小師弟也是讚不絕口。
此外,鄧艾下山前來廬江時,龐德公還曾特地修書一封讓他帶給我。信中,龐德公雖然沒有做什麼誇獎,卻提出從明年開始,將鄧艾在鹿門山修學的時間從六個月縮短到三個月,其餘九個月可以讓他從事軍政事務歷練。
以我對龐德公的瞭解,他能做出這樣的安排,其實就是對鄧艾學問進程度的最大認可。
宴散之後,我那二小子得到了他的名字——張劭,與原先歷史中名字“張紹”讀音相似,但意思卻大相徑庭,取美德高尚之意(紹:意指繼承;劭:美德高尚)。
十之後,天初濛濛泛亮,天空中仍可見繁星點點。陣陣寒風吹拂得人臉面上隱覺刺痛。
廬江城北30裏處“姐夫,不必再送了,你回去吧!”夏侯霸勒停跨下坐騎,聲音稍顯低沉地説道。
“也好…”我駐馬轉過身,指着策馬靜立一旁的張渭。對夏侯霸説道“子峻帶着大哥親筆手書的文牒,一路上不會有什麼麻煩。跟那邊也已聯繫過了,只要到了粱郡,就會有人接你回許昌。”
“恩…”夏侯霸點了點頭,也沒有多説什麼。依稀的晨光下,他的表情顯得很複雜——興奮中,似乎還帶着幾分苦愁和擔憂。
“仲權,只做你自己。莫要在意他人如何議論。”大概猜出了他心中所想,我淡然説道。
身為一名武將。在戰場被擒確認是一件面上無光的事情。但以我的立場。實在是不宜勸説太多,否則很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恩!”夏侯霸勉強笑了笑,抬頭直視我説道“姐夫。姐姐就拜託了,只望你能待她一直這麼好!”
“臭小子,還用你説!”我探手朝夏侯霸地口捶了一下。笑罵道“一路小心!”
“啪~!”夏侯霸雙手合抱成拳,深施一禮後,打馬朝北面奔馳而去。
向我行禮後,張渭等四騎緊緊跟上了夏侯霸…
十一月中,襄陽方面幾乎傳書至廬江。接收漢中與援手張任之事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再加上南中以及新兵徵募這些事。簡直讓荊州刺史部忙得個不可開。
不過,陸遜、簡雍、馬良等人都是才幹非凡之輩。在他們的統籌之下,一切進展仍算頗為順利。
西川方面:簡雍跟造訪襄陽的嚴顏一番深入商談後,與其達成了密議——我方承諾協助張任剿滅叛賊劉璝,為劉璋復仇。而張任則承諾在大局安定後,西川各郡縣接受廬江朝廷的轄領。
自十一月十五起,荊州刺史部開始向張任提供糧草兵械的援助。同時,廖化將統軍西進務川,從側翼形成對劉璝所部的威脅,以減輕張任所承受的負擔;賀齊引進西進遷陵,負責護衞糧草輜重的供給。
但在今年之內,我方不會出兵入川。北伐戰事的所帶來的軍力、民力的疲憊,短時間內還未能消除,草率出兵只會有害無益。
南中方面:孟獲地死,對南中無異於一場八級地地0震,將原先的所隱藏的矛盾全部引爆。
孟獲之弟孟優承兄位繼任大首領一職,併力主集南中蠻各部所有青壯再伐荊州,為孟獲報仇。然而,由於武陵一役使得南中的實力對比發生了大逆轉,許多原本就對孟獲不滿地部首領再不願屈居人下,紛紛與孟優分庭抗禮。年輕的孟優控制不住情緒,出兵攻打了一個較為敵對的部,從而引發了南中內部地大混戰,數十個部參與其中。
藉着這混戰的機會,陸遜以楊峯為代理人,不聲不響地拉攏了十六個部,形成了一派“親漢”勢力的聯盟,等待着一舉掌控局勢的時機。
荊州的新兵徵募一事,倒是出現了一點小問題,但並非是沒有人願意應募,相反,是應募的人數遠遠超出了徵募限額。按照事先安排,此次應從揚州徵募兩萬人,從荊州徵募三萬人,合計五萬人。
然而,功民制的頒佈推行,加之此次參與北伐地將士所獲得的優厚封賞,極大地發了荊州青壯投軍地積極。僅荊北襄陽、上庸、南郡等四郡的應募合格兵員就超過了三萬,不得已之下,只能下令荊州擴徵至五萬人,並嚴令獨子不得應募。
而漢中方面,在荊州刺史部的配合下,張魯順利地重掌了巴中和巴西,正準備北進接收漢中郡。不過…
巴中,漢昌縣“啪”地一聲,張衞面鐵青,狠狠地將一封絹書砸在了地上:“都是哪裏的狗才,居然如此造謠生事。若是讓我知道是誰,非把他們一刀一刀地剮了…”
“莫不是劉備又生悔意,不願讓系師復得漢中?”一名五斗米教的祭酒説道。
“漢中本就是大哥的。誰還能指手畫腳不成?”張衞怒氣更盛,破口怒喝道。不過,看在往與荊州軍建立起的良好關係,張衞其實已經稍有控制,否則以他的火暴脾氣,肯定是直接指名道姓地斥罵。
“二弟…”張魯倒是面無怒,平平淡淡地提醒張衞收斂怒氣。
“哼~~!”張衞不便拂自己兄長臉面,悶哼一聲後,把嘴閉了起來。
近段時間以來。張魯雖然接收了巴中和巴西,並派遣大將楊任引軍進駐葭蔭關。扼住了東、西兩川的連接樞紐。但過程卻遠比結果要來得複雜。
事實上。在張魯準備着手接收漢中之前,各郡縣就已謠言百出,隨着時間地推移,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開始。謠言是傾向於張魯,直稱張魯身為舊主,理應復掌漢中。有不少謠言更是直道劉備意殺害張魯。圖謀梟取漢中。同時,以楊松為首的一部降曹的舊臣也積極聯絡張魯,聲稱願助其搶先控制住漢中,以拒劉備於門外。
但,隨後事情的進展卻讓許多人大跌眼鏡——接收漢中的正是張魯,而傳言中心懷不軌覬覦漢中的劉備,居然沒有半點異常的反應。甚至於荊州刺史部還在配合張魯。
此時,謠言竟莫名地掉轉了風頭。開始傾向於劉備。無數言聲稱曹軍所以會倉皇撤退,正是因為朝廷大軍北伐成功,大將軍劉備才是漢中恢復安寧的首功之人。故而,漢中應由劉備派人接掌,而非一直蝸居巴東無所作為地張魯。楊松等人也似乎有了順應“民意”的意思,跟張魯的聯絡也不那麼殷勤。
也正因為這一百八十度地大轉彎,才使得張衞暴怒不已。
閻圃不動聲地上前揀起絹書,奉還給了張魯。
“永和,此事你怎麼看?”張魯向自己的頭號智囊請教道。
“以圃之愚見,前前後後所有的言蜚語,都是曹在攪鬼!”閻圃不緊不慢地回道。
“都是曹?”楊昂錯愕地説道“那他到底想幫誰?總不會是劉大將軍吧?”楊昂曾被朱桓所救,對劉備軍倒是很有幾分好。
“曹並不想幫任何一方,所想要的,只是漢中大亂,而且是越亂越好,最好能夠挑起系師與劉大將軍之爭!”閻圃有成竹地分析道“一旦爭鬥起,且不論誰勝誰負,可以確定地是,漢中將永無寧。如此一來,曹便可解除一面的威脅。
以系師在漢、巴兩郡的威望,很難想像當真會有如此多地謠言。而且謠言的風頭轉向這般整齊,若非是有人故意安排縱,實在難以解釋。”
“曹狗賊,屢次與我方為難,真恨不得生啖其!”張衞本非心機深邃之人,聽閻圃這麼一説,怒火迅速轉向了曹。
“也或者可能是劉備在攪鬼呢?”先前那名祭酒質疑道。
張魯抬眼看了看那祭酒,淡然説道:“應是曹,而非劉大將軍!”
“七天了,楊松那廝還沒有回訊。大哥,下面該怎麼辦?要不,咱們就直接殺過去吧!”張衞急切地詢問道。
曹軍還沒有完全撤離漢中,張魯也就只能耐心等待。曹是答應割讓漢中,不過對象是劉備,而不是張魯。一旦迫過急而招致夏侯淵回頭一擊,恐怕連苦也無處去訴。
也正為此,楊松的策應才顯得重要起來。
“不必着急!”張魯搖了搖頭,不急不忙地説道“呂平南(呂蒙)已領兩萬荊州軍抵達上庸,不即可進入漢中。屆時,就不容曹軍不退了…”聽了這個出乎意料的消息,廳內頓起一陣喧譁之聲,眾人反應各異…
許昌,丞相府“居然是張魯接掌漢中?”聽完稟報後,曹詫異地説道“荊州那裏可有什麼異狀?”
“似乎沒有…”賈詡搖了搖頭“可能是劉備主動將漢中讓給了張魯!”
“居然來這麼一招…”